摘要: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錄像分析法,數據分析發就花球啦啦操基本手位技術特點與訓練方法進行了研究,旨在提高花球啦啦操訓練效果,提高項目發展水平,為啦啦操的發展提供助力。
關鍵詞:啦啦操;基本手位;技術特點;訓練方法
1前言
啦啦操是體育運動中的一個新興項目,起源于美國,遍布美國的NBA、橄欖球、棒球、游泳、田徑、摔角等比賽現場,至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最初為美式足球吶喊助威的活動發展,到現在成為世界范圍內的一項體育運動。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愛。
啦啦操基本手位動作基本手位是指運動員在啦啦操運動中呈現出一種手臂動作,做出一種手臂從肩關節處到指關節處,所形成的一種定位,是啦啦操特有的動作。是啦啦操項目基礎核心動作,啦啦操基本手位動作對正確掌握啦啦操技術至關重要。本文對啦啦操基本手位技術特點與訓練方法進行研究,旨在提高花球舞蹈啦啦操創編水平,促進項目的發展。
2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2.1研究對象
花球啦啦操基本手位技術特點與訓練方法研究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目的與需要,對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萬方碩博論文數據庫、中國知網等途徑進行檢索,并閱讀、整理啦啦操運動技術特征、啦啦操基本手位技術特征等相關書籍,瀏覽了啦啦操協會網站、中國啦啦操官網,通過百度、360等多家網站進行搜索,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相關資料和數據,為本研究提供充實的理論依據。
2.2.2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需要對啦啦操專家,2018年啦啦操聯賽(大連站)中學組和大學組的教練,裁判員進發放問卷。問卷的內容設計圍繞花球舞蹈啦啦操基本手位技術特點與訓練方法。設計了兩套問卷。其中專家問卷9份,回收9份,專家對問卷的平均效度評定為8.8,具有有效性。教練員,裁判員問卷20份,回收問卷20份,有效問卷18份。
2.2.3專家訪談法
對啦啦操業內專家、多年教學經驗的啦啦操教師、部分啦啦操教練員,裁判員通過電話、電子郵件的方式進行訪談,并與帶隊教練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向他們了解花球舞蹈啦啦操基本手位動作技術特點與訓練方法,以及運動到編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2.4錄像分析法
本研究對2018年全國啦啦操聯賽(大連站)大學組花球舞蹈啦啦操自選動作單項決賽前八名隊伍和中學組花球舞蹈啦啦操自選動作單項決賽前八名隊伍,總計16套比賽錄像。對每套動作的手位與步伐的合理搭配、隊形變化中常用的手位、場地空間變化中常用的手位、難度動作中常用的基本手位以及手位與手位間的合理搭配等進行記錄與分析。事實證明,運動員手臂姿態規范性,手臂發力的制動性,手臂運動路線是否合理,以及手臂動作是否正確都影響著整個啦啦操動作的完成效果。由此可見,啦啦操基本手位對于啦啦操運動項目的重要影響
2.2.5數理統計法
本研究使用Excel軟件分析所獲得的數據并進行整理記錄。
3研究結果與分析
3.1啦啦操基本手位概述
3.1.1啦啦操基本手位在成套創編中的作
基本手位是啦啦操特有的動作。基本手位在成套編排中起到了技術核心的作用,是啦啦操編排最基礎的組成部分,體現啦啦操項目特征。基本手位使用的是否恰當影響到整套動作質量,影響比賽的成績。基本手位在層次隊形上巧妙運用,可以給觀賞者帶來強烈的視覺效果。
3.1.2啦啦操基本手位動作分類依據
基本手位動作是花球舞蹈啦啦操核心部分,動作特點:發力短暫,加速,瞬間制動,干凈利落。正確位置是在視覺余光能看到的位置,在發力的同時,要保證身體重心的平穩。根據啦啦操動作結構、方向,形式不同可將啦啦操基本手位動作分為六大類,依次是上舉類,平舉類,斜舉類,下舉類,屈臂類和沖拳類六種手位。基本手位在操化動作、難度動作、隊形設計、節拍體現、層次動作中的合理運用,是比賽制勝的關鍵所在。
3.1.3啦啦操基本手位動作技術特征
啦啦操手臂的位置始終處于眼睛余光能觀察到的位置,手位動作要求肢體短暫加速,快速制動來體現啦啦操的發力技術,動作完成干凈利落。
3.1.3.1啦啦操基本手位的特殊規定分析
