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色”的用色理念是中國古代五行思想的一種體現;是中國古代原始信仰及不同朝代的色彩審美內涵的體現。敦煌壁畫包括敦煌地區的500多個石窟,是我國壁畫最多的石窟群落,敦煌壁畫中伎樂更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任何國家的藝術都有它獨特的民族傳統審美和內涵;形式也大多出于其特有的藝術表現技巧和方法,色彩表現形式是體現各民族風格的重要途徑。
中國敦煌石窟中繪有大量的飛天造型和故事。包含了“天宮伎樂”和“飛天伎樂”,并具有獨特性和典型性。其色彩使用無不體現了中國傳統用色五.色的用色理念。本文將對此展開一些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五.色;伎樂;敦煌壁畫;五行概念
“五.色”色彩理念傳達了我們中華傳統精神。對于古代“五.色”觀及其美學意義的探討一直以來在很大程度上分析與五行概念對古人的束縛有關,古人的審美經常受到當時的信仰和觀念的影響。是我國古代藝術家在色彩學上對于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本文旨在“五.色”理論的基礎上,對中國敦煌壁畫伎樂中傳統用色進行初步分析。
一、五.色理論
中國的“五.色”理論中,五.色即五種單色:青色、白色、赤色、黑色和黃色。
“五.色”一詞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至戰國時期,之后學者發現在(周禮·考工記)中曾經有記載:“畫績之事:雜五色。東方謂之青,西方謂之白,南方謂之赤,北方謂之黑,天謂之玄,地謂之黃”,該記載將五色和五行方位相聯系,并作為中國古代的審美標準的一種體現。
不約而同的是西方學者發現西方現代色彩學同中國傳統五行色如出一轍,將藍色、白色、紅色、黑色、黃色(紅黃藍+黑白)五色作為色彩的基礎色,僅僅是在黑白兩色上存在著認知上的一些差異。學者們又發現敦煌壁畫使用的是原始的礦物植物研磨的顏料,其本身就帶有了磨制的“灰色系”加上由于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敦煌壁畫經歷滄桑歲月,都已不是原貌的色調了,就算是修復復原也是不準確的,還有因時間久遠產生的變色現象,大概只是概括辨認出色彩中五色的一些基礎運用。但這些成因和獨特的審美文化確形成了獨特的“敦煌色彩”。
二、五行、“五.色”與敦煌壁畫色彩
“五.色”作為一種色彩體系通過古人的經驗感知慢慢演變成為古時各代藝術家的不同知覺體驗,使得敦煌壁畫藝術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形式和色彩的表現,但整體的藝術感知和審美是有很大的共通性的。
中國古代的“五行”觀念認為世界是由火、土、金、木、水這五種物質組成。(尚書·洪范)中曾記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我國古人對世界的起源更總結為:
五 行:金 木 水 火 土
五 侯:春 夏 季夏 秋 冬
五 色:青 赤 黃 白 黑
五 方:東 南 中(地) 西 北
這些概念和原始五行中的五種單色一一對應,并調和演變出更為豐富的中間色調,其和西方的色彩理論不謀而和。比如:木生火相對應的是“青和赤”,青赤相加得紫。(說文 解字)中有云:“紫,帛青赤色。”火生土相對應的是“赤和黃”,赤黃得橙(銥);土生金相對應的是“黃和白”,黃白得淺黃色(緗);水生木相對應的是“黑和青”,黑青得深藍色(綦);這就是五行相生說與色彩對應的奇妙的地方,單色組合調和得到間色。而五行相勝(克)得到另一些間色。水勝火相對應的是“黑和赤”,黑赤得深紅色;火勝金相對應的是“赤和白”,赤白得淺紅色;金勝木相對應的是“白和青”,白青得淡藍色(縹);木勝土相對應的是“青和黃”,青黃得綠色;土勝水相對應的是“黃和黑”,黃黑得褐黃色,是不是非常有意思。這些由五行相生相勝而得來的間色在漢代已經基本產生,并被廣泛運用。
三、敦煌壁畫色彩大膽,“五.色體系”在敦煌壁畫中表現明顯
在敦煌壁畫中,很主要的一些伎樂壁畫分布于洞窟窟頂和四壁上,色彩和諧,很多專家通過對壁畫大量的色彩調查發現黑色與白色在壁畫色彩中是占有很大的比重的。敦煌壁畫中的色彩結構也都具有較強的裝飾性,色彩使用大膽豐富,注重色彩的對比。體現了多民族的文化、長期的風格演變過程,加上繪畫材料歷經滄桑自身產生的變化,使敦煌壁畫的色彩結構和層次比較的復雜。
最具特色之一的克孜爾石窟壁畫中大量使用色彩純度極高的藍靛色和石青、石綠等間以土紅色、白色,見(圖1)。足以體現出五.色的用色理念對于古代歷代藝術家的知覺體驗和審美觀念的影響。
在隋代的洞窟中飛天伎樂最多,常可見其上體半裸,頭戴寶冠,腰束長裙,身披彩帶。有的托花、有的持花、有的散花;色彩表現主要在青、赤、黑、白、黃這五色中,見(圖2)。有的手持串鈴、箜篌、橫笛、琵琶等樂器,色彩也基本表現在青、赤、黑、白、黃這五色中,見(圖3)。
在唐代洞窟第321窟比較典型的兩身飛天中可以看到,飛天姿勢優美。這兩身飛天的膚體成降黑色,姿態線條清晰,但色彩也基本表現在青、黑、黃、外加綠,這五色的基本色和調和色中,見(圖4)。
四、結語
由此可見古人的“五.色”用色理念滋養出的內容和觀念內核反映出我們本民族的特色,對敦煌壁畫色彩的運用具有直接的影響。本文僅從“五.色”切入,對敦煌壁畫色彩運用做了較粗淺的一些研究,望對敦煌壁畫色彩研究提供一些綿薄的借鑒。
參考文獻
1.周躍西 五色審美的發展歷程及相關假想[期刊論文]-藝術探索 2003(05)
2.許嘉璐 說\"正色\"--《說文》顏色詞考察 1995(03)
3.王宇 論五色審美觀與中國古代色彩符號的歷史嬗變[期刊論文]-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 2005(04)
4.王文娟 五行與五色[期刊論文]-美術觀察 2005(03)
5.胡化凱 五行說與中國古代對色散現象的認識 1994(03)
6.鐘健 從五色理論看中國傳統的用色現象[期刊論文]-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3(3)
7. 陸鴻雁 五色之變,不可勝觀——讀《中華五色》[期刊論文]-中國圖書評論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