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瑤建
摘要:隨著我國高鐵交通建設的逐漸完善,選擇高鐵作為出行方式的旅客數量逐漸增多。在車輛增加的同時,根據車輛檢修的技術要求,車輛的檢修保養數量隨之增加是必然的,如何在檢修過程中加快檢修節奏和效率,提高車輛上線率,最大程度地減少車輛運輸的安全隱患,是全行業和主管部門必須考慮的問題。基于此背景,本文對動車檢修項目的相應管理過程進行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動車組;檢修項目;管理模式
1動車組運用檢修概況
1.1動車組運用檢修的意義
動車組是鐵路旅客運輸的高速運載工具,動車組的運用檢修工作是鐵路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運用效率和檢修質量直接關系到旅客生命財產安全和企業的經濟效益。堅持質量第一和為運輸服務的原則,貫徹修、養并重,預防為主的方針,不斷加強基礎工作,完善運用檢修管理制度,提供質量良好的動車組,服務好旅客,是動車組運用檢修工作的基本任務,也是動車組運用檢修的意義所在。
1.2動車組運用檢修內容
動車組運用檢修主要是依據動車組交路、周轉方式、檢修修程等作業規則,通過制定動車組運用計劃和檢修作業計劃,進行動車組的配屬、運用分配、調撥、回送、備用及保養。動車組運用檢修在動車運用所進行,定期檢修在動車檢修基地進行,動車組運用所承擔始發、終到動車組的整備和存放作業,以及配屬動車組的一、二級檢修和臨修作業,是動車組運用檢修的主體。在動車組運用檢修中,動車組在動車運用所檢修庫內一級檢修是日常動車組運用檢修的主要作業,其技術作業時間標準為4h(需融冰除雪時6h),其中以CRH380A型動車組為例,一級檢修應滿足走行km小于等于5500km或者運用時間不大于48h。動車組檢修應滿足檢修作業標準,達到出庫質量標準才能上線擔當運行交路。
1.3動車組檢修概況
截止到2018年5月份,全路共有18個鐵路局集團公司,下設12個動車段以及12個檢修動車組的車輛段,共計有53個動車所,322條檢修股道,1455條存車線。按照目前動車所檢修模式,夜間每條檢修線按照2.5輪次計算,即每條檢修線夜間檢修5標準組,全路322條檢修股道夜間檢修能力即可達到1610標準組,兩天能檢修3220標準組,能夠滿足全路配屬3023組每兩天檢修一次(一級修)的作業需求。但隨著新線開通及跨線動車組列車的開行,對檢修能力需求將進一步擴大。
2動車組檢修項目管理的必要性
鐵路總公司已完成企業化轉型,目前,各個鐵路局也正在實施企業化轉型。完成企業化轉變后,為提高動車組的運行效率,降低檢修成本,追求企業利潤,實現扭虧為盈,各鐵路公司已經采取了多種方式方法,如壓降動車組檢修成本,實現由高級檢修能力的路局自主進行三級檢修。在企業運營中關注成本,注重效率是市場發展的需求也是管理的需求,使用項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被各個行業證明是切實可行的方法。
3動車組檢修項目分類
根據動車組的運行情況和TG/CL127—2013《鐵路動車組運用維修規程》的有關規定,動車組的檢修體制,基本上劃分為五個等級,其中,一級、二級檢修為運用檢修,是動車組的基礎檢修,由鐵路局在動車運用所及動車檢修基地實施;三級、四級、五級檢修為動車組的高級檢修,由具備相應車型檢修資質的檢修單位,如動車檢修基地或主機場實施檢修。動車組的檢修周期,采用以走行公里周期為主、時間周期為輔的檢修模式。動車組高級檢修原則為:三級、四級、三級、五級,照此循環進行,高級檢修間隔周期為6×105km。
4動車組檢修項目模型的建立
4.1項目管理知識體系
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是一套成熟的管理方法與工具,但是國際上通用的管理方法針對某一具體行業和領域又必須適應實際情況。項目管理根據處理的主題分為十大知識領域:整合、范圍、時間、成本、質量、人力資源、干系人、溝通、采購、風險,不僅在動車組檢修行業,任何行業都是特別注重時間、成本、質量,但是動車組與安全的方面因素特別重大,因此,車輛檢修產品的質量(區別于項目的質量)也需要放在特別重要的位置。
4.2項目需求分析
