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種日漸社會化的產品,汽車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日以深刻,人們對汽車制造材料的需求也越發提高。本文將從材料美學角度研究汽車材料的組成,包括汽車車身材料及內飾材料。通過分析車身材料及內飾材料的現狀及新型材料,包括汽車材料的工藝性能等,淺析汽車材料上所表現出的美學方面。材料作為汽車設計美學的因素之一,在技術美角度影響著汽車設計的最終效果,因此材料美學也是一門影響深遠的學科。
關鍵詞:材料美學;車身材料;內飾材料
正文:
一、汽車設計中的材料美學
材料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汽車設計作為現代設計中人類活動的創造性的經典,離不開材料的支持,汽車是人類日益社會化的產品,隨著汽車設計的發展,材料甚至于變被動與主動,積極參與汽車設計的創造中來。
1.材料美學的內涵
在設計和工藝制造過程中,材料作為審美元素的轉化和傳遞的載體,對人的影響很大,并直接關系到產品造型。例如金剛石。金剛石是天然的剛性物質,有很多顏色,成為了受歡迎的寶石。但金剛石理論上還是需要加工的,要改變它的顏色,可以用原子中不同的粒子進行轟擊,就可以達到一定程度上的審美。此,材料美學不是純粹的是原材料的美學價值,更多的是指材料加工所產生的審美效應。材料美學不能機械地被認為是材料本身固有的審美價值,材料是人在應用并在后續的加工中產生的變化的且流動的美。材料美學在汽車設計中研究的是汽車材料的加工方法和使用方法,并在生產中進行美學創造。
2.材料美學的產生
在人類造物的數百年歷史中,人們總是在發現、發明新的材料,或者是在發現、發明新材料的路上,并且運用這些材料來創造我們身邊的一切事物。從原始社會石器時代到現代所使用的掌上PDA。人們不禁感慨時光的飛逝,我們創造的一切都只是人類歷史長河中的一滴水。而其中材料是構成水的水分子之一。我們不禁會感受到這些不同材質之間所傳達出來的不同感情,它們構成了這磅礴大氣的大千世界,向人們講述著自己的生平和性格。
3.材料美學的體現
現代藝術是西方工業文明的產物。不得不承認,工業文明產生于西方,它取代了農業文明,并且影響了我們整個人類社會的歷史。對于更多的藝術家和觀眾,傳統的繪畫在多維度的今天,并不能承載記錄、情節、美化、傳播等功能與一身,由于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社會呈現分工詳細的特征,并對傳統美術與職能的分離產生了影響。科技的發展導致了現代藝術的發生,錄像、攝影等通過機器記錄掛面的方式取代了傳統繪畫的功能,對于美麗規則的闡述和探究供養了設計,在大眾消費標準中流行開來。傳統藝術在抽離了表面功能之后,筆觸、結構、各種材料的獨立表現能力凸顯出來,潛伏的意念表達開始復蘇。至此,現代藝術不再是意義的象征,而是觀念的表達。
在材料藝術中,材料將作為一個基本元素在作品中體現,不論是傳統的平面作品還是帶有前衛觀念的三維立體作品,通過不同的表現技法來表達構思和觀念。在汽車設計中,隨著現代藝術對傳統藝術觀念的改變和影響,設計師不僅僅簡單地是把多種材料進行純粹的堆砌,而是首先了解材料的某一特性,再利用這個特性改變它的外部特性,賦予其新的造型和形式,產生新的視覺效果,產生一定的審美價值。運用材料生產的作品在某種程度上說具有一定的結構特點,我想是構成主義中的邏輯結構運用到了材料作品的創作中,但其主要突出了材料因素。它超越了一般形式的構成,正式說明了它具有強烈的材料感。
二、汽車設計材料的現狀
1.汽車車身設計的材料種類與特性
(1)汽車鋼板的工藝性能要求
工藝性能要求:良好的成型性能(大件沖壓流線型),良好的焊接性能,良好的噴涂性(噴漆處理),高強性能(抵抗外力沖擊),足夠的抗凹陷性及剛度(吸收沖撞能量)。汽車鋼板表面質量要求表面無缺陷,良好的表面清潔性,適當的粗糙度。
(2)工程塑料車身
由于塑料在汽車上的應用范圍日益多元化,更多塑料應用于汽車的結構件及車身之上,廠商不斷開發經強化的復合材料,推出可回收的工程塑料,GE塑料最近就推出用于制作車身壁板的Noryl GTX樹脂。這種樹脂具有良好的環保和經濟性優勢,可替代汽車車身壁板上的傳統鋼材!使用輕型、多功能的樹脂可支持車身壁板的在線噴涂,從而使車身質量減輕達50%質量輕能更有效地節省燃料,有助于降低消費者開支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事實上,如果在歐洲每輛行駛在公路上的汽車都使用Noryl GTX樹脂制成的車身壁板,每年就可節省5.3億升燃料,約合6.5 億歐元(按2006年平均燃料價格計算)
