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社會高速發展,我國人民對舞臺表演的需求越來越多,各種類型的舞臺表現隨時可見,對舞臺的美術設計也越來越嚴。中國傳統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一顆明珠,對全球文化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中國傳統文化融入進現代舞臺美術設計,必然使舞臺的美術設計更為豐富。
關鍵詞:傳統文化;現代舞臺;美術設計
一、傳統文化和現代舞臺美術設計的含義
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生活中形成的產物,是一群人的物質財富或者精神財富。中國人民的傳統文化是指中國這個國家的人民在歷史、人情、習俗、審美等總體表征。
舞臺美術是舞劇或戲劇演出的一個組成部分,包括布景、服裝、道具等因素,總稱為舞臺設計,根據不同的演出內容而構建,用于增強氣氛,貼近舞劇內容。美術設計是一種構想或計劃,以及把這種構想或計劃通過一定的審美觀念和表現手法使其視覺化、形象化的創作過程。
二、傳統文化融入現代舞臺美術設計的好處
2.1傳承傳統文化
中國歷史悠久,歷經五千年延綿不斷,在五千年的歷史發展中,中國人民創造出了屬于自己的獨特文化,中國文化世代相傳,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呈現方式,雖然中國文化一直在改變,但是變化有規可循,自成一脈,沒有超出原始文化的范疇。文字從商朝的青銅器、骨頭和龜甲上便已出現,被稱為甲骨文,歷經數千年的發展演變成現代的簡體字,雖然未經培訓的人們看不懂甲骨文,但是文字的發展一脈相承傳承至今從未斷過。除文字外,歷史、信仰、圖騰等民族傳統文化從未有大幅度改變,這些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傳承文化的方式多種多樣,現代舞臺美術設計中融入傳統文化無疑是一種非常良好的傳承方式,舞臺可以在道具、幕布等多處細節去展現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多方面去展現傳統文化。觀眾在觀看舞蹈或戲劇等其他表演時,不僅能夠感受到表演的魅力,也能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2.2提高創新
現代舞臺的美術設計體現在多個方面,借助大幕、燈光、舞池等多個因素,共同構成具有聲、光、色、形等多維因素的視覺和聽覺的創意空間。不同的設計師針對舞臺的美術設計均有自己的想法和創意,具體會根據演出內容進行設計,貼合表演自身的含義。設計師在設計舞臺的時候,需要借助大量的參考資料,不能憑空去設計舞臺,需要借助其他資源為載體,進行二度創作。傳統文化是一種非常豐富的資源,設計師可以借助傳統文化為藍本,對舞臺的美術設計進行提高創新。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舞臺美術設計分為多個場景,其中數個場景便融入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昆區、漢書、服裝等均有體現,使北京奧運會的舞臺美術更為豐富,也提高了北京奧運會中舞臺美術設計的創新。
三、傳統文化融入現代舞臺美術設計的運用
傳統文化融入現代舞臺美術設計的運用有很多種,花紋藝術、文字藝術、圖騰藝術、建筑藝術、動物藝術等多種方式,本章主要選取前三種進行分析。
3.1花紋藝術的運用
傳統文化中的花紋圖樣隨著歷史的沉淀越來越豐富,常見的花紋有龍紋、鳳紋、水波紋等等。龍紋顯示了威嚴同時包含著霸氣,適用于嚴肅節目的舞臺設計,舞臺在表演軍事類節目的時候,可以融入龍紋的設計,既體驗了軍事的嚴肅也包含了軍人的霸氣。鳳紋體現了祥和之氣,適用于歡快融洽的舞臺設計,在表演家庭類的節目中,可以融入鳳紋的設計,體現家庭祥和。水波紋則顯得清凈素雅,尤其是淡綠色的水波紋,仿佛使人在江南水鄉中一般,使用于民族舞的舞臺設計中,突出民族風情。
不同的節目場景有著不同的背景幕布和燈光,花紋可以借助背景的幕布進行展現,燈光的投影也是不錯的一種表達方式。
3.2文字藝術的運用
漢字為中國自古以來使用的文字,在古典類、歷史類、文化類的表演尤其合適。漢字能細分很多種字體,甲骨文作為商朝的文化代表之一,出現在青銅器上的幾率很大,提及青銅器總容易想到甲骨文,在展示商朝文化或者青銅器講解的表演時,也是借助甲骨文來提高意境,增強舞臺的感染力。《雪花秘扇》是一部由李冰冰主演的電影,向世人展示了江永女書,李冰冰在宣傳電影的時候,就曾使用過女書作為舞臺背景來宣傳,更貼近電影本身的內容。少數民族的文字也是我國文字的一種,在不少和民族有關的舞臺設計中也能借用,藏文、西夏文等文字非常系統,在表現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時候,可以借助少數民族自己的文字來增強感染力,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字為舞臺的美術設計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3.3圖騰藝術的運用
中華民族最常見的圖騰是龍,龍圖騰也是所以圖騰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圖騰分為多種,根據動物為原型的有龍、鳳凰、囚牛、麒麟等,根據植物為原型的有蓮花、竹、梅花、牡丹等,根據人物為原型的有關公、鐘馗等。不同的圖騰代表著不同的形象,設計師可以根據舞臺所呈現的表演進行美術的設計,將圖騰元素融入到舞臺的美術設計當中。
除了上述三種藝術的運用之外,建筑藝術的運用也是常見的一種,上海世博會的中國館便借助了故宮建筑藝術的運用,范冰冰在Met Ball上的服裝也借助了建筑的斗拱文化。而動物藝術的借用也為不少設計師借用,常見的有仙鶴、魚等常見動物,或者鴟吻、麒麟等神話動物形象。
參考文獻:
[1]韓雅怡.當代藝術設計創新與中國傳統文化傳承[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5)
[2]談舞臺美術設計觀念的漸進性[J]. 李昌慧. 戲劇之家. 2017(07)
[3]淺談舞臺美術設計中的色彩運用[J]. 馬琳. 藝術科技.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