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化素質教育觀念發展,我國相關高校開始更好地實踐且專注于培養學生素質與品德,開展了相關課程,為教育事業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目前,高校開展課程中書法教育是一項較為熱門的課程,結合我國優秀文化傳統以及五千年文化歷史所產生的書法藝術學習對于學生們來說有著極大的素質培育作用。現實高校書法教學過程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包括認知度與認可度不高、書法的傳播效果與時代科技產物傳播效果相比存在不足等問題,而如何改善這些問題則成為現代化素質教學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針對素質教育在高校書法教學中的途徑與方法進行簡要分析,希望能夠對相關教育事業起到一些促進作用。
關鍵詞: 素質教育;高校書法教學 方法與途徑
現代化教育模式已經逐漸轉變,從傳統教學模式的“灌輸式”教學法發展為以培養符合社會發展的具有良好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教學模式,而高等教育中這一理念重要性尤為突出。因此,高校開始不斷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優化,進一步明確培養人才目的以及方向,而這也從側面說明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目前,我國社會與經濟得到了跨越性發展,新時代與新文化、經濟的到來意味著市場相關產業也將產生變化。
一、高校書法教學在素質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的必要性與必然性
書法藝術是我國傳承歷史文化五千年的產物,是最具民族意識以及民族氣息的藝術之一,使用毛筆進行書法寫作能夠體現我國良好的審美藝術形式以及慣性審美藝術狀態。在歷史長河發展過程中,書法也得到了無數次的洗禮與更新,承載我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書法文化藝術不僅是我國藝術界的重要標志,同時還是極具內涵的歷史財富,是不可多得的國家級藝術之一。
高校書法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從不同層面以及不同角度去了解書法藝術與文化,能夠從書法的學習中領略歷史的變遷、經濟的發展、政治的變革、文化的碰撞,讓學生得到全面素質發展,促使學生成為符合現代化社會發展的綜合性人才。書法教學所包含的文化特殊性與復雜性不僅僅體現在某個字或某篇文章中,更多的是由書法所帶來的文化氣息與情感價值,也會將這些情感、價值不斷的滲透在學生內心中,進而使得學生的內在涵養與外在氣質得到全面提升。書法藝術在傳承過程中,也將我國歷史文化以及優秀傳統共同傳承下來,而這些內容也被深深的包含在書法藝術中,等待著學生去了解它。
(二)書法藝術蘊含的品質
書法并不僅限于某類文字或是某種文字,而是集大家所成的歷史文化藝術,其自身則蘊含著多不勝數的優秀品質。不同書法所譜寫的內容形態各異,時而沉穩,時而灑脫,時而多變,時而玉立,有顏體書的氣勢磅礴,有趙體書得而華麗典雅,也有歐體書法的莊嚴不可侵犯。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能夠進入不同的視角去領略不同時代、不同大家的理念與精神,而在書法練習過程中,學生也能夠更好的與書法藝術融為一體,真切的體會到書法所傳達的信念與品質,從而塑造學生各方面素質發展以及品德觀念。
(三)性格與耐心的磨練
現代社會中,一些人已經被快速發展的市場經濟以及社會腳步所拖垮,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由于這些人在前期學習過程中就沒有養成吃苦耐勞、勤勤懇懇的工作與生活習慣,也沒有很好的耐心與不懈的努力。而書法教學正是能夠對學生進行性格與耐心磨練的有效課程,書法教學能夠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養成堅毅刻苦的品質,養成吃苦耐勞,培養其擁有良好的學習與工作意識,從而使得其能夠更加符合社會發展,成為全面素質型人才。
二、高校開展書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書法技藝得不到普遍認可
隨著全球化腳步的加快,市場經濟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對于學生來說,隨之而來的是面對市場經濟進行工作選擇。書法藝術本身對于學生來說就存在著認知程度與認可度不高的情況,許多學生會選擇技術性與時效性專業來進行研讀,在輔助和相關輔助課程也是選擇相對較為“實用”的課程,甚至是出現為了“混分”而選擇相關“好過”的課程。造成這種情況有兩方面原因:其一我國教育仍然受傳統“應試教育”影響,在教育基礎階段一直是以學生分數來論學生“優劣”,很多時候,學生都會更加關注自身成績,對于興趣愛好以及文化知識與內容汲取極少;其二是因為書法雖然作為我國傳統優秀藝術,但以學生視角來看其并不能很好的進行加分,對于其顯示價值以及學習意義的了解程度不夠,覺得沒有學習的必要,正如此,升入大學之前,只有極少的人會真正去了解并深入接觸書法。
(二)書法課程定位問題
