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平
摘要:《紅樓夢》是中國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紅豆詞》是賈寶玉的唱詞,表達了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劉雪庵對這首詞譜寫了樂曲,進行了歌曲創作。當時正處于中國內戰時期,日本帝國主義要侵略中國,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劉雪庵作為學校的學生,通過創作《紅豆詞》這首歌曲表達自己情感。《紅豆詞》是蘊含著中國傳統思想的優秀歌曲,也是創作者用藝術形式表達自己對當時中國社會的憂慮。歌唱者在中國藝術歌曲學習和訓練中,以這首歌曲為范本,可以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本文針對歌曲《紅豆詞》作品分析及藝術處理進行研究。
關鍵詞:歌曲;《紅豆詞》;作品分析;藝術處理
中圖分類號:J614;J6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6-0059-02
一、引言
《紅樓夢》中有賈寶玉唱的《紅豆詞》。劉雪庵將這首詞編寫為中國藝術歌曲,成為了一首歌頌賈寶玉和林黛玉愛情的歌曲。劉雪庵在學校的時候創作了《紅豆詞》的旋律。在戰亂的社會背景下,劉雪庵用這種方式表達了自己對國家的憂思。直到“九一八”事變,劉雪庵在創作歌曲的風格上發生了改變,從原有的抒情歌曲轉變為激情澎湃的歌曲。所以,《紅豆詞》可謂是劉雪庵歌曲創作風格的分水嶺。這首歌曲保留了劉雪庵早期的創作風格,充滿了浪漫的風格,旋律悠揚,充滿了藝術美感。在《紅豆詞》歌曲中,曹雪芹的創作意圖從中可以體會得到,也是對當時社會環境的述說。劉雪庵采用這種借歌曲抒情的方法,表達了面對國難而心中充滿了哀愁之情。
二、《紅豆詞》的創作背景
《紅豆詞》的創作者劉雪庵是中國二十世紀30年代的音樂教育家、作曲家黃自的學生。劉雪庵所創作的作品以歌曲為主,歌曲的種類很多,除了藝術歌曲之外,還包括兒童歌曲、流行歌曲、抗戰歌曲、鋼琴曲等等。《紅豆詞》是劉雪庵早期創作的作品。劉雪庵所創作的藝術歌曲并不多,《紅豆詞》是其中的一首。劉雪庵所創作的這首主題曲與《紅樓夢》中的《紅豆曲》的樂曲不相同,但是歌詞是完全相同的。大觀園中的女兒們都仿佛是悲劇的縮影一樣,在那樣的社會中卻都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賈寶玉在這首詞中表達了自己對這些女子的命運的感嘆,特別是賈寶玉的心里愛慕著林黛玉,對心愛的人用這種方式表達了自己對林黛玉的感情,相思之苦盡在其中。《紅豆曲》從一個側面表達了癡情兒女的相思之情,從側面也表達了賈寶玉苦愁之心。
《紅豆曲》是賈寶玉在以此的酒席間即興唱的,當賈府被查抄之后,《紅豆曲》就再一次奏響了,這就說明賈寶玉在唱這首詞的時候,是帶有預示作用的,說明賈府將逐漸走向衰亡。所以,這首詞在《紅樓夢》中起到了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賈寶玉用這種方式的表達了對大觀園女子的感嘆;另一方面是對賈府將要敗落的暗示,從側面道出對世間事的無常充滿了感慨,也是力不從心的體現。
二十世紀的30年代,中國正處內戰的時期,日本帝國主義要侵略中國,爆發了“九一八”事變后,國家就已經逐漸破敗了。劉雪庵看到當時動亂的社會,整個的民族都危在旦夕,借助《紅豆詞》歌曲的創作,表達了自己的心境。這首歌曲就仿佛是吶喊一樣,將民族所受到的屈辱和無奈都表達了出來,同時也是劉雪庵用這種方式對苦痛之情的抒發。
三、歌曲《紅豆詞》分析
曹雪芹創作的《紅樓夢》中有《紅豆詞》,其中的歌詞都是表達了愛情的詞。在中國古代,“紅豆”所表達的是相思之情,賈寶玉就是借物思人。
