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祥亞 何添標 唐妍
【摘要】 目的 探討Epworth嗜睡量表(ESS)聯合家庭便攜式睡眠監測(PM)對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S)的診斷價值。方法 124例疑診為OSAS患者, 均接受ESS和PM以預測OSAS高風險, 并進行整夜多導睡眠監測(PSG), 根據PSG檢測結果將患者分為單純鼾癥組(58例)和OSAS組(66例), 分別比較兩組以及不同程度OSAS患者的ESS評分、體質量指數(BMI)、呼吸紊亂指數(RDI)、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HI), 分析ESS評分、RDI與AHI的相關性。結果 單純鼾癥組患者ESS評分、AHI以及RDI水平明顯低于OSAS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3.903、14.783、13.789, P<0.05)。兩組患者的BMI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733, P>0.05)。66例OSAS患者根據嚴重程度分為輕度32例、中度19例、重度15例。不同程度OSAS患者的ESS評分、AHI及RDI水平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程度OSAS患者的BMI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相關性分析顯示, ESS評分、RDI水平與AHI均呈正相關(r=0.465、0.674, P<0.05)。結論 Epworth嗜睡量表聯合家庭便攜式睡眠監測在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中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 簡明易用, 同時也可作為評估病情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 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Epworth嗜睡量表;家庭便攜式睡眠監測;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成人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2.006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Epworth somnolence scale (ESS) combined with family portable monitoring (PM) for adult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 Methods A total of 124 suspected OSAS patients underwent ESS and PM to predict high risk of OSAS, and they all received all night polysomnography (PSG).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PSG,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imple snoring group
(58 cases) and OSAS group (66 cases). The ESS scores, body mass index (BMI), respiratory disturbance index (RDI) and apnea hypopnea index (AHI)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OSAS patients in different degre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SS score, RDI and AHI was analyzed. Results Simple snoring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ESS score, AHI and RDI level than OSAS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3.903, 14.783, 13.789, P<0.05).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MI level (t=0.733, P>0.05). 66 OSAS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severity into 32 light cases, 19 moderate cases and 15 severe cases.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SS score, AHI and RDI level in OSAS patients in different degrees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MI level in patients in different degrees (P>0.05). According to correlation analysis, ESS score and the level of RDI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HI (r=0.465, 0.674, P<0.05). 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Epworth somnolence scale and family portable monitoring shows high diagnostic value in adult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It is simple and easy to use, and it can also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index to assess the severity of illnes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Epworth somnolence scale; Family portable monitoring;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Adult
