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當代色彩設計的課程教學當中,學校或者老師所表現的時代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針對基于色彩設計課程教學理念的重構分析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進而對色彩在課程設計中的具體運用予以分析,為后期整個課程教學內容的表現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
關鍵詞:色彩設計 課程教學 教育理念
一、色彩設計課程的具體定位
1.1通過色彩為手段對學生的創新性思維進行培養
色彩作為主要的研究手段,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最為重要的目的。不管是教育教學者還是只是的接受者,其思維表現都會融入到信息化時代當中,以全球化的視野去選擇相應的理論知識。現如今,我們正逐漸面臨著一種以創新性為主導的化時代內容,創新的精神已經逐漸成為了現代社會發展的中間力量。尤其是在后期的表現當中所展現的創新性思想、意識和能力。
針對于創新當中人才的培養需要依靠創新性課程體系予以完成。實踐創新課程體系,是進一步實現創新性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色彩設計課程作為我們在整個教育教學當中的重要基礎課程,要注重對現有的色彩案例進行分析和審美,進而去感受和領悟色彩中間的本質內容、情感色彩和規律性,進而培養出色彩的表現以及運用能力。我們通過對色彩知識進行學習,進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表現模式,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來促進學生的教育和發展。
1.2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開放性”表現特征
在信息化時代的發展下,設計理念以及方法都在急速的發展,全新的色彩設計課程教學所表現出來的意義在于提出相應的問題,而并不是提供良好的答案,這就是在課題實踐教學當中所表現出來的基本思路。主體性的設計主要是針對多元化和創新力進行培養,是通過自身課題表現的方式和內容,進而構建起極具交叉性的可操作性模塊,重點著眼于課題本體的表現內容,在自由的結構當中呈現出特殊的研究價值。課題設計重點強調過程性的一種體驗。就是針對于學生后期的學習過程展現后期教學的發展,進而展銷出極強的教學理念,并且推動課程教學發展的真實性,展現設計者所獨有的意識以及課題創新理念。課題所表現出來的互動性、趣味性和有序性,更能在這當中進行發展。
二、提升學生色彩運用水平以及創新能力的設計色彩理念
2.1對學生設計創造力進行培養
對這一內容進行研究是針對整個色彩設計課程進行教學反思的重要過程,重視其在課程設計當中的作用,讓學生科學性的、多層面的進行展現,并且總結出相應的設計方法,在新一輪教育教學當中構建出一定比例的教學方式,進而有效的調動學生的整體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在整個課程設計當中,需要通過不斷的聯系促進學生在視覺思維上進行提升,幫助學生通過最基本的形式要素、視覺要素以及表現策略進行推敲,進而達到對視覺語言形式進行理解,最終能夠在整個設計過程當中運用這樣一種視覺語言進行表現。除此之外,還可以重新對相關教材進行編寫,在這當中融入全新的課程教學理念以及創新方法,這種表現不僅僅是一種相對完整的構建形式,桐鄉是一種極為特殊的藝術表現形式。
2.2增強學生對色彩以及形體的認識
“形”的概念往往是多元的,同樣,“形”也有著多方面的含義,而且針對不同的角度又有著不一樣的理解,可以說,“形”與“色”是對設計前景予以傳達的重要表現載體,充分認識“形”與“色”,能夠讓學生在三維空間當中對色彩有一個重新的認識,并且有效的學會怎樣去運用色彩進行表現。教育教學者圍繞這樣一種目的和方式,通過多方面的提示,例如:觀察形體以及輪廓線、結構線之間所表現的關系;觀察形體以及光影在整個造型方面所表現的關系,觀察形體與表面材質處理之間的關系等等,進而引導學生進入到課題的研究當中,以此解決人所表現出來的感官以及實物物象之間所具有的關系。
三、信息化時代對色彩的運用和表現
2.1數字色彩
伴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新型技術、觀念已經成為色彩設計教學發展的重要平臺。生活總是要有所點綴,在這樣一個絢麗而又多彩的設計當中,促使我們在后期的工作和生活當中更具有表現性。這時候的數碼產品帶給了我們更為全新的視覺享受,同時運用獨特的表現方式,展現出各不相同的色彩表現。數字色彩的認知以及管理不僅影響著后期的設計作品,而且還影響著多媒體、游戲以及網頁等等,在人類生活當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2色彩與材質的表現
不同的材質由于自身所表現出來的物理結構以及內在成分各有其特點,在現實生活當中對光的分解、反射以及吸收都有所不同,進而產生各不相同的效果。例如:在服裝面料的設計當中,黑色真絲以及別的材質,盡管顏色有所相同,但是給人輕重觸摸感都會有所不同。色彩效果受到一些材質上的制約,需要依靠特殊的工藝之美、材質之美以及肌理美予以實現,這就需要學生不僅僅需要掌握色彩表現的規律,從材料所表現的美學高度上我們可以看出,其還需要掌握不同的材質、工藝以及光環境等一系列的物質基礎進而對色彩進行表現,達到藝術性與技術性的相對統一。除此之外,海英單凸顯材質肌理在色彩當中的審美價值,運用色彩在整個空間、質量上進行表現,進而創造出極為豐富的色彩之感。
結論:
色彩作為時尚表現的靈魂與精髓,是整個視覺表現當中最為響亮的語言表現形式,對于事物所展現的表現力,有著其他任何一種方式都無法比擬的超強效果,是貫穿到人類生活當中的永恒元素。
參考文獻
[1] 王麗. 高職高專色彩構成教學模式初探[J]. 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4)
[2] 張立華. flash互動程序在色彩構成教學中的輔助應用[J]. 福建電腦. 2010(03)
[3] 王志強,程雨竹. 論數字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應用[J]. 大眾文藝(理論). 2009(02)
[4] 梁斌. 基于現代數字媒體技術的藝術設計教學構建[J]. 科技信息. 2008(33)
[5] 李碧茹,劉燁. 色彩構成教學模式探討[J]. 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8(01)
[6] 馬鳳玲. 論基礎繪畫技術與數字藝術設計教學[J]. 職業. 2007(27)
[7] 丁立斌. 淺談數字藝術在室內設計教學中的應用[J]. 中州大學學報. 2007(03)
[8] 朱玉梅. 電腦輔助設計在色彩構成教學中的應用[J]. 時代教育. 2007(23)
作者簡介:
許鋒(1982.5~),性別:男,籍貫:(山西省臨汾市),單位(河南焦作大學),職稱:講師,學歷:(碩士)研究方向:油畫藝術研究與美術基礎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