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周
摘要:所謂項目化教學,就是以工作任務為中心,通過科學合理的行為導向為法則,根據學生需要的職業能力進行培養。項目化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通過實際的設計,將專業的基礎課程與實際實踐相結合,轉變成具體技能培養的訓練項目。尤其作為培養高級技術型人才的高職院校,教學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技能,因此項目化教學改革是傳統課堂理論教學的重大突破與變革,強調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學習成果應用的相結合。不僅能夠使教學得到多元化發展,也能夠使學生得到專業化訓練。根據當前高職院校項目化教學發展現狀,提出了有利于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高數教學:項目化教學:教學實踐
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規模在不斷擴大,近幾年我國高職院校紛紛崛起,并且有可能成為面向人人的教育。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學體系的影響,使得培養的學生難以適應實際崗位需求。加上學生整體素質普遍不佳,越來越多的情況表明傳統的教學方式已不能適應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可以說當前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已經備受人們的關注。當前高職院校的核心任務就是課程教學改革,因此項目化教學的理念提出,可以說是促進高職課程改革的一條有效途徑。本文就是根據當前高職院校項目化教學發展現狀,提出有利于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一、高職項目化教學改革的提出
近幾年以來,由于高職院校招生規模急劇擴大,教學質量明顯下降。因此,教育部門做出了《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在接下來的改革中提出了通過對教育改革來實現高職院校質量的提升,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提出了一種新的教學觀念—項目化教學。所謂項目式教學,就是學生在學習中圍繞某一個具體的項目學習,通過利用最優化的資源來對學習的內容進行實踐體驗,通過一系列的實踐來進行探索創新與實際技能的提升,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在高職院校的項目化教學中,既是一種日常的教學模式,也是一種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它的理論基礎融合了多種教育理念。在實際的項目化教學中,采取類似實踐的方式來對整個項目進行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有意義的任務來實現技能的提升。在項目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人人參與創造的過程,能夠在操作中掌握所有要學習的知識,體驗在實際崗位的辛苦及樂趣,進而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團隊合作的精神。與傳統教學相比,項目化教學比傳統的教學多出了三個中心,即:由原有的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以原有的課本教學內容為中心轉變為以項目為中心;以原有的以課堂為中心轉變為以實際操作為中心。
二、國內高職院校數學項目化教學改革的背景
在《國家中長期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文件的指導下,國內各職業院校課程建設得到了極大地發展。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迅速以及改革的逐步深入,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學校對學生的培養之間的差異逐漸顯現。在基本的能力和知識的培養上,傳統教學模式無可厚非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然而單純的強調學科的系統性的傳統教學模式并不能適應當今高職院校教學目的,也無法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
隨著高職數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尋找新的實用的教學方法是當務之急。目前,高職的數學教學是基于“適度夠用”的原則。學校的教學逐漸從強調知識傳授的系統化,轉移到強化學生數學綜合素質,提高創新能力上。逐漸形成以項目為主體,數學為工具的改革方向。項目化教學是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結果,是深化改革培養社會需求型人才的保障。
三、高職數學課程開展項目化教學的課程安排
為將項目化教學充分融入數學課程中,將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同時數學課程建立了基于項目化教學的,面向不同專業培養需求的《應用數學》課程體系。課程體系包括:“應用數學上”+“應用數學下”+“拓展平臺”。《應用數學》部分內容安排應用數學下的部分教學內容與專業聯系緊密,且具有非常廣泛實際的數學應用。教學以知識的理解與實踐能力為主要目標。培養同學對數學實踐的意識和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實踐性數學拓展平臺”,為課程的拓展部分,以項目為載體,各項目均納入課程的成績考核體系。
四、線性代數部分項目化教學實踐
從實際生活中總結出有用的數學問題,通過建模形成為適合學生解決的項目模型,既可以鞏固課上所學知識又可以提高學生數學實踐能力。例如我們在線性代數內容后,進行一次章節項目化教學。項目內容:提取各自手機的三類軟件列表:娛樂軟件,學習軟件,購物軟件。分別構成日消費矩陣和日消耗時間矩陣,并給出矩陣的相應運算。該例子簡單易懂,非常切近生活,引發了學生自己動手的熱情。在教學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凡響。通過項目化大作業反饋看來,學生很好的掌握了矩陣的概念和基本運算。甚至有部分同學嘗試用計算機編程解決問題,很好的實現了項目化教學的目的。
五、高職項目化教學改革的重要性
首先,項目化教學體系與高職教育人才培養任務相符合。由于高職教育的基礎課程都是學科體系,按照人對于知識接受的邏輯來設置課程,知識中都有著內部的組合關系。而學科知識結構與學術教育相關聯,因此我們需要將教學定位在培養學術型人才,學科的主導局面必須打破。而項目化教學的基礎結構是工作體系,也就是圍繞著專業的崗位工作進行教育,通過不同專業分配不同的工作任務,在工作過程中將學科知識融入,呈現相互融合的局面。我國高職院校培養的是適合生產第一線的人才,因此人才的培養目標需要除了掌握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也要有著在專業領域的工作基本能力,因此需要以“應用”為首要目標。
其次將這些專業知識應用到工作崗位中,強調了知識儲備與實踐經驗相融合的理念。也就是類似蓋房子先打牢地基,才能在上面建房子。而學生一般都是擁有著足夠的知識儲備,卻無法在實踐中進行操作,缺乏生成實踐的功能。因此我們在項目化教學中,不僅僅要求學生有著足夠專業的知識,還需要具備職業能力。項目化教學的核心任務是將專業理論與工作任務相聯系,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去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有利于培養和提升在校學生的職業能力。
最后項目化教學有利于高職院校優良學風的形成。由于學生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階段,很多學生調皮搗蛋,導致學校學風不好,不良習慣較多。然而教育學家認為越是調皮的學生越是敢勇于實踐,他們不拘于多種規矩,而是敢于創新,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傳統的教學中,一般教師都會在課堂中灌輸理論,將知識的內在邏輯關系作為課程知識結構的出發點,而忽視學生的具象思維的培養,這種純粹的理論只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而項目化教學正好迎合了學生的好奇心。在傳統的教學中,一般理論知識內容都是一些定理定義,而項目化教學是在實際工作崗位上進行行動化的工作任務。在教學組織形式中,傳統教學是教師在上面灌輸理論知識,學生在下面記錄,顯得死氣沉沉;反觀項目教學的課堂,學生們分成小組相互配合,在實際的工作場景中能夠完成具有價值的目標,并且教師能夠給學生做指導,建立了學與用的快速通道,讓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者變成了實踐活動的參與者,讓學生激發主觀能動性,提高了學習興趣,進而樹立了良好的學風。
結語:
對于高職院校教學改革,我們缺乏的不是思路與理論,而是與實際相結合的教學實踐。在傳統的專業基礎課程中需要專業的理論知識來對實踐環節進行指導,因此并不能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與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學習中的理論知識較多,顯得大而空,并且與實際崗位工作相脫節。因此我們應當根據實際的實踐條件與現有的教學設備進行改革,構建以生產需要為出發點的專業課程體系,進而實施項目化教學改革,為市場培養出實用型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趙志群.論職業教育工作過程導向的綜合性課程開發[J].職教論壇,2014(06).
[2]李志海,陳英奎.高職數學項目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3(8):157-158.
[3]郝連軍.高職數學項目化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4(S3):147-147.
(作者單位:鄭州鐵路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