OSAS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睡眠狀態下反復出現呼吸暫停和(或)低通氣, 引起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 從而使機體發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的臨床綜合征, 該病可逐漸發展可出現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以及肺部疾患等嚴重并發癥, 尤其是重度OSAS可增加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也越來越受到的重視[1, 2]。PSG是目前診斷OSAS的“金標準”, 但在臨床應用存在一定弊端, 尋找更有效的診斷方法對OSAS患者來說意義重大, 本研究將ESS與PM兩種方式相結合, 評估其診斷OSAS患者的臨床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3月~2017年10月就診本院出現夜間睡眠打鼾的124例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 其中男75例, 女49例, 年齡21~58歲, 平均年齡(39.51±6.28)歲, BMI(body mass index)19~31 kg/m2, 平均BMI(25.54±3.26)kg/m2。
納入標準:①既往未接受過睡眠監測及OSAS相關治療;
②根據2002年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睡眠呼吸疾病組診斷標準[3];③識字、有自主行為能力和認知能力, 能準確回答問卷;④愿意合作, 對本次研究項目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重癥支氣管哮喘患者;②伴有嚴重神經系統疾病及精神障礙者;③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礙者, 如甲狀腺功能減低、肢端肥大癥或聲帶麻痹等。
1. 2 方法 詢問患者病史及常規進行體格檢查, 并由專人詢問患者的相關癥狀。依次進行以下檢查。
1. 2. 1 PSG 對每例患者進行整夜多導睡眠圖檢查, 以YH-2000A多導睡眠監測儀(北京怡和嘉業技術研究中心生產)對所有患者進行至少7 h的夜間PSG, 包括腦電圖、眼電圖等相關檢測, 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AASM)手冊中的睡眠和相關標準對數據進行人工手動分析, 計算AHI值, 即是每小時睡眠發生呼吸暫停及低通氣的次數, 最后根據OSAHS診治指南作出是否OSAS的診斷。根據PSG檢測結果將患者分為單純鼾癥組(58例)和OSAS組(66例)。
1. 2. 2 PM 采用北京怡和嘉業技術研究中心生產的便攜式睡眠呼吸監測設備(3型PM)對患者進行監測, 記錄胸腹呼吸運動、鼻呼吸氣流、心率、血氧飽和度(SpO2)以及氧飽和度, 并對數據進行人工手動分析, 以RDI(respiratory disturbance index)為診斷OSAS依據[4], 指監測時間內每小時發生呼吸暫停和低通氣指數>5次。
1. 2. 3 ESS 根據患者在以下情況是否有打瞌睡的可能性:①看書時;②看電視時;③在電影院、講堂等公共場所靜坐不動時;④長途跋涉, 坐車時;⑤與人交談時;⑥飯后休息時(未飲酒);⑦午后短暫靜臥;⑧開車等紅綠燈間隙。每個條目回答“從不”、“很少”、“有時”、“經常”者分別計0、1、2或3分, 計分范圍0~24分, 總分≥9分被認為具有OSAS風險[5]。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單純鼾癥與OSAS的評判標準:將AHI≥5判定為OSAS, <5為單純鼾癥[6]。②OSAS病情程度的分級:按AHI及最低血氧飽和度(LSaO2)程度分為3 級, 5≤AHI≤20及LSaO2>85%為輕度, 2040及LSaO2<80%為重度[7]。③嗜睡程度判定:ESS滿分24分, <5分為正常, 5~9分為輕度, 10~15分為中度, 16~24分為重度[8]。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 多組間對比采用方差分析, 以F值計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相關采用Spearman相關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單純鼾癥組和OSAS組患者ESS評分、BMI、AHI以及RDI水平比較 單純鼾癥組患者ESS評分、AHI以及RDI水平明顯低于OSAS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BMI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不同程度OSAS患者ESS評分、BMI、AHI以及RDI水平比較 66例OSAS患者根據嚴重程度分為輕度32例、中度19例、重度15例。不同程度OSAS患者的ESS評分、AHI及RDI水平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程度OSAS患者的BMI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ESS評分、RDI與AHI相關性分析 經相關性分析顯示, ESS評分、RDI水平與AHI均呈正相關(r=0.465、0.674, P<0.05)。見表3。
3 討論
OSAS是當代城市中較為普遍且流行的一種病癥, 同時也是多種慢性疾病的主要誘因, 可發生于大量潛在患者中, 統計顯示[9], 1993年報道30~60歲人群OSAS患病率為2%~4%, 而在冰島, 40~65歲OSAS患病率達到43.1%, 無論在何處OSAS發病率均呈明顯升高的趨勢。在OSAS患者
中, 以白天嗜睡為突出癥狀之一, 此類患者由于上氣道反復塌陷、阻塞, 出現呼吸暫停、低通氣現象, 即“打呼嚕”[10]。由于OSAS患者可反復發生低氧血癥以及高碳酸血癥、神經內分泌改變, 將損害患者全身各系統, 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11]。研究顯示[12], 對OSAS患者通過早期診斷及早期干預, 可以獲得較好的預后。
以往傳統診斷以PSG監測技術為OSAS的“金標準”, 但存在使用方法復雜、費用昂貴等不足之處, 對于在睡眠監測中心完成標準PSG監測是個嚴重挑戰, 顯然不能滿足臨床診斷需要, 加上PSG 技術尚未在基層醫院獲廣泛開展, 使得大量已合并多種慢性疾病的OSAS患者未能得到及時有效治療, 需要探討更簡便有效的檢測診斷方
法[13, 14]。
本研究采用ESS聯合PM對OSAS患者進行檢測, 結果顯示:單純鼾癥組患者ESS評分、AHI以及RDI水平明顯低于OSAS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調查不同程度OSAS患者相關指標發現, 輕、中、重度OSAS患者的ESS評分、AHI以及RDI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OSAS病情越重, ESS評分、AHI以及RDI數值呈逐漸增加趨勢, 且ESS評分、RDI次數與AHI均呈正相關。ESS是一種用于評估主觀嗜睡程度的調查問卷表, 根據總的得分評價患者白天嗜睡嚴重程度。ESS評分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不同嚴重程度的OSAS夜間睡眠情況, 但僅能作為篩選的OSAS指標和反映該病的嚴重程度, 不能作為其主要診斷工具;PM是一種客觀的睡眠監測方法, 其與常規PSG監測比較, 所需費用明顯更低, 且安裝簡單, 能夠準確計算出呼吸事件相關指數, 與ESS聯合應用能夠準確反映OSAS病情, 達到早期篩查的目的[15]。
綜上所述, 采用Epworth嗜睡量表聯合家庭便攜式睡眠監測診斷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相對于標準PSG監測省時、省力、費用低廉, 對評估病情的嚴重程度有一定價值, 易于在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小軼, 徐文, 楊慶文, 等. Epworth嗜睡量表聯合家庭便攜式睡眠監測診斷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2017, 24(8):417-421.