啦啦操基本手位具有特殊規定,啦啦操基本手位4X8拍組合動作,必須是在規定的32位基本手位的基礎上,配合步伐、軀干等進行創編,展示啦啦操創編的多樣性
3.1.3.2啦啦操基本手位的動作完成要素分析
啦啦操基本手位的動作完成八大要素。其中身體姿態是完成其他要素的核心基礎,技術技巧是訓練效果的直觀表現,動作力度體現在手臂的力量素質和速度素質,要求快速準確;難度動作需慎重考慮,必須完美完成,否則就會造成失分;動作清晰指手臂的運動路線,一致性就是團隊完成動作的整齊性的體現;表現力指完成動作的肢體肌肉表現力,表演過程中運動員情感的表達;音樂合拍指手位動作要與音樂節拍一致。
3.2啦啦操基本手位的訓練方法分
啦啦操基本手位的的四要素,即發力、控制、制動、鎖肩。啦啦操基本手位訓練主要進行柔初、力量、耐力和速度等素質方面的訓練。
3.2.1柔初訓練
啦啦操基本基本手位,注重鎖肩控制,但在實際訓練過程當中,肩關節肌肉控制不好,會不自覺的向外展或是聳肩,運動員由于自身肩關節周圍肌肉韌帶柔韌性不好,會導致上舉類、沖拳類等基本手位沒能準確完成,通過對肩關節周圍韌帶、肌肉、骨骼等組織進行柔初訓練,提高完成手臂位置的準確性。
3.2.2力量訓練
增強手臂力量是準確完成啦啦操基本手位的保障。啦啦操基本手位手臂爆發力的訓練采取推舉杠鈴或啞鈴、快速沖拳的綜習方法,有節奏的進行推舉、沖拳。可以改善運動員手臂發力死板、僵硬,啦啦操手位動作的力度。
3.2.3耐力訓練
在基本手位的訓練中,定位制動與手臂肌肉的控制力、耐力素質有關,一個好的身體耐力素質為長時間進行重復動作訓練奠定了基礎,而手位位置的訓練恰恰就是一個不斷重復訓練的過程。基本手位耐力素質輔助訓練是亟待解決的一個訓練難題。
3.2.4速度訓練
啦啦操基本手位的速度訓練主要指對動作速度的訓練。啦啦操基本手位動作要求快速到位且位置正確,但由于運動員完成啦啦操基本手位不具有清晰的開始和清晰的結束,因而影響啦啦操基本手位動作的完成質量。例如手位\"高V\"和\"倒V\"間的過渡,由于兩個手位位置相距較遠,需要提高動作速度。因此,進行速度訓練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確保啦啦操基本手位動作的準確完成。
4結論與建議
41提高對啦啦操基本手位的重視程度
加強教練員與運動員對啦啦操基本手位的重視程度,認識到啦啦操的基本手位才是啦啦操運動的基礎核心技術,在訓練中不要一味地把關注點都放在難度動作、整體編排、技術技巧等方面,而忽視了對基礎核心內容的訓練。
4.2明確啦啦操基本手位\"四要素\"
保持清晰的手臂動作路線,快速到位,手臂肌肉控制,定位制動,鎖肩控制,保證所有動作的穩定性,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失誤。即\"四要素\",包括發力、控制、制動、鎖肩。
4.3借鑒其他輔助訓練
整個啦啦操成套動作不僅包含基本手臂動作,還包含步伐、軀干、頭部動作,以及音樂一致性。訓練中需要手臂和軀干的協同動作、手臂和頭部的協同動作、手臂與音樂的完美配合等。
4.4啦啦操教練員參加教練員,裁判員周期培訓。
教練員應加強啦啦操項目專業知識的學習,充分利用專業素質,做好全部基本手位訓練工作,選擇恰當的專項訓練方式以及借鑒其他項目訓練方法,提高運動員的手位訓練的成果同時增強運動員的練習積極性,另外,加強對比賽規則中評分標準的理解,必免不必要的失分。
4.5啦啦操運動員需保持良好心理、加強安全意識教育
啦啦操基木手位訓練要貫穿訓練始終,因此學生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明了訓練的目的與重要意義。技術要點發力、定位制動、位置準確,都需要反復進行練習。積極向上,持之以恒,才能達到鍛煉效果。加強安全意識,學習要循序漸進。
4.6注意事項
輔助訓練是通過訓練與主要身體素質相關的其他素質,來提高掌握某項運動技能的能力。在啦啦操基本手位訓練中切忌單一采用輔助訓練方法或專項動作訓練。訓練前,必須進行熱身活動,在身體、也理都準備好的情況下進行訓練;訓練中要巧意力集中,注意動作細節,保持動作穩定性,切忌盲目大意,懂得自我保護訓練后,進行肌肉放松、拉伸練習,特別是手臂在進行一系列基木手位練習后易出現疲勞,更應進巧拉伸放松。
參考文獻:
[1]孫金玲.PNF 拉伸法在啦啦操的柔韌素質訓練中的應用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碩士論文,2012.
[2] 張慶如.啦啦操技術特點[J].體育與健康,2006.
[3]楊任榮.淺析啦啦隊的手臂動作與訓練[J].山東體育科技,2009.
作者簡介:
陳科寧(1978-),女,黑龍江哈爾濱人,碩士,遼寧對外經貿學院體育工作部,教授,研究方向:學校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