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效教學是教師在達成教學目標和滿足學生發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學行為,有效的語文教學要以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為宗旨,回歸生活,給學生創造和諧的學習環境;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重視學法指導,注重培養能力;及時鼓勵、合理評價,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是教師在達成教學目標和滿足學生發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學行為,是教學的社會價值和個體價值的雙重表現。在新課程理念下,有效的語文教學要以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為宗旨,教師必須具有一切為學生發展的思想,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使學生樂學、學會、會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和個性發展。這里我僅從以下幾方面談談個人的淺見。
一、回歸生活,給學生創造和諧的學習環境
回歸生活是課程改革的呼喚,是新課程的生長點。教育的真正目的不僅是達到對知識的記憶,而是能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生活,尤其是創造性地運用。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還學生以生活的快樂,讓課堂教學從“拓展知識”轉向“回歸生活”已成了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加強與生活的聯系,貼近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溝通生活知識與書本知識的聯系,使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價貼近學生生活,從而真正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在教學中我們要創設和諧的學習環境來幫助學生形成主體概念,確立主體意識,做自己學習和發展的主人,讓學生認識到“我是學習的主人”,教學過程是“我和老師共同完成的”,“學習是我自己的事,而且是我主動要求做的”。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語文情境教學就是把生活融入到語文教學中,讓孩子們不知不覺地置身于語文的環境中,感覺到學習語文的興趣。在教學中,根據教材特點,采用自制的教具、實物、掛圖、簡筆畫、音樂、語言、表演等手段創設多種類型的情境來教學,使學生從形象上感知,進入情境中,在情境中感悟、想象、創新,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從而達到智力和能力的積累,使語文教學方式新異,課堂效率高。在語文教學中,情景教學法不僅活潑生動,能夠營造氛圍和意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新課程提倡創設真實、具有挑戰性的開放的教學環境和問題情境。要求教師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學習活動,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情境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常規教學中缺乏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及同學與環境之間的互動等弊端,并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主體性提供了可能性,從而激發其學習的樂趣。
三、重視學法指導,注重培養能力
教育學家凱洛夫在《教育學》中指出: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也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主要途徑,是提高學習質量的基本保證。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會學。”因此,每位教師都應十分重視在課堂上進行學法指導。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掌握學習的一般方法,還要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指導學生學會語文學習的方法。這種學法的指導,發展了思維,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在語文課堂上還應引導學生把好的學習方法同勤奮刻苦結合起來。對于學習而言,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只是拿到了一把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而能否獲得寶庫里面的真理,還要靠求知者不斷地探索奮斗,這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想要取得學習上的進步,必須還要加上“勤奮刻苦”這一味必不可少的良藥。魯迅先生在講到自己的成功時曾說:我哪里是天才,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了寫作上。古往今來,類似的例子可謂舉不勝舉。學習是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必須持之以恒。一分汗水,才能有一份喜悅;一分耕耘,才能有一份收獲。因此教師在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的同時,一定要引導學生刻苦努力,勤奮好學。
四、及時鼓勵、合理評價,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有效的課堂,,教師對學生回答的評價很重要。無論學生回答是否到位,到點,教師都應該根據教學進程需要給予他們及時亦或有目的性的滯后評價。而激勵,肯定的評價會讓學生興致勃勃,提高學習興趣!我們不難發現:經常得到別人肯定與表揚的孩子,一般都比較外向、活潑、開朗,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受老師表揚的孩子則不是很大膽,回答問題時,如果自己不能肯定答案是否正確,他們往往聲音很小。由此不難看出,大人的成長需要激勵,更何況小孩?所以,作為教師,我們應做一個細心的人,善于發現學生的亮點,真誠的鼓勵他,肯定他!
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上,教師應該抓住學科的特性,靈活的評價學生。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課堂上,是學生積累生字和詞語的主要階段,他們在表達上相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過于簡單化,面對這樣的回答,教師想要做到多樣化確實需要動一翻腦筋。如何不重復使用一句表揚語,如何發現孩子回答問題時的特別可取之處,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口頭表揚?什么情況下使用書面評價?什么時候使用肢體語言的肯定,譬如:眼神的肯定,期待,鼓勵,一個微笑,一個點頭,一個撫摸,身體的靠近,握手,掌聲的鼓勵等等,這些形式各樣的肢體語言都是一種對學生的評價。教師千萬不要忽視這些小小的動作或表情,其實,這些給予孩子的力量是強大的!
課堂,有效的語文教學要以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為宗旨,回歸生活,創設情境,重視學法指導,注重能力培養,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寓教于趣,以趣促思,從而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明.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構建與運用[J].學周刊,2018(27):121-122.
[2]王芳,宋遠航.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教學策略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06):193-194.
[3]馬珍.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探微[J].學周刊,2016(05):186.
[4]劉晶鑫.關于小學語文有效性教學策略的研究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4(3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