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禮 黃正憲 溫建軍
摘要:當前,嚴峻的社會現實需要合法、有效的反徒手襲警手段,而傳統太極技法具有變被動為主動、制服徒手襲警者、制止其徒手襲警行為,易學易練、更易運用等反徒手襲警實戰之特征。因此,反徒手襲警實訓中引入傳統太極技法是可行的。
關鍵詞:傳統太極技法 反徒手襲警 實訓
中圖分類號:G80-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3(a)-0181-02
1 問題的提出
1.1 基層警察被襲的嚴峻現實需要合法有效的反徒手襲警手段
據統計,自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國平均每天發生1.3起襲警事件,即每18小時就有一起事件發生。其中,2015年全年經過媒體報道的暴力襲警案件共計379起,月均發案30余起;2016年上半年就發生了321起,月均發案近60起,發生率成倍增長。從73起編碼事件的襲警手段來看,暴力化傾向突出,其中38.4%的襲擊者推搡打罵或拳打腳踢;另有1.3%的襲擊者駕車沖撞、拖行。從襲警的方式占比中可以看出,以徒手方式襲警的占比較大,而且有上升的趨勢。如何應對38.4%的徒手襲警者,是擺在基層警察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1.2 基層防衛控制實訓中反徒手襲警的理念、內容存在偏差
目前,基層警察防衛控制實訓內容均為在暗捕的前提下,以主動出擊和主動抓捕的形式來安排的,僅有的徒手攻防訓練仍然以競技散打比賽的意識、情景和技術規則為內容來進行,由此,警察主動攻擊意識得到了固化,進而造成遇徒手襲擊時,無法應對,不知如何變被動為主動予以反襲而傷亡。至于警察遇拿控后,如何進行反拿控方面,也只停留在解脫后拉開安全距離階段。
2 核心概念界定
2.1 徒手襲警與反徒手襲警
襲警是以威脅、暴力等手段阻礙警察履行職責的行為。包括徒手襲警、持械襲警、持槍襲警等,其中徒手襲警占比較大。徒手襲警是以徒手之方式,威脅施暴于警察,阻礙警察履行職責的行為。以拍打、推搡、抓撓、拉扯、摟抱、拳打腳踢和摔拿警察為表現形式,具有突然性、主動性、無序性、非法性和實戰性。
2.2 傳統太極技法
傳統太極技法是以太極陰陽學、儒學和道學為內核,以導引吐納和經絡運行為體,以招式為用的技擊方法,技擊是其靈魂。以柔濟剛、以靜待動、以退為進、以小制大、以手慢讓手快是其應用之道。掤、捋、擠、按、采、挒、肘、靠是其表現形式,具有自然性、被動性、有序性、柔緩性和實戰性。
3 傳統太極技法引入到反徒手襲警實訓中的可行性
3.1 傳統太極技法與反徒手襲警的理念一致
傳統太極技法的戰術理念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強調的是被動應對來襲者,即所謂的“我守我疆,不卑不亢”,“彼不動,己不動”。但是,如果襲擊者不聽勸阻,執意攻擊,被襲擊者將變被動為主動,即所謂“彼微動,己先動”,運用掤、捋、擠、按、采、挒、肘、靠之技法,依其變,順其勢,借其力,化其力,化打合一的太極功法應對來襲者,以其人之力還治其人之身,制服襲擊者。
3.2 傳統太極技法的攻防含義適于反徒手襲警
打手歌云“掤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合即出,沾連粘隨不丟頂。”傳統太極技法的每一招式都具有攻防含義,是集化引拿發、化打擒摔為一體的技擊方法體系。其在身法上強調中正安舒;在勁路上表現為剛柔、輕重、長短、明暗等力量的互補;在招式上講究收放、開合、動靜、虛實結合,體用兼備。因此,傳統太極技法更適合反徒手襲警實戰之需。
4 適合反徒手襲警的傳統太極技法
4.1 攬雀尾
警察自然站立,當襲警者用右手直線襲擊警察面部、胸部時,被襲警察以左腳為軸右腳背步,以右手臂掤住其右前臂,同時旋臂采其腕,左手采其肘向自身右后下方轉體捋帶發放出去,與其拉開安全距離。如未發放出去,則左腳上步順其勢、借其力向前擠按將其發放出去,再次拉開安全距離。如再未發放出去,則上步近身采腕按肘,使其成俯臥,跪其肩、折其腕得以制服。
4.2 云手
警察自然站立,當襲警者用右手斜線或直線襲擊警察頭部或肩部時,被襲警察左腳斜前上步,以左手臂掤住其右前臂,同時旋臂向自身右下方捋帶交于右手,并以左腳為軸右腳背步,以右手從其腋下采住其右上臂內外側,繼續轉體捋帶發放出去,與其拉開安全距離。如未發放出去,則左腳上步,順其勢、借其力向前擠按將其發放出去,再次拉開安全距離。如再未發放出去,則上步近身采腕按肘,使其成俯臥跪其肩折其腕得以制服。
4.3 十字手
警察自然站立,當襲警者用右手直線或斜線襲擊警察面部或胸部時,被襲警察左腳斜前上步,同時兩手前臂交叉掌心向外掤住其右前臂,并旋臂右手采其腕、左手采其肘,向自身右后下方轉體捋帶發放出去,與其拉開安全距離。如未發放出去,則左腳上步順其勢、借其力向前擠按將其發放出去,再次拉開安全距離。如再未發放出去,則上步近身采腕按肘,使其成俯臥跪其肩折其腕得以制服。
5 訓練程序
5.1 講解與示范
運用講解示范法讓受訓基層警察理解傳統太極身法、步法、手法的形式、作用與要求,用身體練習法掌握之,力爭做到身法上立身中正、上下相隨、虛實轉換;步法上,進步退步“足隨手”、左右側步背步“手隨足”;手法上,掌捋、拳擊鉤手擒。
5.2 練習與糾錯
遵循運動技能形成規律,運用身體練習法和糾正錯誤法使受訓基層警察掌握并運用攬雀尾、十字手、云手、摟膝打掌、搬攬捶和纏絲反擒拿這六種反襲警基本技法。在此基礎上,通過太極推手的喂勁之法令其在肢體運動過程中,實現身法、步法和手法的整體配合、虛實轉換、上下相隨、一動無有部動、一靜無有不靜,同時,體會每一式中存在的掤、捋、擠、按、采、挒、肘、靠的勁道和用法。
5.3 模擬實戰
采用案例情景模擬實戰對抗演練形式進行訓練,具體為兩人一組,其中一人以徒手襲警的方式依次模仿攻擊,另一人采用篩選出來的最簡單實用的與徒手襲警方式相克的傳統太極技法,進行有針對性的反徒手襲警訓練。
綜上所述,通過強化反徒手襲警理念,運用講解示范、練習、糾錯及案例情景模擬實戰訓練形式開展有關傳統太極技法運用的反徒手襲警實訓,并對實訓結果進行科學評價,真正實現以評促練、以練促戰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張偉斌.對我國襲警行為的思考[J].甘肅警察職業學院學報,2016,8(6):1-3.
[2] 安在峰.太極拳搏擊精粹[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