盡管素質化教育成為現代教育中經常出現的名詞,也是許多學校關注的重點內容,但是現實教學中,素質教育在很多學校仍然都只是作為“口頭任務”,一些高校僅僅是將書法藝術課程作為素質教育課程,并沒有進行相關考核要求,或者是進行不嚴格考核方式,這也會讓許多學生不重視書法課程教學,產生“混分”現象。多數高校的書法教師并不具備專業書法教學資格,對學生進行書法教學時也不能真正去將書法的魅力以及書法中存在的價值體現出來,讓學生學習興趣缺失,雖然一些高校會專門聘請書法大家進行專業知識講座與教學,但是學生由于沒有進行長期書法知識理解與掌握,也沒有很好的書法藝術氛圍熏陶,對于書法大家的講座很可能產生不了解和不想了解的情況,而書法家的課時相對來說又較短,根本無法達到有效的書法教育效果。
(三)現代化設備的普及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已經開始習慣使用相關軟件來進行溝通與聯系,而不是依靠傳統的通信方式,這也會對高校書法教學產生一定的影響。相對來說這種巨大生活方式與通信方式的改變,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推動了現代與未來的科技生活發展,但是卻對高校書法教學產生了一些阻礙。課堂學習中,學生也不用依靠文字來記錄教師講解的內容,可以直接拷貝教師的PPT,減少文字使用的情況對于高校來說尤為明顯。在多數高校教育教學中,沒有良好的書法學習氛圍,而通過書法教育滲透素質教育則顯得更為遙遠。
三、素質教育在高校書法教學中的有效途徑與方法
為促進書法藝術的傳承與發展,通過書法教育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需要提出有效應對策略,從而為全面培養素質人才做出貢獻。主要途徑與方法可從以下幾個角度考慮:
(一)明確書法教育定位,完善書法教育體系
學校、教師的教育目標、方向與學生學習目的應當處于同一水平線,而這也能讓教師更好地進行課程教學,讓學生更加配合教師教學。因此,我們應當在了解學生的學習目標以及學生對書法掌握程度情況進行分析,之后明確書法教育定位,完善書法教育體系。教師應當在教學中將書法藝術氛圍文化知識、藝術氣息、歷史故事、書寫等幾個角度分別開來,之后再對學生進行專項講解與分析,這樣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學習理論性與概念性,還能夠讓學生充分掌握書法教學的有效性與現實意義,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書法的定位更加清晰明確,強化學生們的重視程度。
(二)書法活動開展,創設學習氛圍
學生得不到良好的書法學習氛圍,因此在學習過程中也會出現散漫、消極的學習態度。高校可以適當開展多元化書法比賽,結合校園、社會、企業等方面進行利于學生學習書法的活動開展,包括書法藝術講座、書法比賽等等,之后根據學生們不同的表現狀態以及對書法的理解程度進行專項知識競賽,以學生具體參與情況進行評價,以完成情況進行標準設定,這樣才能讓學生在不同活動中感受到書法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在提升學習書法興趣的同時,與相關平臺獲得更多的聯系與交際,促進其全面素質發展。
(三)書法現實意義宣傳
相對來說,書法作為一種傳統藝術形式,會讓很多學生產生距離感,許多學生覺得書法學習或使用對于其生活聯系并不大,很容易對書法提不起興趣,導致高校書法教學很難發揮有效素質教育效果。因此,相關平臺以及高校需要宣傳書法的現實意義,讓學生們明白書法能夠從古至今的傳承下來的原因,而書法教育也將一直傳承下去的理由,之后再適當融入時代發展特色,保持其與時俱進的先進特色。這樣不僅能夠加強書法教學環境構設,加強書法教育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度,還能為現代書法教育團隊建設提供良好的發展基礎保障。
在生活中,帶領學生進行書法藝術品參觀、書法博覽會參觀,鼓勵和支持學生進行書法藝術交流討論,提升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再者,通過現代化多媒體設備以及相關傳播平臺、軟件,進行優秀的書法藝術內容推送,讓學生能夠在現代設備與軟件中更好地看到書法藝術的魅力,借助網上平臺,學生也能夠與教師以及其他書法學習者進行知識討論和交流。通過這些方式,讓學生逐漸對書法藝術改觀,讓其能夠真正意識到書法教育的現實意義與歷史意義。最后,高校需要講書法教育與相關專業教育結合互動,加強書法知識滲透教育,比如將進行書法教育與美術、舞蹈等專業知識結合起來,充分挖掘學生學習潛力與思維能力,加強其素質發展。
結語:
總之,高校書法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全面素質得到發展,而現代化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引起重視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改良與優化,為學生制定合理的書法教育措施,促使其能夠得到全面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羅覺華.高校書法公選課教學初探――以欣賞角度領略書法結構之美[J].閩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29(2).
[2]倪旭前.“技”與“理”結合的高職公共書法教學模式構想[J].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13,11(2).
作者簡介:羅永祿,男(1983.6—),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美術史論,中國書畫,籍貫:四川都江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