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舒 董陳易
【摘 要】自《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后,中國的飲食文化引發國人的思考,文化的力量是大于美食的,而美食背后隱含的是我國各地區各民族的不同的飲食文化。恭城油茶文化的力量帶動了恭城瑤族自治縣的經濟發展,產業調整升級,旅游業的發展壯大。本文章通過寫恭城油茶的起源,恭城油茶的發展狀況和恭城油茶文化優勢,提出應對恭城油茶文化的發展面臨困難的解決辦法,再提出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策,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民族文化。
【關鍵詞】恭城油茶;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8年,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收錄“恭城油茶制作技藝”。2011年,恭城油茶已獲國家工商標局頒發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證書。“恭城油茶”已成為廣西第一個地方特色小吃,成為了一個地理標志。在廣西地理標志登記處實現了零標記文化遺產的突破。“恭城油茶”已逐漸成為瑤鄉民族飲食文化產業的代表。近幾年來,恭城油茶文化發展迅猛,從恭城本地人民的餐桌走上各大城市的餐館,從桂林恭城瑤族自治縣到廣西的首府南寧,喝恭城油茶的活動在廣西各地悄悄興起了一股熱潮,恭城油茶風靡了整個廣西。
一、恭城油茶的起源
關于恭城油茶的起源,1992年版的《恭城縣志》上面沒有說喝油茶始于何時,只是說恭城縣的居民喜歡喝油茶。但是在當地流傳著許多版本的經典傳說故事。
一是關于乾隆皇帝“爽神湯”的佳話。據說,清朝時,乾隆皇帝出訪江南地區,出訪路線的文武百官不斷的獻殷勤,將所有名貴的,好吃的全呈給乾隆皇上,皇上因吃得太多,胃口便不好,什么東西都不愿意吃,御廚們突然感到恐慌,不知所措,有一位恭城本土御廚突然想起了故鄉的油茶效果,趕緊制作工具,做完一碗恭城油茶給乾隆皇帝,皇帝飲后頓時胃口大開。并大贊恭城油茶為“爽神湯”。
二是關于周渭油茶治病的佳話。根據《桂林風俗》記載,相傳在宋代的時候,有一名御史叫做周渭,他奉旨回恭城老家探親,但是,在將要回京城的時候,天氣變化大,接連好幾天都風氣帶沙,使很多人在這樣的天氣下病倒了。周渭心系群眾,又對醫藥略懂,便將茶葉和生姜混合放油放鹽搗碎,再倒入鍋中加水熬制水沸騰,將煮出的油茶湯趁熱送給病人服用,不料卻產生了出其不意的好的效果,病人的病都好了。從此,大家效仿周渭打油茶的方法來祛風除病,當地人便有了喝油茶的習慣。
這些都是文獻記載的歷史故事,但是當地的老百姓對這些故事深信不疑。恭城油茶的起源也是跟地方飲食文化的形成常常伴著各種各樣的因素。不可忽略的地理因素,恭城地勢特征有一半都是山地,山高林密、雨濕霧重,為了驅疫避瘴,當地居民用茶葉、生姜、大蒜等原料泡制一種茶作飲料,因制作過程中要伴以油鹽來煎炒,故名油茶。消食健胃,祛濕效果明顯,茶葉中含有茶堿,起到調節全身的作用;生姜能祛除寒濕,保暖身體;大蒜百利;花生含有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可補充能量。
二、恭城油茶文化風靡的原因
在廣西各地很多地方都有油茶這種小吃,各地的油茶也有各地的風格。在經過時間的沉淀,品嘗、鑒別、比較之后,恭城油茶就脫穎而出,成為了廣西油茶的的代表。這其中有它的特點和經得起考驗的功效。
(一)恭城油茶有他獨特的功效
