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鑾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該采用積極的鼓勵措施,消除學生的心理恐懼,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一個舒適宜人的練習氛圍,會使學生快樂思考、敢于表達,不用擔心受批評和嘲笑,讓學生很容易被情感誘發,點燃練習欲。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們會放開顧慮,會說話、會思考,有強烈的練習實踐欲望。
如何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使活動過程更加有趣生動?教師可從如下方面著手:選擇學生喜歡、感興趣的活動;創建活動實踐的情境,如結合熱點話題來創設情境;利用演繹來創設情境;借助實物來創設情境。
通過以上方面的切入,活動的主體及形象將更加具體直觀,學生就能有話可說,討論的主題就異彩紛呈,興趣也就油然而生了。這樣的情境再加以教師適當的評價,更能激發學生實踐的興趣。
(1)激勵性評價。有興趣才能產生實踐的動機,學生產生興趣,頭腦就會活躍起來。培養興趣的重要途徑之一是“動機”。一個人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認可,特別是對小學生而言。在實踐活動中,教師需要認真聆聽學生們的發言,在學生暢所欲言時,不要打斷他們的思維。對于學生的進步要及時評價,不能對學生太過挑剔。
例如,我在指導“生活中的垃圾”主題研究中,使用這樣的評語對學生評價:“你在這節活動中,愿意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積極提出問題,能認真積極參加小組討論,可以想出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你的設計真的很棒!繼續努力!”這類評價主要以肯定學生的進步、鼓勵學生發展為主,幫助他們正視現在存在的不足,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促進其更好更快地發展。
(2)進階式評價。這是對學生實踐活動過程中所達到的目標進行記錄的一種評價方式。 評價時采用兩份表格,一份是《綜合實踐活動小專家成長之旅小組記錄表》(見表1),另一份為《綜合實踐活動小專家成長之旅班級記錄表》(見表2),用“正”字量化并記錄學生學習、收獲的過程。表1每個小組一份,由小組保管并記錄,用“正”字記錄各項評價的情況。表2張貼在教室的評比欄內,由課代表用蓋印的形式記錄。
為了讓學生更清晰地了解各臺階的目標,激勵學生不斷努力,筆者還在教室顯眼處畫上進階制激勵評價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進階式評價不但記錄了學生實踐的整個過程,而且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累收獲。尤其學生在課堂上的每一次參與都會被及時記錄,所以它能持久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論是優秀生還是后進生,都能積極參與活動,經常出現激烈辯論、爭先恐后、氣氛活躍的場面。他們敢于挑戰權威、質疑教師,并且能說出自己心里的真實想法。
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還可以用互動交流評價法、平時記錄評價法、問卷調查評價法、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等,這都能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能力。
(1)師評。指導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尤其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想法,保護他們進行實踐的積極性。教師在點評中應該仔細觀察,對待學生帶有天性、純真、富有創造性的思想,教師理應引導,讓其思維發散到極致。
對學生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指導教師應有寬容的態度,巧妙地引導并逐步調節規范。要多鼓勵,站在學生的角度,用商量的語氣提出建議,這樣更容易讓學生接受。 如此,在課堂上形成一種輕松、自由的氛圍,相信學生在自信心的感召下,會把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
(2)自評。信任學生,讓學生評價自己,是學生主體回歸的反映。應以樹立實踐自信和激發實踐興趣作為學生的自我評價核心,讓學生自我感覺良好,爭取成功,體驗成功。比如,在“動腦筋解決問題”這一活動中,學生們對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不便利現象提出自己的建議及看法,教師在傾聽以后,就可以讓學生對自己剛剛說的看法作出評價。或者平常較少發言的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興趣使然,教師在給予肯定的同時可以讓他們聊聊發言后的內心感受,這也是一種鼓勵。
(3)互評。“評價應注意教師、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的相互評價。”相互評價,不僅可以促進學生交流學習、相互借鑒,更能幫助學生取長補短,在活動中達到雙贏的效果。教師在活動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學會欣賞,特別是挖掘其他同學的優點。當然,不能一味地贊美,還應引領學生學會質疑,向其他同學提出好的建議等。
(4)家長評價。家長和學生朝夕相處,是學生實踐活動過程中的重要對象,所以家長的評價非常關鍵。在平常的生活學習及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就活動課堂中的內容,布置任務需要的環節,讓學生給自己的家人講講。 請家長對學生在活動中運用到的調查方法、調查到的資料給予積極、肯定的評價,調動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教師也可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通過家長的問卷反饋,了解學生在家的活動情況。
總之,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就如一面多棱鏡,從不同側面反映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能力,可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創新意識與實踐的興趣,讓實踐之花越開越美。
[1]鐘啟泉,崔允漷.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師范生讀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鄒開煌.求索綜合實踐活動常態化之路[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