[2] 張貽濤, 周圓明, 佘曉龍, 等. Epworth嗜睡量表和STOP—Bang問卷篩查OSAHS患者的比較. 國際呼吸雜志, 2015, 35(21):
1637-1640.
[3] 陳曦, 章榕, 王洪洪, 等. Epworth嗜睡量表和微覺醒指數在單純鼾癥患者病情評估的價值. 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 2017, 31(1):38-40.
[4] 龔為群, 閻萍, 楊世權, 等. Epworth嗜睡量表聯合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在不同程度鼻源性OSAHS患者中的臨床應用. 重慶醫學, 2016, 45(32):4549-4551.
[5] 邵俊濤, 吳曉華, 鄭晶晶, 等. 不同肥胖指標與妊娠晚期孕婦Epworth嗜睡量表評分相關性分析. 河北醫藥, 2017, 39(3):442-444.
[6] 孫晉淵, 郭雪君, 劉松, 等. 中、重度OSAHS患者白天嗜睡、睡眠質量及心理抑郁情況的量表分析. 國際呼吸雜志, 2016, 36(23):1800-1803.
[7] 鄧銳, 饒雋, 李怡, 等. 夜間血氧飽和度監測聯合STOP-bang問卷、Epworth嗜睡量表在心血管疾病中篩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應用.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 2017, 14(6):236-238.
[8] 尤青海, 牛成成, 賈丹, 等. STOP-Bang問卷及Epworth嗜睡評分預測OSAHS及與睡眠相關性研究. 臨床肺科雜志, 2017, 22(4):638-640.
[9] 葉繼倫, 杜風玲, 張旭, 等. 便攜式微型睡眠監測系統的設計及應用. 中國醫療器械雜志, 2015, 39(3):162-165.
[10] 蘇苗賞, 俞晨藝, 張淵博, 等. 便攜式睡眠監測診斷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臨床價值. 中華兒科雜志, 2015, 53(11):
845-849.
[11] 王瓊, 李慶云. 便攜式睡眠監測可逐步代替傳統多導睡眠監測用于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診斷.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14, 37(12):946-947.
[12] 彭易坤, 胡德峰, 吳欣華, 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雙側鼻腔擴容術前后鼻腔通氣程度主客觀的變化. 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5, 36(6):952-955.
[13] Lin HS, Rowley JA, Folbe AJ, et al. 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 for treatment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factors predicting surgical response. Laryngoscope, 2015, 125(4):1013-1020.
[14] Shi S, Xia Y, Chen S,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al/MHC changes in upper airway palatopharyngeal muscle morphology an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European Archives of Oto-Rhino-Laryngology, 2014, 271(1):109-116.
[15] 潘鳳錦, 劉建紅, 謝宇萍, 等. 廣西地區中年打鼾者簡單三參數篩查OSAHS的多中心研究. 中華醫學雜志, 2015, 95(2):100-105.
[收稿日期:2018-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