不同于IT行業或其他行業的項目需求分析,動車組檢修行業有其特殊性,即動車組運行到一定的里程或年限后,必須進行高級檢修以維持其安全性,目前,國內部分鐵路局已建立了動車檢修基地以實施動車組高級檢修,市場前景較為廣闊。
4.3項目管理的階段和過程管理
動車組檢修項目同樣遵循項目管理的固定階段模式:啟動、計劃、執行、收尾。毫無疑問,計劃階段是所有管理環節中最重要的環節,但是針對動車組檢修行業,更需要注重管理過程,如項目范圍、項目風險等。
4.4風險管控的方法和工具
項目風險管理是指通過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評價去認識項目的風險,并以此為基礎合理地使用各種風險應對措施和管理方法,對項目的風險進行有效控制,妥善處理風險事件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少的成本保證項目總體目標實現的管理工作。動車組檢修項目從本質上說,就是處理項目風險的過程,必須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和工具確保項目進度和質量滿足用戶需求,現提出通過使用風險登記冊管控風險。通過對風險的有效管控,將影響檢修的各類不利風險發生因素降到最低,從而確保檢修的順利開展,使檢修周期符合用戶要求。
4.5項目進度管理
動車組檢修是一種特殊服務,通過檢修可以使車輛恢復運營狀態,持續保持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動車組檢修是一種增值服務。檢修項目最終的可交付物是產品或服務,產品和服務提供的進度必須滿足用戶的要求,因此,必須采用工具或方法對上面提到的工作分解結構中的各項內容進行管控,按照在項目計劃階段設置的各個時間節點進行管控。在項目中,有一部分是影響整體進度的重要節點,稱之為里程碑節點,在這些里程碑節點到期時,必須經過評審,如果超期必須進行原因分析,避免類似問題發生。
4.6項目其他知識領域的要求
除了上文提到的進度、范圍、風險,項目還需要對成本、采購、人力資源、溝通、干系人等方面進行管控,這些因素需要視具體項目實施的環境因素而定,這里不一一列舉,但這些因素不是不重要。項目要成功,必須關注成本,任何事情不可能不計成本地執行。此外,采購、人員等因素都直接會影響項目的成敗。
5結論
經過以上分析,針對目前動車組運用檢修現狀,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優化鋪劃運行圖,建議將動車組終到入所時間分批次呈階梯狀分布;優化動車組一級檢修修程標準,探索逐步提高一級檢修修程km數措施,以適應我國路網規模大、列車運距長的運用特點;提高動車組運用上線日均走行km,動車組主要短途列車建議日均1500~2000km,主要擔當長途列車建議日均2200~2700km之間,提高動車組運用效率;優化動車組交路套用。對前日擔當少于4000km的動車組列車不進行一級修,套用開行次日管內或城際動車組列車,跑足檢修里程,充分利用一次一級修后的保障里程,減少對修后里程的浪費,同時也減輕了一級修的作業壓力;降低動車組檢備率,隨著高速鐵路設備完善和運營組織進一步成熟,以及線網密度快速擴張,可考慮適當降低動車組檢備率,提高動車組運用效率;優化動車組出入庫方式,盡可能統一為長編組動車組,提高動車組出入庫能力,優化作業流程;優化動車所站場布局,建議動車運用所多采用通過式檢修庫布局,提高作業效率。
參考文獻
[1]王長青.CRH2型動車組高級檢修電氣調試常見故障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7(24):23.
[2]郭鐵軍.高速動車組檢修運用安全質量探析[J].科技視界,2017(35):60-61.
[3]武智群.提高動車組運用檢修能力方式的探討[J].內燃機與配件,2017(23):97-98.
[4]李麗,李善文,武傳田,孫禹.CRH2型動車組地板布檢修工藝探討[J].鐵道車輛,2017,55(10):42-44+5.
(作者單位: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動車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