首先,恭城油茶可以健胃消食,恭城油茶常與花生仁含有人體必需的脂肪,人體營養豐富的淀粉和蛋白質,可以補充能量。第二、恭城油茶可以驅寒祛濕,油茶里的生姜性味辛溫,歸脾胃心肺經,有祛寒發汗,化痰止咳,止嘔等多種功效。第三,恭城油茶可以提神,茶葉可以清肝火、利尿、提神的功效。第四,恭城油茶可以滋陰壯陽,姜寒溫經,通脈回陽的影響,再配上蔥白,具有增強的通陽的效應,能治陰盛格陽病。第五、恭城油茶能緩解焦慮。茶葉富含鉀、鈣、鎂、錳等礦物質。茶多酚和維生素C具有活血化瘀、預防動脈硬化、增強心臟、緩解痙攣的作用。第六、恭城油茶可以保健抗癌。當茶葉不氧化時,它會保留更多的天然抗氧化劑。一片茶葉會有成百上千的氧化成分。它在某種程度上會起到抗癌的作用。
第七、恭城油茶有美容養顏的功效。茶能加速消耗熱量,特別是脂肪,有助于減肥和瘦身。茶葉中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維生素E等,能消耗自由基,延緩衰老。第八、恭城油茶有清腸減肥的功效。生姜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它能刺激心臟、心臟和血液。它能加速血液流動,促進出汗,消除體內多余熱量,具有解毒、滋補、減肥的作用。第九、恭城油茶可以延年益壽。茶作為恭城茶油的主要成分,充分發揮了食物的作用,使人體陰陽平衡、協調,起到延年益壽的作用。第十、恭城綠茶能預防疾病。大蔥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一定的營養保健功能。它含有揮發性辣素,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當辣素通過汗腺、呼吸道、泌尿系統輕微刺激腺體分泌分泌物時,起到發汗、祛痰、利尿的作用,從而提高機體的抵抗力,防止呼吸道感染疾病。
(二)恭城油茶的相伴小吃多樣
恭城人的油茶餐桌上的粑粑糕點品種多種多樣。恭城人們在喝恭城油茶時,有炒米、麻蛋果、蔥花、炒花生米作為油茶的配料。還有炒水浸粑、炒蓮花粉、糯米粑、船上粑、芋頭粑、蘿卜粑、艾葉粑、燈盞粑等等的恭城特色糕點作為油茶伴侶必定出現在油茶餐桌上。這些香酥甜脆的糕點、各式各樣的粑粑,取得了各地的游客的好評。在相比其他喝油茶的地方,恭城油茶的相伴的小吃是屬于花樣種類最多,質量最好,最有特征,能滿足大眾的口味。
(三)恭城油茶是長壽秘訣
根據現在科學檢測,恭城油茶可以健胃消食,祛濕避瘴,美容養顏,延年益壽,2014年恭城被評為中國長壽之鄉,然而據統計,恭城瑤族自治縣中,全縣29萬人,其中,80歲以上的老人6826人,占總人口的23.54%,90歲以上的老人606人,占總人口2.09%,100歲以上的老人32人,占總人口的0.11%,遠遠高于中國長壽之鄉的評比。在田野調查中,60歲以上的老人基本上每天都會喝油茶。因此,恭城的長壽得益于恭城油茶。
三、恭城油茶文化的影響
恭城油茶的香味特別受到廣西越來越多人的歡迎和喜愛,恭城油茶文化也深深影響著恭城瑤族自治縣的發展。
(一)恭城油茶文化推動恭城旅游業發展
人們常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恭城是桂林的一個縣城,正好繼承了桂林山水風景優美的特點。山水成為發展旅游業的一個做好的基礎。恭城的自然風光有它獨特的特點。既有歷史文化底蘊,也有生態旅游區。有文廟、武廟、周渭祠、湖南會館等歷史遺留下的文化古跡,每年吸引著外縣旅游的游客前來參觀。恭城還有以柿子為主打的紅巖村,以桃花為主的西嶺,休閑農家樂鄧扒等旅客來體驗旅游的時候都可以深入了解恭城油茶等的生態旅游鄉村,游客可以在村莊體驗恭城油茶的制作體驗。
2011年,第九屆桂林恭城桃花節和第一屆桂林恭城茶文化節共同舉行。通過名聲已經很旺的桃花節推出了恭城油茶節,兩個節日一起舉辦便從此開始。重點宣傳恭城油茶文化、強化恭城油茶商業影響力。至2017年,恭城瑤族自治縣已經開展了七屆恭城油茶文化節,文化節的活動以油茶會友,體驗油茶制作技藝,廣交朋友,打響恭城油茶品牌,提高恭城油茶在全廣西省以及全國的知名度,推動恭城旅游業的發展。
