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步入21世紀以來,中國與世界各家的交往日益頻繁。英語作為與世界的溝通的橋梁,在國際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國廣大農村地區英語教育發展現狀卻不同樂觀,農村地區英語教學設施簡陋、師資力量薄弱、學習觀念落后及對英語重視不足等問題降低了農村中小學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人類的智慧就是快樂的源泉,面對農村兒童以乏味枯燥的方式學習英語的現狀,如何真正激發孩子們內心學習英語的熱情是當今社會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本文在分析了以上的制約因素基礎上,從師資、設備和教學觀念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措施,力爭不斷提高農村中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
關鍵詞:關鍵詞:農村英語教學現狀;策略分析 ;激發英語熱情
21世紀是以知識經濟為主的時代,只有不斷加強與周邊國家的交流合作,才能實現雙方的共贏。隨著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活動的全球化,外語,特別是英語日益成為我國對外開放和國際交往的重要工具,學習英語或其他一門外語可以說是對21世紀公民的基本要求。經過30多年教育的深入改革和發展,我國農村的教育環境和教學設施都有了很大提高,但與城市英語教學相比,由于經濟發展不平衡,農村教育觀念之后等問題,我國廣大農村地區英語教學還是存在很多問題。
1. 農村英語教學現狀
1.1 農村英語教育師資力量薄弱,素質參差不齊。
教師是傳播知識的源泉,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有助有轉變傳統的教學思維、傳遞先進的教育方法,對提高廣大中小學生的學習熱情有重要作用。然后我國農村地區有80%的教師都來自于專科或者師范學校畢業,對如何把握不同學生的心理需要、有效地進行英語教學缺乏應有的了解。許多老師發音帶有濃重的地方口音也嚴重影響了中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許多偏遠地區由于經濟發展落后、教師待遇不高等問題導致該地嚴重缺乏英語教師資源,甚至出現一位老師擔任不同年級的英語教學的現象。因此教師無法對不同年級、不同年齡的孩子采取針對性的授課,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激情。
1.2 學校硬件設施不完善。
農村地區辦學條件差,教室極其簡陋,英語教學資源缺乏,缺乏必要的教學設備設施,許多地區整個學校沒有一間多媒體語音教室,沒有微機房和圖書館,也沒有基本的體育器材。英語老師普遍借助漢語來授課的方式,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同時由于硬件設施的缺乏,學生們無法對所學知識加深理解和應用,枯燥的教學方式嚴重制約著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1.3 學習方法單一,興趣不濃厚。
教學資源的匱乏,決定了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形式的單一。由于農村地區多數教師傳統的教學模式根深蒂固、思想觀念落后,使得教學模式過于呆板,學生對所學的內容不感興趣、缺乏積極性。通過調查了解,廣大農村地區的學生只是通過單純的背單詞和課文來學習英語,這樣只注重書面學習,忽略聽說讀寫能力全面發展的學習方法勢必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效率,就算考試英語成績優異,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勢必會被社會所淘汰。
1.4農村缺乏應用英語的環境。
由于長期生活在農村地區,孩子們大多與外界交流較少,加之農村地區幾乎沒有使用英語的環境和條件,中小學生在意識里就認為英語只是考得高分的手段,而非一門應用性的工具,將英語說出來的意識還沒有形成。
2. 解決方法
我們深入農村地區,通過十幾天親自實地調研與探究,走訪家長及校領導,和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對農村地區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可行性的意見與建議。
2.1農村地區應該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自身的能力和素質。
國家應加大對農村地區教育的支持力度,積極鼓勵并引導大學生深入農村,進行義務支教活動。青年的熱情與青春播撒在祖國廣大的純樸基層土地上,必將澆灌出祖國更加嬌艷的花朵。教育部門也應創造更多的機會,讓更多的農村基層教師得到深造進修的機會,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滿足農村中小學生英語學習的需求。
2.2政府和學校應該重視對學校教育設施的投入。
農村地區學校硬件設施缺乏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學校資金來源不足。政府應加大對農村中小學的資金扶助,滿足小學學生教育的基本需求,例如撥款完善農村學校的照明系統,讓孩子們在陰天或傍晚也能正常學習,進而完善教育設施,例如修建電腦房、語音教室等等,豐富農村兒童的教學方式,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除此之外,媒體也應加強對基層農村現狀的觀察,通過廣播、電視等宣傳方式呼吁全社會對農村地區的關注。
2.3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信其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和諧的師生關系是獲得知識的前提和關鍵,會為英語學習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教師應加深對學生的了解,實時觀察學生動態,主動與孩子們聊天談心。師生之間可以定期開展友誼競技比賽、學習交流會、互動小游戲等活動增加師生間交流的機會,創造和諧的師生關系。[1]
2.4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和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
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能有效促進英語學習,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沉浸在英語中,激發英語學習興趣,經過調查我們覺得出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1)開展校園英語廣播,讓學生天天能聽到英語,2)建立校園英語標志牌,讓學生能睜眼就看到英語,這樣無意間增加了許多英語學習的環境,又能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3)布置教室環境,創造學習氛圍,4)利用學校的鈴聲,讓學生多聽,5)開展形式多樣的英語課外活動,如演唱英語歌曲,表演英語話劇等小組活動,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相互幫助,保持英語的學習興趣。只有讓學生置身于英語學習的氛圍中才能潛移默化的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熱情。
3. 總結
英語學習離不開教師、學校、社會、國家的幫助,只有努力解決農村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才能不斷提高我國英語教學現狀,縮小農村英語教育與城市的差距,也才能實現培養聽說讀寫綜合性人才,促進我國與世界的交流,不斷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
參考文獻:
[1]張正東. 外語教學技巧新論[M]. 科學出版社, 1999 .
[2]陳旭遠. 中小學教師視野中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M]. 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
[3]李凌云. 我國部分農村地區小學英語教學現狀調查與思考[J] 華中師范大學, 2003.
作者簡介:
陳明華,1990年6月,男,漢,四川省瀘縣人,專科,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