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紹林
黨的十八大以來,立德樹人成為教育的根本任務,許多專家學者以及一線的教育者對此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其中有理論方面的交流,也有實際案例的分析,但家庭教育與立德樹人的研究是互相獨立的,目前尚未形成家庭教育中實施立德樹人的教育模式。針對青少年日益突出的個性化、家庭背景的復雜化、價值取向的多面化,作為教育中的重要一環,家庭教育實現立德樹人是非常有意義的。
1.弘揚優秀的家教文化,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家教和家風是陪伴孩子成長的精神支持。在我國的傳統家教中,篤學、敏行、勤儉、行孝等優秀的傳統美德都應該得以繼承和發揚,開展“學家訓,守家規”的活動,使學生建立良好的道德觀。主要的途徑有:
(1)傳承家訓、家風。在學校的引導下,讓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道德文化的培養過程,通過學習傳統的優秀道德典籍,達到去偽存真、和而不同的效果,建立科學的、積極的、具有各自特點的家風家規。
(2)弘揚優秀的家風。充分利用我國的傳統節日、紀念日等展開家庭教育活動,如清明節掃墓、吃寒食;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等。優秀家風的傳承有助于培養健康的精神狀態和行為習慣,體現了自由、民主、文明、和諧、誠信、兼愛的道德內涵。這一過程中受到影響的不僅是中小學生,還有所有的家庭,從而使整個家庭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顯著提高。
2. 創辦家長學校,提高家長的綜合素質
(1)明確內容。小學時期家長主要敦促孩子進行體能訓練,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鼓勵孩子參加各種力所能及的勞動,養成良好的獨立自主的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引導孩子正確認識社會和生活,學會做人、做事。家長要對中學階段的孩子開展一些性教育,使其正確認識青春期的各種生理變化,養成積極面對學業的態度,并學會自主選擇并勇于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讓孩子學會與他人交流、合作。
(2)規范機制。當前許多幼兒園、中小學都創立了家長學校,并形成了相應的家庭教育管理制度,建立了從校長到班主任、科任教師、專家學者和眾多家長共同參與的全方位結合的強大團隊。家庭教育的工作質量納入中小學校長、相關教師和其他人員的考核中,家庭教育的指導服務納入工作量,家長和學校的配合顯得井然有序。
(3)搭建平臺。學校每學期應該開展幾次大規模的優秀課程評比、經驗交流、案例分析和論文征集活動,提升師資團隊的綜合能力。另外,還可以組建家長和學校的交流溝通網絡平臺,成立相應的家庭教育討論群,通關相關平臺,幫助家長開闊視野,提高其對家庭教育的認識和教育觀念,豐富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水平,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家訪,建立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橋梁。
3.搭建多維平臺,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1)創建家長開放日。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家長展示學校教育的情況,邀請家長來學校進行考察、交流,參與學校的管理工作。
(2)建立家庭文化宣傳窗口。通過校園廣播、家庭網絡教育平臺、走廊的海報、校報等方式,收集并展示優秀的家庭教育案例、方法、模式等,實現優秀家庭教育資源實時共享。
(3)開展家庭與學校的共建活動。通過舉辦親子類趣味活動、親子運動讀書等項目,能夠為家長與學生提供增進感情、互相交流的平臺,加強家長的親子意識,增強孩子的尊敬長輩的意識,豐富家長與孩子的成長體驗。
(4)政府相關部門和社會給予相應的關注。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縣級、市級或省級的一系列活動,社會、學校、家長的共同參與,有利于培養良好的教育氛圍和全面的社會氛圍。
綜上所述,新時期農村中小學家庭教育需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開展,這一過程離不開家長、學校、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多方合作。只有多方配合,有序開展工作,才能做好家庭教育中的立德樹人工作。
[1]陳文濤.談新時期農村中小學家庭教育中實施立德樹人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10):1-2.
[2]黃華珍.重慶市酉陽縣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