(二)恭城油茶文化推動種植業和加工業的發展
隨著恭城油茶的不斷發展,周邊的種植業和加工業也被帶動起來。
為了滿足群眾對恭城油茶的喜愛,恭城人民發動智慧,研制了濃縮油茶。這樣,不管在哪都能輕而易舉的喝到恭城正宗的恭城油茶。恭城油茶濃縮油茶的加工產將罐裝濃縮油茶與炒米、花生一同打包封裝。這種深加工產品能夠讓消費者告別了費時費勁的傳統油茶的制作,只需要用5分鐘的熱水沖泡,就可以喝到熱騰騰的油茶。濃縮油茶解決了遠在他鄉的游子對家鄉的思念家鄉,也是走親訪友的佳品。這樣更加方便的宣傳了恭城油茶。
恭城油茶也帶動種植業的發展。濃縮油茶的不斷發展,對于恭城油茶所需要的原料也是呈現更多更高的要求。這也使原本小農耕耘,自給自足的茶葉生產和生姜生產滿足不了工業化的濃縮油茶的需求。許多的人開辟了生產茶葉的種植園和生產生姜的種植場。推動了恭城縣農業的發展。
(三)恭城油茶文化促進了就業
恭城縣人民在喝油茶的方式上不斷地追求創新,在食用方式上衍生了很多新的吃法,例如:油茶火鍋,油茶魚等新鮮食用方式。濃縮油茶的產生,使得生產濃縮油茶需要更多的工人,大規模的種植茶葉和生姜也需要更多人的工作,這便使得更多的人能從事油茶生產,促進了就業和降低失業的危險。更加值得提的是也可以鼓勵創業,在城市不方便打油茶的地方可以開家恭城油茶館,提供了創業的渠道,實現居民的創業夢想。
四、恭城油茶文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一)恭城油茶文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1.恭城油茶的生產規模不大
目前恭城油茶仍然僅限于自給自足的生產水平,恭城油茶商機有待在開發。大多數種植者只在家門口和田間種植茶葉,仍然處于自給自足狀態,只有少量茶葉出售給市場。雖然油茶不賣,但由于種植和泡茶費時費力,種植技術也是一個難題,村民們很難擴大種植規模。
2.科研力度的投入不夠,恭城油茶的創新發展不好
恭城縣以椪柑,橙子,沙田柚,還有柿子等水果為主要的農業水果產業,對于生產茶葉來說,根本不是本行,算是外行。只是少數居民自己隨意的種些茶樹,對于茶葉的質量也不作要求,茶葉的供應也只是滿足自己家里的打油茶的飲用,有剩余才會拿到市場賣。沒有人來指導生產茶葉,就不會種出大面積的好的茶葉。雖然現在也產生了濃縮油茶的創新模式,但是如果不再開拓創新其他的產品,便會造成產品的滯留,吸引不了游客的購買和嘗試的欲望。
3.宣傳力度不夠,恭城油茶的知名度不夠高
特色文化是文化競爭的核心,打造品牌是對恭城文化的最合適的保護。當前,恭城縣對恭城油茶的宣傳力度不大,不能像桂林米粉,柳州螺螄粉,南寧老友粉那樣做到全國知名度高,缺乏廣告、報刊、書籍等各大媒體的宣傳。網絡是現在最重要的渠道,但是在網絡搜索恭城油茶也是寥寥無幾的信息。宣傳力度不夠,再好的飲食,再好的飲食文化都難以吸引到游客,對恭城的旅游的發展和恭城油茶的傳播都產生阻礙。
(二)恭城油茶文化發展存在問題的解決辦法
1.政府提供政策、資金、技術的支持
一個民族文化的發展,必須得到政府的支持和保護才能得到更高的發展。恭城油茶文化的發展需要得恭城縣政府出臺政策來保護和傳承的民間工藝,政府應發揮帶頭的作用。比如:在茶葉種植戶給予一定的種植補貼,和茶葉種植專家來指導茶葉種植戶的茶葉種植,專業的種植技術指導,能使生產的茶葉能增加產量和提升茶葉質量。政府對個體戶開油茶館給予補貼,減輕創業資金上的壓力,鼓勵支持創業,這樣能更大限的提升恭城油茶商業化的價值。也可以增加恭城地方財政的收入。
2.加強推進恭城油茶文化與恭城生態旅游的結合
將恭城油茶和恭城生態旅游緊密結合在一起,可以促進兩個產業的相互提升和進步。在游客到恭城旅游的同時,能普遍喝到恭城油茶,接觸恭城油茶文化,推動恭城縣的恭城油茶文化的發展。將恭城油茶制作技藝的工具制作成為工藝品,游客購買回家作為紀念,能推進恭城生態旅游的名聲和發展。兩者相結合,恭城縣的經濟發展會取得很高的經濟效益。
