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騰飛
要全面審計大氣環境治理全過程、全要素的綜合績效,最重要的就是制定出一個可行的績效審計評價體系。文章設計一個大氣治理績效審計評價體系,通過該體系,只要審計人員在工作中能夠獲取到相應的大氣污染指標數據,就能高效地直接地計算出該地區的大氣綜合治理績效評分,再與政府投入和政策層面相結合,就可以完整高效地對地方政府的大氣污染治理績效完成審計。
文章選擇江蘇省作為實證研究的切入點,對大氣污染治理績效審計展開實證研究,希望能對江蘇省的大氣污染治理績效審計的發展貢獻一份力。
(一)PSR模型的原理
文章利用PSR模型即壓力—狀態—響應模型構建指標體系,具體來說:1.壓力指標描述人類活動對環境和自然資源帶來的壓力。2.狀態指標表征特定時間階段的環境狀態和環境變化情況,文章使用的是我國大氣幾種主要污染物的濃度數據來表示。3.響應指標顯示社會對環境問題做出響應的程度,主要目的在于緩解、應對和防止人為活動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
(二)指標選取
基于壓力、狀態和響應的邏輯關系,文章建立由14個準則層指標組成的大氣污染治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PSR模型構建的指標體系
(一)KMO和Bartlett’s球形度檢驗
正如表2所示,KMO值大于0.5且bartlett’s球形檢驗值顯著性概率小于0.01,表明通過檢驗,適合進行主成分分析。

表2 KMO和Bartlett的檢驗
(二)明確主成分
初始特征值和方差貢獻度如表3所示,4個主成分指標的累積貢獻度為73.495%,這表明4個主成分指標可涵蓋14項指標的73.495%的信息量,按照貢獻度高低分別將3個主成分指標表示為 Z1、Z2、Z3 和 Z4。

表3 解釋的總方差
(三)主成分分析
根據得分矩陣表4中各指標與主成分間的數量關系,我們可以得到4個主成分的表達式:



表4 成分得分系數矩陣
用4個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為權數,將各因子得分進行綜合,得出大氣污染治理綜合因子得分Z表達式:

根據所獲得的公式,將江蘇省各地級市的指標數據代入表達式,計算結果取2013到2015年3年的算術平均數,其中,狀態指標可以將Z2和Z3相加計算,用Z23指代。計算結果顯示各地級市的排名排列如表5所示:

表5 城市間指數排名
根據江蘇省13個地級市在PSR模型中壓力—狀態—響應三層的不同排名和最終大氣污染治理績效的綜合指數排名。從綜合指數來看:蘇南全部排在倒數的位置,且南京成為大氣污染治理績效最差的城市,它的響應指數雖在全省排在第二,但最后的綜合評價指數最低,說明它的響應措施實際是沒有到位的,我們可以認為南京的大氣污染治理績效較差。此時,審計單位應當對其大氣污染治理的措施落實情況展開進一步的審計。
總體而言,江蘇省各地區的大氣污染治理績效的評分與它的壓力是成反比趨勢的。尤其是蘇南地區的績效指數全部排在倒數,歸其原因是大氣污染壓力大,且政府實施的響應措施效果不好。
在政府應對大氣污染出臺的政策效果不顯著,導致地區大氣污染難以改善時,審計應當積極參與政府績效評價,督促地方政府完善措施,加大整治力度。為切實改善大氣環境并突出審計在改善過程中的作用,文章在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政府單位在應對大氣污染時的責任義務,也為審計人員依法參與環境績效評價的審計評價提供依據。
(二)提高政府環境治理信息和審計信息的透明度,讓社會和民眾參與監督。地方政府應建立專門網站,定時公開本地的大氣環境指標和防治措施的實施情況,接受社會監督。同時,公開接受環境審計的處理結果和整改進展,加強對審計結果的運用。
(三)提高對污染型企業的關注和監督,加快地方產業轉型升級。大氣的主要污染物大多出自污染型工業企業,持續監督污染企業,督促其提高技術,加大減排力度,提高當地第三產業比重,通過產業轉型升級來改善大氣環境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春瑜.基于PSR模型的政府資源環境績效審計評價指標研究[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4,(06):59-64.
[2]楊榮美,范鵬飛.基于PSR的政府水環境審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應用[J].審計月刊,2017,(09):7-10.
[3]佟林杰,孟衛東.基于PSR-PCA模型的京津冀區域大氣環境治理績效評價實證研究 [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7,(11):16-25.
[4]周一虹.政府環境履責審計作用機制與實施路徑探索——以蘭州市大氣污染治理審計為例[J].會計之友,2015,(14):2-11.
[5]陳文慧.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制度的環境審計問題研究[D].濟南:濟南大學,2016.
[6]李春瑜.大氣環境治理績效實證分析——基于PSR模型的主成分分析法[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6,(03):104-112.
[7]李兆東.大氣環境治理績效審計模式研究[J].財務與會計,2015,(05):66-68.
[8]李明輝.我國政府審計實證研究述評——基于CSSCI(1999—2014)檢索論文的分析[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7,(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