(3)碳纖維車身
碳纖維,是一種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強度、高模量纖維的新型纖維材料。碳纖維作為一種新材料在力學性能上十分優異,它的比重不到鋼的四分之一,但是碳纖維材料也只是沿纖維軸方向表現出很高的強度,它的缺點是耐沖擊性比較差,容易造成損傷,所以在制造成為結構組建時往往利用其耐拉、質輕的優勢而避免去做承受沖擊的部件。
2.汽車內飾設計的材料種類與特性
汽車外觀十分重要,給人帶來視覺的美感,但內飾也不容忽視,汽車內飾材料按車內飾件的結構層次與功能,可分為表面材料(面飾材料)、緩沖材料和內飾件骨架材料,骨架材料又稱作基礎材料。
(1)表面材料
a.座椅面料
當前,在汽車內飾設計中,座椅面料仍以織物和PVC造革為主,天然真皮革只有歐美等國在部分高端車中使用。在西歐,采用軟纖維居多日本的選擇比較多,針織物、針織布及天鵝絨等都有應用。不同材料不用織法的選擇會使汽車內飾設計的選擇性變得多樣化,從而在汽車設計美學中起著一定的作用。
b.儀表板表皮
最近幾年,儀表板的設計趨向是與其他部件一體化,因此PVC空心模壓法受到了更多的重視,并采用注射成型。儀表板與部件一體化的設計使得汽車內飾更為柔順,在汽車設計美學中,將統一與變化的規律體現出來。
c.地毯
汽車地毯多以PVC發泡體、橡膠基片材、尼龍割絨以及聚丙烯、聚醋纖維經過針刺或簇絨織物制成。在計算機的應用下,織物表現出各種圖案和顏色,在汽車設計美學中,織物圖案和顏色的相繼出現使得汽車內飾設計中的美學體現得到了新的論證。
d.頂蓬及行李箱
頂蓬與行李箱的加工方式及基材的選擇是最后的車內舒適度的決定因素之一,在汽車內飾設計美學中,舒適度也是參考因素之一,因此無論是低端車,還是中高檔車的內飾,更舒適耐用的頂蓬和后行李箱會讓客戶更加享受汽車設計美學帶來的直觀感受。
(2)緩沖材料
緩沖材料主要是指PU軟質發泡材料和PP發泡材料等。內飾的緩沖材料,顧名思義,起著減震、隔音、隔熱和裝飾燈重要作用,從汽車內飾設計美學的角度講,緩沖材料為人們乘坐汽車提供了一個舒適的環境和一個安全前提。
(3)骨架材料
目前汽車內飾選用的骨架材料主要是各種成型塑料件。因為塑料內飾觸感較好、舒適性很強,并且沒有異味,阻燃性也很好,其表民不反光、耐溫度變化不易變形等優點。當然塑料的應用范圍現階段已從內飾件逐漸向外飾、車身面板和結構件擴展了,對于車身不同的部位,選擇不用性能的塑料。
三、結語
本文研究的重點是通過汽車車身及內飾的現有材料和新型材料的對比,結合材料美學的概論,分析車身材料與內飾材料在美學上產生的價值。材料在現代藝術創作中開始從幕后走到前臺,它本身獨特的表現力被發現、重視并開始被廣泛的進行研究。因為藝術觀念的不斷開拓,藝術創作的材料范圍也在不斷擴大。藝術家一般是通過對材料的偏好和對其性能的熟悉以及要表現的藝術形式和所要表達的藝術觀念進行選材。我們要從實際出發加以選擇、利用、發揮材料與特定造型相適應的質地特性和表現力,因材施藝,展現其藝術價值。為探索在視覺藝術中不斷用作新型材料,提供了新的出發點。
參考文獻:
[1]李斌.藝術設計中的材料美學[J].文藝爭鳴,2010(10):135-138.
[2]李雅彬,周博.汽車內飾材料的研究進展[J].汽車工程師,2012(04):19-22.
[3]丁曉良,王帥,單志華.現代汽車內飾材料研究[J].皮革科學與工程,2017,27(06):36-39.
[4]任婷婷,周廣洲,丁閏.新型汽車內飾材料的應用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7(21):40+64.
[5]張啟森.汽車材料及汽車車身維修工藝[J].汽車維修,2016(10):20-22.
[6]張滿福.汽車車身材料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汽車研究與開發,2000(04):46-48.
[7]張啟森.淺談汽車車身材料的發展趨勢[J].汽車維修與保養,2012(07):58-59.
[8]曹昱. 汽車工業產品新材料的應用研究[D].天津科技大學,2014.
[9].汽車內飾材料發展新趨勢[J].聚氨酯,2010(08):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