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思琪
【摘 要】在當今時代,伴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通訊設備的逐漸完善,互聯網與金融已經產生了緊密的聯系,密切的融合在了一起。現如今,金融行業的重點發展在于促進提高金融服務的效率與水平。而提高服務水平最重要的一點在于普惠金融的創新發展。互聯網在這個時候就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動普惠金融的發展。與此同時,我們還應該積極推動傳統的金融產品與金融服務與普惠金融緊密融合,并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督完善。從而推進中國金融市場的有效持續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普惠金融;發展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開篇指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經濟與金融的發展一直都并肩前進,金融作為經濟發展的核心,既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成果。普惠金融讓民眾有了更多的幸福感與獲得感。互聯網開創了推動普惠金融發展的先河,極大的促進了大數據與實體經濟的緊密聯合。為大眾提供便利有效靈活的金融服務。近年來,互聯網在每一個個人的生活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應用更為廣泛。現如今,普惠金融已經成為了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推動力。
一、互聯網對普惠金融發展的深遠影響
(一)有利于為普惠金融實現信息對稱
伴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在社會的各個方面都有了廣泛的應用,比如在社會文化、政治經濟這些方面都有了顯著的影響。互聯網擁有著最大量的資源庫,可以有效地對與經濟發展相關的信息進行廣泛的評估,這種操作就能大大減少金融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同時也會大大減輕操作成本的負擔。信息不對稱,是以往我們所面臨的一個大問題,互聯網與金融的融合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不對稱的問題。
(二)有利于讓普惠金融更高效
互聯網將世界各地的居民都緊密聯系在了一起,用戶的數量得到了顯著的提升,有效的提高了客戶的精準程度,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去挖掘客戶的最大潛在價值。同時,另一方面,互聯網還可以設定目標客戶,對其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目標客戶的個性化的需求,從而可以有目標有計劃性的去進行金融產品的創新與開發,與此同時,金融產品的廣泛應用也可以進行有效的營銷與推廣。這樣,既可以提高金融行業的服務能力,在另一方面,又能推動行業的競爭有序的發展。
(三)有利于普惠金融實現可持續發展
自從我國開始進行金融改革之后,各類金融機構都開始進行了自我革新,例如改變以前傳統的經營管理的理念,提供多種多樣的創新服務體制,由此來推動普惠金融的可持續發展。互聯網已經改變了每個人的觀念,同時也改變了傳統的經濟發展格局,利用互聯網技術,可以使得金融服務更加全面完善,從而可以確保受眾更加廣泛,使低收入的人群也能夠享有同等的金融服務體驗。另一方面,從金融的方面來看的話,普惠金融合適有效的利用了互聯網這個平臺,降低了調查研究、搜索信息、調查用戶需求的各類信息成本,也能更好的把握目標群體的需求,完善服務,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互聯網時代下普惠金融的發展途徑與監管
(一)促進金融知識和互聯網知識的普及
對于并不具備專業的經濟、金融知識的民眾來說,很多金融知識在他們眼里很陌生,是難以理解的,為了解決這一個問題,可以采用多方面宣傳的方式來進行金融知識的講解,使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們都能有機會去了解和學習這些生活所必需的金融知識。例如,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來對這些必要的金融知識進行宣傳,來提高居民對金融知識了解的普及程度,這樣就可以有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參與進來,實現真正的普惠金融。在我們進行金融知識宣傳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可以使人們了解什么是金融,如何參與進來,最關鍵的是我們還可以告訴他們如何有效的防范金融風險、提高自身的金融風險防范意識。
(二)完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
對于中國來說,中國具有的自身特色就是人數極為龐大,而且區域之間差異性也非常明顯,繁榮的城市經濟發展迅速,但是一些落后山區的貧困地區,還處于經濟發展極為困難的階段。政府應在這些貧困地區給予大力支持。在推動普惠金融之后,各地政府可以支持完善貧困地區的基礎服務設施,將互聯網搭建到金融資源匱乏的貧困山區,用這種方式來幫助需要金融服務的群體享受平等的金融。普惠金融發展的目標,也是要到達的終點就是構建一個龐大廣泛的金融服務體系。傳統的金融服務現如今被科學技術日益發展的移動支付所沖擊著,我們就更應該推動傳統的金融服務機構與互聯網這類新形態的科技金融新型金融密切聯系起來,彼此之間相互促進、相互融合。
(三)完善監管體制和征信體系建設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各種各樣的金融創新產品也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了市面上。但是推出的各類金融產品常常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投資者的資金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政法在這個時候應該發揮規范作用,引導普惠金融產品向著合法合規的方向逐步完善。互聯網金融與傳統的金融發展相比存在著一些信任危機。如果監管不到位的話必然會導致信任的缺失,這樣既會對投資者的資金造成一定的風險,也有可能會使得普惠金融難以發展下去。普惠金融的持續穩定的健康發展,除了政府要做好指引作用,完善金融機構監管體制外還應該設立全方面的征信系統。我國在這方面發展還處于弱勢,對居民的征信信息統計還不完善,覆蓋的范圍較少,這就成為了普惠金融發展的障礙。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上的大數據,進行資源融合,逐步形成全社會的征信體制。
三、結語
普惠金融的發展對我國經濟社會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推動著我國市場經濟穩步向前發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提高,更是為普惠金融提供了有利的環境優勢。使得金融服務更加全面高效。與此同時,我國更應重視金融知識的普及,讓更多的人們了解金融,享受到平等的金融服務。政府也要加大監管力度,促進互聯網與普惠金融的密切聯系、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謝紅玫. 新常態背景下普惠金融的必要性、障礙及可行性研究[J]. 西南金融, 2017(11): 1-5.
[2]貝多廣, 張銳. 包容性增長背景下的普惠金融發展戰略[J].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2017(2): 5-12.
[3] 李均鋒, 邱艷芳, 張弘. 普惠金融應用核心原則指引[J]. 金融監管研究, 2017(2): 1-20.
[4]周斌, 毛德勇, 朱桂賓. “互聯網 +”、普惠金融與經濟增長—— — 基于面板數據的 PVAR模型實證檢驗[J]. 財經理論與實踐, 2017, 38(2): 9-16.
[5]藍虹, 穆爭社. 普惠金融的發展實踐及其啟示[J]. 金融與經濟, 2017(8): 76-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