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遠平
【摘要】 目的 分析布比卡因復合芬太尼腰硬聯合麻醉對剖宮產產婦的麻醉效果及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方法 100例單胎、足月剖宮產產婦,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50例。兩組產婦均進行腰麻, 對照組采用10 mg布比卡因進行麻醉, 觀察組采用6 mg布比卡因+20 mg芬太尼進行麻醉。比較兩組麻醉效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麻醉前(T1)、麻醉后3 min(T2)、麻醉后10 min(T3)、麻醉后
15 min(T4)、麻醉后30 min(T5)、結束手術時(T6)血流動力學指標。結果 兩組產婦T1~T6各時期心
率(HR)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T2~T6時, 對照組產婦平均動脈壓(MAP)低于觀察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麻醉優良率96%與對照組的9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產婦術后瘙癢、惡心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寒戰、低血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布比卡因復合芬太尼腰硬聯合麻醉對剖宮產產婦的麻醉效果顯
著, 能夠有效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 值得推廣。
【關鍵詞】 布比卡因;芬太尼;腰硬聯合麻醉;剖宮產;麻醉效果;血流動力學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2.074
剖宮產術最常用的麻醉方式為腰硬聯合麻醉, 具有肌松效果好、阻滯完全以及麻醉起效快等諸多優點, 并且能夠連續進行硬膜外阻滯[1-3]。通常情況下, 麻醉過程中應用常規腰麻藥物會促使患者出現呼吸困難、嘔吐、惡心以及低血壓等各種不良反應, 產婦表現得更為明顯。布比卡因屬于長效酰胺類局部麻醉藥的一種, 通常將其應用于蛛網膜下腔阻滯中[4-7]。本研究針對布比卡因復合芬太尼腰硬聯合麻醉對剖宮產產婦的麻醉效果、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進行了探究,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12月于本院分娩100例單胎、足月剖宮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 ASAⅠ~Ⅱ級,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50例。觀察組產婦平均年齡(25.01±6.12)歲。對照組產婦平均年齡(25.05±6.08)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所有產婦均在自愿情況下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不愿參與研究者;主動脈瓣關閉不全者;凝血功能障礙者;頻發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者;胎兒宮內窘迫者;先兆子癇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壓者。
1. 2 方法 手術開展前30 min給予產婦0.5 mg阿托品肌內注射, 進入手術室后給予其常規吸氧, 對血氧飽和度(SpO2)、心電圖(ECG)以及呼吸頻率(BP)等進行嚴密監測, 為其建立起靜脈輸液通路, 輸注10 ml/(kg·h)復方乳酸鈉之后, 對其進行擴容處理。指導產婦采取左側臥位, 對手術鋪巾進行常規消毒處理, 采用25G/16G腰硬聯合穿刺針在L2~3間隙進行穿刺, 成功完成硬膜外穿刺之后, 將腰穿針置入, 將針孔對準頭側, 觀察到流出腦脊液之后, 給予對照組產婦注入10 mg布比卡因;給予觀察組產婦注入6 mg布比卡因與
20 μg芬太尼的混合液, 一共1.6 ml, 控制注藥時間在10~20 s。兩組產婦完成注藥操作之后, 在其頭側將3.5 cm的硬膜外導管置入。指導產婦取仰臥位, 并且向左傾斜15°, 將麻醉平面調整到T6~T8, 如果麻醉平面不能有效滿足手術要求, 則要在硬膜外給予其補充2%的利多卡因。在整個麻醉過程和手術過程中, 要給予產婦開放式面罩吸氧, 5 L/min。
1. 3 觀察指標 ①對兩組產婦T1、T2、T3、T4、T5、T6的HR、MAP進行對比分析。②對比兩組產婦的麻醉效果, 將其分為優、良、差三個標準:切皮時出現明顯痛感, 手術過程中有明顯牽拉疼痛感出現, 需要對其進行靜脈輔助用藥或者硬膜外用藥為差;切皮時沒有痛感出現, 獲得稍差的肌松效果, 出現輕度牽拉感, 只需要少量輔助用藥或者不需要輔助用藥為良;切皮時沒有痛感出現, 獲得滿意的肌松效果, 不需要輔助用藥為優。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③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血流動力學 ①HR:觀察組T1、T2、T3、T4、T5、T6分別為(87.62±10.02)、(83.45±6.92)、(80.05±7.69)、(76.25±
11.29)、(78.68±9.26)、(80.65±8.63)次/min;對照組T1、T2、T3、T4、T5、T6分別為(88.02±12.65)、(82.72±7.83)、(78.52±
