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缺乏合作意識、教學方法陳舊、科研能力較弱、欠缺反思習慣。構建專業學習共同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英語教師專業發展中的問題。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合作意識的培養,二是終身學習習慣的培養,三是要獨立精神和參與意識的培養,四是集體意識的培養。
關鍵詞:高校;英語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
一、引言
當今的社會,知識更新快,科學技術發展迅速,在國家綜合國力中,人才的力量越來越凸顯。眾所周知,教師是產生人才的源泉,所以,越來越多的國家都把教師發展放在重要的位置。我國正處于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進程中,高等教育正在極速地擴張。在這一大背景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高校教師的整體素質并促進其專業發展已成為我國高校建設的主題。然而如何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如何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值得我們認真深思的問題,這是轉變教師的發展方式,進而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因此受到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教師學習共同體是一個教師團體,它是在自愿的前提下,基于教師間共同的目標和興趣,由學校或者教師本人發動的。此共同體既指參與的各個教師成員,也指在此過程中形成的人際關系。在教師學習共同體中,一切以知識為重,參與的教師在共同學習的過程中得到他人的支持與幫助,同時也確立了一定的身份感,對共同體產生一種歸屬感和認同感。在大學英語教師中創立專業學習共同體可以形成合作與反思的工作模式。此外,還能實現教師隊伍優化建設,實現知識共享,使教師能夠兼顧教學與研究,繼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推進教學改革。
二、英語教師專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合作意識
很多高校英語教師除了擔任專業英語的授課之外還要擔任全校大學英語的教授,教學任務比較繁重。教學之余,他們還需要備課,改作業,以及研究提高學生英語成績的方法。由于很難有整塊的時間供多個教師在一起共同研究教學,大部分教師還是孤軍奮戰,與別人溝通較少,合作意識也較弱。
2.教學方法陳舊
高校英語教師的專業知識與教學能力都是過硬的。他們都能夠很好地進行授課,駕馭課堂,但部分老師的教學方法過于老舊,還是比較傳統的單詞講授與語法分析,對于學生的口語與聽力練習過少,不利于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
3.科研能力較弱
作為高校英語教師,科研與教學是同等重要的,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教學工作繁重,大部分英語教師只是忙于教學,而忽略了科研,在科研方面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過少。而且部分高校對教師培訓不夠重視,導致當前高校英語教師的科研能力整體較弱。
4.欠缺反思習慣
教學反思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指教師授課之后再次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過程,去發現問題,總結經驗,調整教學思路,繼而完善自己的教學過程。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部分英語教師還是比較欠缺教學反思的。
三、如何構建英語專業學習共同體
組建專業學習共同體的目標是在自覺、自愿的前提下,促進英語教師專業化的發展,繼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學校的整體發展。為了建設高效、穩定的專業學習共同體,就要有意識地去培養教師的合作意識、終身學習意識以及參與決策的意識。
1.合作意識的培養
在學校這個教書育人的場所,教學與科研的順利開展與學校的各類人員之間的緊密配合是分不開的。教師應該破除各自專業的限制,走出專業的囹囿,與不同的人員合作。比如在教學中,教師需要與學生、教務處、教務科的工作人員以及其他各科的教師配合;在科研工作當中,教師需要與各類專家、科研處的工作人員、申報課題中的小組成員等密切配合。教師需要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積極與他人進行配合與溝通,最大限度地發揮各自的優勢,促進自身的專業化發展。
2.終身學習習慣的培養
在知識日新月異的今天,新的知識與信息層出不窮,學生獲得信息的方式也越來越多,而是可以通過電腦、手機隨時獲得新的信息。在這種情況下,以前所謂的“要給學生一碗水,老師必須有一桶水”的說法顯然已經過時了,要想給學生提供源源不斷的新信息,教師應該有一個源源不斷的“水龍頭”,這就要求教師要拓寬自己的知識來源,不間斷地學習,優化個人的知識結構。另外,在教學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教師也應當增強教改的意識,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手段,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樹立終身學習的習慣。
3.獨立精神和參與意識的培養
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中,領導決策學校的各類事務,教師的任務只是去執行決策。然而專業學習共同體與學校是不一樣的。在專業學習共同體中,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沒有權利大小、職務高低之分,大家都享有同樣的參與權。不過,部分教師還是受到學校傳統管理模式的影響。因此,在專業學習共同體的建設中,要培養教師的獨立精神,讓他們敢于發言,敢于質疑權威。
4.集體意識的培養
專業學習共同體建立的基礎就是不強制、自覺自愿,不過專業學習共同體畢竟是一個學術團體,每個人一旦參與,就會在其中發揮一定的作用,如若中途隨意退出,對于整個團體無疑是一個損失,若是重要角色退出的話,還會造成某項活動的停滯。因此要培養教師的集體意識、責任意識和團體精神,使他們意識到學術自由和作風散漫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要有集體主義觀念,把自己的利益與共同體的利益緊密聯系起來,承擔自己應盡的職責,助推共同體的發展。
四、結語
相關研究表明,組建專業學習共同體能有效地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我們要結合著本土實際,結合著我國高校的具體情況有選擇地去借鑒,穩步推進。
參考文獻:
1、馮燕.去外語化:重點大學公共外語教師發展的必然選擇[J].大學教育科學, 2010.
2、金美福.教師自主發展論—教學研同期互動的教職生涯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3、夏紀梅.新時期大學英語教師發展的難點與出路[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