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雅婷
摘 要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外企業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這就對當代企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際規則下的各類管理體系和規范廣泛實施應用,為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供了一種有效的途徑,符合企業實際的管理體系應用,不僅會為企業節約資源、提高企業經濟效率,甚至會為企業在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競爭環境中拔得頭籌、占據先機。質量管理體系和內部控制作為國內外運用最為廣泛的管理體系和規范,為企業管理提供了最經濟實用的管理工具。如何合理有效地將這兩種工具融合在一起,就成了企業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進行管理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本文基于這一點,簡要探討質量管理體系與內部控制的融合應用,以期為現代企業管理這一課題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建議。
關鍵詞 質量管理體系 內控控制 融合應用
一、質量管理體系的應用和發展現狀
質量管理體系是在經歷了質量檢驗、統計質量控制、全面質量管理三個階段后,由國際標準化組織統一制定并且在全球范圍內通用的規范標準。企業按照該標準的要求制定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質量管理文件,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質量由具備能力的第三方認證機構按照標準進行認證,從而為企業在復雜多變的競爭環境中贏得先機。
現行的GB/T19001-2016/ISO9001 -2015版質量管理體系要求與以往ISO 9001標準相比,更加突出了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強調了產品和服務的差異性,使得標準的適用性更為廣泛;“過程方法+PDCA+基于風險的思維”的管理思想應用,更能夠深入持續地把脈企業質量管理工作。因此,新版質量管理體系在企業中的有效應用不僅能夠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也能夠提升企業整體績效水平,為企業贏得先機。
二、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簡述
目前,我國的內部控制規范在借鑒國際先進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同時,沒有忽略中國的具體國情,做到了與我國的實際國情相結合,由此融合而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內部控制規范。企業根據自身發展實際,按照該規范的要求,建立起了一套適應企業內部控制的管理制度。通過建立企業內部控制,使企業的資源達到優化整合。近幾年,隨著企業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借助信息技術這一輔助工具,健全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已經成為企業合規合法經營的重要保障。
三、內控管理體系與質量管理體系的融合應用
盡管質量管理體系和內部控制之間存在差異,彼此之間關注焦點也不相同,但這兩個體系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這種相關性為兩個系統的融合提供了現實基礎。
首先,兩個管理體系目標一致,即都是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從而提升企業的贏利能力。有相同的目標,即使各自關注點有所側重,也只是兩個體系在不同方向的精耕細作。企業可以通過任命統一管理者的方式,由該管理者來統籌協調安排,能消除企業管理中的混亂和工作方針上的分歧,從而極大地提高效率、節省資源;也可以通過設置綜合管理部門的模式,把質量管理體系和內部控制管理人員并入該部門,明確把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及內部控制工作職責作為該部門的職責,由其統一對企業的管理制度、業務流程進行梳理,從而形成適合兩個體系的綜合性管理文件。基于統一的領導及管理部門,在對兩個體系開展內部審核工作時,即便質量管理體系審核人員與內部控制審核人員專業不同,對彼此業務不熟悉,但作為統一部門集中工作,溝通順暢,能夠為兩個體系的控制、審核及改進提供便利,也能避免其他部門不必要的重復性工作,企業的工作效率會得到顯著提高。
其次,質量管理體系和內部控制過程的關聯性為體系融合提供了符合實際的可行性,企業制度又是對其管理活動過程的體現,而制度文件的融合便是兩個體系融合工作首先要完成的。質量管理體系對成文信息提出了要求,在編制企業文件的過程中,可以考慮按照標準格式要求編寫,把內部控制框架中適當的內容引入文件中,在內部控制手冊中對控制點引出的文件進行標識,使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與內部控制文件一一呼應,保證文件的可靠性。
再次,風險管理的思維方法成為兩個體系融合的契合點。2015版質量管理體系中更加關注風險和機遇,明確提出“應對風險和機遇的措施”,并提出“基于風險的思維”的過程方法,這與內部控制管理體系中“風險評估”的管理過程相一致。因此,可以考慮把質量管理體系中的風險管理工作按照風險標準更高的內部控制要求進行過程管控,從而更加突出體系融合的“融”字效應。
四、結語
內控管理體系和質量管理體系都是企業管理不可缺少的手段,都是滿足企業生存發展需要的基礎管理活動。質量管理體系是內控管理體系的堅實基礎,而內控管理體系又是質量管理體系實施的保證。二者既有區別,又相通相融,相輔相成。融合應用質量管理體系與內控管理體系,有利于提高企業管理效率,降低成本,節約資源,降低企業風險,促進企業持續健康地發展。
(作者單位為中國石油東北化工銷售公司)
參考文獻
[1]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講解[Z].財政部會計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