中國的唐代詩人王維就創作有《紅豆》的詩歌,其中“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就是借助紅豆表達對愛人的相似。《紅豆詞》中,“紅豆”被比作是眼淚,而且是紅色的眼淚,眼淚一顆一顆地,就宛如是紅豆,體現了年輕兒女的相思之情。
在《紅豆詞》中,“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是歌詞的第一句,直接將歌曲的主題表達出來,帶動整個的歌曲將愛情的涵義更深層次體現,以抒情的方式激發起情感。《紅樓夢》中,“淚”字出現的次數并不多。
有人說,《紅樓夢》作為一本巨著,里面充滿了“血淚史”,是將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貫穿于其中。
在《紅樓夢》中,第一回為“還淚之說”,其中有“淚”;在第九十八回為“苦絳珠魂歸離恨天”,其中有“淚”。整個的作品首尾照應,林黛玉的一生中都沒有離開淚水。
愛人愛得深沉而產生了相思之情,轉化為淚水,就宛如是春天的柳樹和花朵一樣,循環往復,持續不斷。因為有了愛情,各種相思的狀態就從歌詞中體現出來,“睡不穩”,也“開不完”,“咽不下”,也“忘不了”,結果是到了難以割舍的地步。
“隱隱青山,悠悠綠水”,災情無窮無盡,就好像很難收復一樣。這種相思之苦就非常令人無奈,就好像是一江春水一樣,不斷地流淌,從側面透露創作者的憂傷的心境。
《紅豆詞》是五聲羽調式,帶有小調色彩,曲式結構為單二部曲式。劉雪庵創作藝術歌曲的特點體現了出來,就是將中國傳統調式充分利用起來,結合使用西洋作曲的技術手法,整個的歌曲旋律并不復雜,但是動人心弦,配合使用具有古典韻味的調式,就使得吟唱以吟誦的方式展開,將中國傳統的愛情觀中的那種含蓄的美表達出來。
進入到個歌曲的尾聲,兩樂句與歌曲首句相呼應,整個的歌曲非常和諧統一。整個歌曲中都沉浸著感情,這種傷感體現得非常的含蓄,但是,這種情感并不是愛恨情仇,其中還蘊含著創作者對當時國家社會境況的愁苦,這種傷害在《紅豆詞》這首歌曲中表達得淋漓盡致。
四、歌曲《紅豆詞》的藝術處理
《紅豆詞》以“愁緒”為主的愛情歌曲,經過藝術處理后,使得歌曲的內涵更為豐富,劉雪庵對《紅豆詞》的理解和從主觀情感上的延伸都體現其中,所以,整個歌曲都控制得非常好,力度不是很強,而且還與藝術歌曲的審美相符合。在演唱的時候,要正確地情感表達,就不能如演唱詠嘆調一樣,而是要將相思之情表達出來,“苦”融入到整首歌曲中。
行板是歌曲速度的標記,對于歌曲的演唱速度不可以隨意地改變,而是要作出調整,但是,整個的歌曲要藝術化表達,就要保持基本的基調。如果歌曲的速度減慢,首歌就會給人以冗長的感覺,使得相似的情感就變得憂怨了;如果歌曲的速度太快,中國古典詩詞誦唱特點就無法正確表達出來。
在進行藝術歌曲的演唱中,要做到氣息均勻,聲音要連貫。在演唱《紅豆詞》的時候,就要注意斷句的位置要聲斷氣不斷,氣的進出要輕,做到自然連接。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是歌曲的前兩句,其中蘊含著不盡的傷感,雖然其中有“血淚”,但是,在演唱中,不可以過于對血與淚的戲劇性進行強調,而是要注意將內心的憂傷抒出來,用于表達相思之情。
在歌曲中,休止之處有很多,可以確保時值不會隨意地拉長。“如睡不穩,忘不了展不開眉頭,挨不明更漏。”的后面就要休止,不可以將尾音拉長,用于恰當地表達年輕兒女相思的煩悶。
尾句也體現了“血淚”,與首句吻合,做到了首尾呼應。
五、結語
綜上所述,《紅豆詞》是《紅樓夢》中賈寶玉唱的詞,劉雪庵對這個詞作曲,創作為中國藝術歌曲。《紅豆詞》是愛情頌歌,劉雪庵創作這首歌曲的時候,還是在校期間,為其早期創作的音樂作品。《紅豆詞》的樂曲中蘊含吶喊,也透露著哀怨之情,其中將曹雪芹的創作意圖表達出來。劉雪庵借著歌曲抒情,將自己的情感終貫穿于其中,特別是歌曲的最后兩樂句,做到了首尾呼應,相思之情得藝術化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