3.加大網絡等媒體的宣傳,打響恭城油茶的知名度
現在是“互聯網+”的時代,互聯網遍布全國各地,為了宣傳恭城油茶,傳統的線下宣傳是完全不夠的,線下宣傳有它地理的局限性,宣傳范圍較窄。運用網絡的宣傳,擴大宣傳范圍,制定恭城油茶特色的網站,滿足大眾在不了解恭城油茶時,可以在官網上全面的了解恭城油茶,這樣便可以使群眾辨別市場上一些魚目混珠的恭城油茶。還可以通過制作拍恭城油茶的微電影、音樂劇、紀錄片、還有MV等影視作品來打造關于恭城油茶的視聽盛宴,從而吸引游客的青睞,達到打響恭城油茶知名度的目的。
4.學習其他文化發展的先進模式
學習其他城市打造特色文化的發展模式,借鑒其經驗來促進恭城油茶文化的發展。例如可以參照借鑒桂林旅游模式和陽朔縣的旅游模式,結合特色小吃,打造恭城特色旅游方式。更好的組織策劃“恭城油茶文化節”,將創新文化節活動,宣傳恭城油茶的得優點特色,著重展示瑤族文化和恭城油茶文化,吸引各地游客前來參觀,推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恭城油茶文化。
五、結語
綜上所述,傳承中國非物質保護遺產,將飲食文化的最大力量來促進地區的發展,是現在的一個熱點話題。恭城油茶是由縣民自發產生,又由民間自然傳承,恭城政府的規劃保護,還有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恭城油茶是恭城的代表,必須保護好這份招牌,贏得好的口碑,才能使恭城油茶文化的力量在未來的發揮巨大的潛能,推動恭城經濟、政治、文化的多元發展。也使得恭城油茶能在廣西推廣,到全國推行,使恭城油茶能發揮它獨特的魅力。
【參考文獻】
[1]恭城瑤族自治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恭城縣志[M].廣西人民出版社.1992.
[2]恭城瑤族自治縣瑤族研究學會編.恭城瑤學研究(第十輯)[M].2014.3-27.
[3]石小松,莫模林.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下廣西恭城油茶文化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5(18):18-19.
[4]趙玉崟,陳亮,張濤.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研究——以“恭城油茶制作技藝”為例[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6(22):31-33.
[5]何順.少數民族飲食文化在現代都市中的傳承探討——以廣西桂林恭城油茶為例[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22(05):20-23.
[6]毛墨林. 平地瑤特色飲食“恭城油茶”的歷史與科技探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5.
[7]周品秋. “恭城油茶”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N]. 廣西政協報.2013-07-18(002).
[8]湯世亮. 恭城:弘揚民族民俗文化 助推鄉村旅游發展[N]. 桂林日報,2017-12-13(009).
[9]周巳琦.淺談恭城語言與油茶文化的關系[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34(11):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