9.25)、(76.32±9.78)、(80.85±6.79)、(79.32±9.16)次/min。②MAP:觀察組T1、T2、T3、T4、T5、T6分別為(90.12±10.62)、(87.13±7.53)、(86.89±8.06)、(86.45±9.29)、(87.15±7.46)、(89.46±7.68)mm Hg(1 mm Hg=0.133 kPa);對照組T1、T2、T3、T4、T5、T6分別為(88.79±10.56)、(68.36±9.19)、(69.56±
8.56)、(70.68±7.29)、(73.36±9.09)、(76.35±8.66)mm Hg。兩組產婦T1~T6各時期HR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T2~T6時, 對照組產婦MAP低于觀察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麻醉效果 觀察組優36例, 良12例, 差2例, 麻醉優良率為96%;對照組優35例, 良10例, 差5例, 麻醉優良率為90%。觀察組產婦麻醉優良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 3 不良反應 觀察組術后瘙癢2例(4%), 低血壓1例(2%), 寒戰1例(2%), 惡心2例(4%);對照組術后瘙癢3例(6%), 低血壓18例(36%), 寒戰25例(50%), 惡心3例(6%)。兩組產婦術后瘙癢、惡心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寒戰、低血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剖宮產在臨床上十分常見, 屬于分娩方式的一種, 為了充分保障母嬰安全, 選擇一種科學合理的分娩方式是十分必要的。雖然腰麻已經成為產科醫生和麻醉醫師的共識, 但是考慮到該麻醉方容易促使產婦出現惡心嘔吐、低血壓等現象, 所以在應用過程中受到了一定限制[8-10]。本研究在對剖宮產進行麻醉的額過程中, 對其血流動力學進行了嚴密監測, 在此基礎上與產婦體重、身高、年齡等信息進行結合, 便能夠將其特定血管順應性確定, 將產婦血流動力學變化情況準確反映出來, 以此來為其治療提供科學合理的指導。通過對常規劑量布比卡因、小劑量布比卡因復合芬太尼在剖宮產產婦腰硬聯合麻醉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究, 結果顯示, 常規劑量布比卡因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產婦的心輸出量, 降低其MAP, 提高低血壓發生率, 而采用小劑量布比卡因復合芬太尼之后, 不會嚴重影響產婦的心輸出量, 能夠促使其血流動力學維持在穩定狀態, 麻醉效果也與常規劑量的布比卡因相當。由此可充分看出, 小劑量布比卡因復合芬太尼腰硬聯合麻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將局部麻醉用藥劑量、神經阻滯范圍減小, 促使血管擴張程度減輕, 對血流動力學穩定性進行有效維護, 還能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對新生兒也不會產生影響。
綜上所述, 布比卡因復合芬太尼腰硬聯合麻醉對剖宮產產婦的麻醉效果顯著, 能夠有效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 臨床推廣價值顯著。
參考文獻
[1] 王永萬, 朱家軍, 項續強, 等.布比卡因復合芬太尼腰-硬聯合麻醉在剖宮產手術中的應用.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5, 19(24):
128-129.
[2] 唐承銀, 李秀滿.小劑量布比卡因復合芬太尼腰-硬聯合麻醉在二次剖宮產手術中的臨床應用.吉林醫學, 2016, 37(9):2157- 2159.
[3] 馬平康, 王詩語, 石小龍, 等.小劑量布比卡因復合芬太尼腰-硬聯合麻醉用于急診剖宮產術效果分析.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7, 23(6):145-146.
[4] 宋杏麗, 張衛.小劑量布比卡因復合芬太尼腰硬聯合麻醉在急診剖宮產的臨床應用.長治醫學院學報, 2017, 31(3):201-203.
[5] 喬偉, 張法勇.小劑量布比卡因復合芬太尼腰-硬聯合麻醉在剖宮產手術中的臨床應用.徐州醫學院學報, 2014, 34(12):855- 857.
[6] 楊沖鋒.小劑量布比卡因復合芬太尼腰硬聯合麻醉在急診剖宮產中的應用效果.基層醫學論壇, 2016, 20(22):3076-3077.
[7] 彭麗, 朱云峰, 勞誠毅, 等.鞘內注射調整量布比卡因復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剖宮產的臨床觀察.中國婦幼保健, 2014, 29(28):4676-4679.
[8] 孟慶朝, 唐楠, 杜平均, 等.布比卡因復合小劑量芬太尼腰麻對剖宮產的麻醉效果及不良事件的影響.中國保健營養, 2016, 26(31):121.
[9] 謝斌.布比卡因復合芬太尼腰-硬聯合麻醉用于剖宮產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研究.四川醫學, 2016, 37(6):654-657.
[10] 劉永彬, 丁冠男.低劑量布比卡因聯合芬太尼腰麻在剖宮產術中的應用.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6, 15(7):708-711.
[收稿日期:2018-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