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上世紀90年代初推出的一批繪畫藝術作品,“玩世現實主義”繪畫呈現的時代反叛性始終備受關注,畫面內容形式的“潑皮幽默感”敏感地把握了80年代的社會狀況和個體的生存狀態,成為畫家表達內心情緒的“另類藝術”。
“玩世現實主義”繪畫作品真實反映了上世紀末處在轉型時期社會和個人的心理狀態。在技法表現上,畫家嘗試通過簡化的圖像形態、有秩序的畫面組織排列關系,以單純的色塊平涂代替原始形態的質感刻畫,主觀忽略筆觸對于整體畫面形式的影響,借助形式構成簡單的個性化造型方式,采用幾乎未經調和的高純度顏色,在畫面中形成一種純凈的裝飾性意味。“玩世現實主義”繪畫特立獨行的點就在于將視覺感知相對突兀的顏色并置于同一畫面中,同時建構起一個色彩間的秩序關系,使得畫面在拋除一切理論概念束縛之后,形成原始繪畫純粹的視覺魅力。畫面的構成形式相對簡單、規則且具有視覺美感,沒有復雜的內容情節和引申的背景故事,只是由符號化的標志性人物造型進行主體形態的復制和視覺環境的重建,色彩成為引導畫面節奏的裝飾性元素。
純粹的色彩鋪設,突出繪畫作品視覺上的濃烈感,依靠形體結構支撐,讓顏色的鋪陳關系有理有據,實現物象光感特征的真實性。馬蒂斯的老師莫羅曾經說過:“你必須使繪畫單純化”,讓色彩恢復自身的視覺獨立性,所以崇尚繪畫“自我性”的“玩世現實主義”繪畫也執拗追求色彩自身單純的視覺表現意義和情感特征。被人熟識的繪畫作品大多色彩鮮艷,且布局隨意大膽,常見的原色對比導致視覺感知沖突極其強烈,這也就成為這批繪畫作品極具辨識度和群體特征的重要方面。再或是對畫面進行完全的去色彩化處理,通過黑白灰關系相對淡化色彩的視覺刺激,排除夸張色彩關系的視覺干擾和心理暗示,完整的闡釋通過物象形體塑造引發的視覺感受。灰色主導下的色彩關系,不僅可以將各種色相統一整合到畫面中,還能突出物象的形體表現力和視覺感知度。
由色彩引發的心理效應是人類長期視覺審美經驗產生的主觀反應,當我們還處在尚未了解各種邏輯關系并且嘗試接觸復雜的自然環境的幼兒階段,出于對所有未知的新鮮事物的好奇,任何具有強烈色彩關系的事物都會對幼兒產生視覺吸引,而這些色彩純度相對較高的鮮艷顏色,同時具有滿足幼兒階段主觀思維表達的功能性需求,替代語言和文字表達還未成形的主觀邏輯世界。隨著接觸的社會環境復雜化和個體人格趨于成熟,復雜的視覺環境弱化了色彩對于腦部神經的刺激,對于色彩的嘗試也變得中和。在上個世紀末,玩世現實主義繪畫的艷俗性色彩傾向,通過一種刺眼的色彩少經調和狀態,以近乎妖艷的強烈世俗氣息刺激大眾的視覺感官,通過調侃社會的現實性問題,以自嘲的態度回復內心的理想世界,體現“玩世現實主義”繪畫帶來的思想深刻性。
所謂色彩“艷俗”性是指畫面局部各色塊的色相鮮明、純度較高,并沒有遵照原始視覺環境中天然存在的顏色,畫面中大面積純色對比相對來說更富有戲劇性效果,具有明顯的現代加工痕跡,借此消除畫面主體內容與現實視覺環境之間的真實性關聯。傳統繪畫觀念中,色彩承擔描述客觀物象真實特征的功能,一定程度上屬于伴隨性表現方式,不具有傳達主觀情感的語態環境。然而“玩世現實主義”繪畫作品中的色彩不再是單純充當表現物象基本視覺形態特征的填充材料,更像是表達畫家內心情緒的暗語,在看似明確的視覺圖形表象下,傳遞一種與直觀感知圖像相違背的心理暗示,通過打破顏色依附于形體塑造的傳統觀念,實現其藝術表現的獨立性。
畫家汲取了西方印象派和野獸派繪畫最純粹的表現形式和色彩表達,擅長用具有強烈色相反差的不同顏色在畫面中排列布局,各種互補色以及相鄰補色并置以此增強色相對比,從而提升色彩的鮮明度。同樣梵高、塞尚對于顏色的運用也是參考幾乎不經調和的原色,通過色彩對比使畫面效果明快、充滿活力,但玩世現實主義與之不同的點在于,梵高、塞尚等傳統畫家更注重色調的統一和諧,采用勾勒色塊輪廓的方式調和畫面強烈的視覺對比沖突。產生色彩艷俗感的玩世現 實主義繪畫,也是基于取消色彩間過渡關系,裸露的色彩對比形式,直接引發視覺上艷俗性的感知傾向。主觀上通過平面純色并置導致的視覺沖突,引導畫面視點的運動節奏,形成富有秩序感的裝飾性特征。
畫面在重視色彩的視覺吸引同時沒有拋棄對圖形的具象化塑造,簡潔夸張的面部表情和形體姿態,透露著最單純、自然的裝飾性韻味。符號化的人物形象作為情感表達的物質媒介,畫面中每個人物形象的面部特征基本相同,色彩就成為提高個體人物辨識度和整體情感變化的最關鍵形式語言。在具象人物造型的情感偽裝下,色彩成為抒發內心情緒的載體,畫家把真實的情感寄托在繪畫的顏色上,把對于現實環境不可言說的情感體驗轉換成通過刺激人視覺感知而引發的心理感受,在實現完整情感表達的前提下傳遞一種特立獨行的潑皮幽默感。畫面中大面積的純色排列是對傳統色彩觀念莫大的叛離,所涉及的色彩敏感度極高,通過對視覺感官的刺激使觀看作品的人產生不安的內心情緒。這種繪畫方式跨越了傳統色彩學科中理性概念的束縛,畫家用極端的色彩表達對時代殘酷性的反叛和宣泄,刷新了當時社會長久以來正統、保守的認知觀念,傳遞人們向往已久的自由精神。
“玩世現實主義”繪畫的前衛性不僅關注了繪畫中自我觀念的延伸,同時也在強調社會意識下個體的生存狀態,繪畫創作擔負著時代環境下更多的社會責任感,通過個人的符號化元素和主觀的色彩情緒堅持表達著畫家自己觀察現實社會的獨特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