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驗式教育作為提高現如今高校形勢和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分為社會課堂和學校課堂的教學,通過個體自身經歷作為教育基礎,采取互動活動和情感體驗的方式,社會課堂中主要通過社會實踐體驗,課堂教學主要通過閱讀和媒體全景體驗的方式,以體驗式視角對高校形式與政策教育進行探究。
關鍵詞:體驗式;高校形式與政策教育;探究
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校學生思想教育的主要內容,也是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門課程的涉及面十分廣泛,各大高校都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和經費進行教育。對于高校學生來說,形勢與政策教育不僅僅是關于政治的知識點認知,更融入了個人情感、價值觀以及態度的教育,是對國家、對民族的情感教育,但是傳統教學的灌輸模式,造成了教師在課堂上傳達的結論不能夠使學生有切身的體會,為了提高高校形勢與教育的有效性,需通過體驗式視角進行形勢與政策的教育。
一、體驗式教育的特點
體驗式教育主要是以學生體驗為主進行教學,與傳統教師課堂說教的教學形式不同,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進行教學,主要以學生自身認知為出發點,使得學生能夠在情境中進行融入并主動抒發情感。
1.1個體經歷是基礎
實踐的過程就是個人的經歷體驗過程,也是個體發展的源泉,所以在體驗式教育中,實踐就是學生成長的動力,也是教育的起點。學生的經歷包括了實踐以及心理兩個層面,如個體在實踐活動中的訪問、觀察、思考等方式,心理層面是在心態上虛構經歷某件事,設身處地的去感受別人并回顧自身的經歷,在體驗式教育中學生作為主體不再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通過行為和情感上的判斷對知識進行深入了解。
1.2互動活動是載體
互動活動是體驗式教育的重要部分,在課堂中不應該是教師的一言堂,而是要充分調動起學生的情感,共同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去,在這個過程中是教和學的相互影響過程,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對話與交流產生教學的共鳴,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互動活動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設計要通過教師與學生兩個主體來進行,處于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礎之上,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再是進行灌輸教育,而是作為一名知識的推動者與引導者,和傳統教學不同的是,教師不再單方面的灌輸知識,而是通過不同的教學手段進行課堂教學情景的構建,以引導學生體驗為主,由學生自身情感表達為互動條件,分享自身的學習經驗,讓學生在互動活動中有自身豐富的體驗,從而達到學習過程與學習方法,技能與知識,情感與價值觀的和諧統一。體驗式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學生通過活動來增加自身體驗,在活動中將自身體驗作為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基礎,使學生有更充分的行為自由和思想自由,解放身體和心靈,主動進行學習,主動去體驗和抒發情感表達情感。
1.3情感體驗是關鍵
情感教育能夠推動教育的效果,體驗式教育是為了讓學生在經歷中體會到深入的個人情感,傳統的灌輸教育只能讓學生了解,卻很難讓學生有切身的體會,體驗式教育的重點不在于學生知道知識的內容,而是將學生體驗的情感和態度進行轉變,體驗式教育融合到了體驗的過程中,重視學生對事件過程的體會,教師作為學生情感的推動者,必須要具備充沛的積極情感以及情感感受力,通過自身的語言進行表達,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二、體驗式教育在高校形式與政策教育中的應用
2.1將體驗式教學融合到課堂教學
形勢與政策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將體驗式的教學與課堂教學進行充分的融合,才能夠真正的感染學生、吸引學生。可以通過閱讀體驗法進行,也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文字材料,為學生情感創造情景體驗,從而得到情感的升華。因為高校學生的年齡限制,使得社會閱歷較淺,個人體會不深,可以通過對優秀作品的閱讀體驗豐富的人生,在閱讀體驗法的教學中需要注意,所選擇的材料要和形勢與政策課的內容有密切聯系,同時引導學生通過作者的文字作品來體會其中的情感。還可以通過媒體情景體驗法進行教學,教師通過媒體圖片、音樂、視頻、動畫的運用來創設一定的課堂情境,使得學生在情緒體驗中來獲得感知,充分運用了現代教育的技術,將視頻、文字、圖片、聲音等信息進行實際情景的模擬,多方面調動學生的聽覺、觸覺、視覺等多感官的體驗,積極的參與到情景中去,能夠有效地解決課堂理論知識和實際具體問題之間的聯系。
2.2將體驗式教學延伸到社會大課堂
社會是關于形勢與政策教育的大環境,這里有豐富的教育資源,教師應該利用社會中的資源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形勢與政策教育,通過社會實踐活動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特別是現在的青年大學生,他們對于現有社會現象十分敏感,與課堂上的理論相比,更愿意自身去經歷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包括了公益勞動、社會調查、科技文化活動、志愿者活動等多種形式,通過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就能夠對于社會實際有不同的理解,從實踐中得到問題的答案,并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增加個人實踐能力,為將來進入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結語:
體驗式教育能夠對于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提供有效的教學效果,能夠幫助高校學生掌握國家路線政策,并了解各國內外重要時事,增強了個人社會責任感與歷史的使命感。通過體驗式教育進行教學能夠有效的應用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去培養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體驗式教育在形式與政策教育中占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高等學校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的通知。2014-11-17..
[2]羅國杰等.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