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輝
摘要:探索城市二次供水存在問題的解決辦法,有利于確保城市二次供水的質量,提升居民對二次供水服務的滿意度。文章在對城市二次供水存在的問題進行綜合闡述的基礎上,重點論述了應對城市二次供水存在問題的對策,以期為相關人士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二次供水:供水設施:儲水設施
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生產力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對城市二次供水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次供水企業面臨了嚴峻的挑戰。現階段,我國城市二次供水過程中還存在監管力度不足、供水設施安裝不合理、管理資金不足和未能建立完善的供水設施維護制度等問題,對二次供水企業的發展形成阻礙。因此,探究城市二次供水存在問題的解決辦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城市二次供水存在的問題
(一)監管力度不足
現階段,我國對城市二次供水存在監管力度不足的問題,對二次供水質量的提升形成制約。房管部門和二次供水機構在實際供水過程中,不能積極履行其管理職能,對供水質量不能嚴格監管,不能依據相關標準對供水設施的選材、消毒工作進行監督,導致部分未經檢驗合格的二次供水設施普遍應用,無法為二次供水的質量形成保障。
(二)未能建立完善的供水設施維護制度
目前,我國未能建立完善的二次供水管理體系,未能制定合理的供水設施維護制度,大部分的二次供水設施缺乏管理主體,無法為水質的安全性形成保障。同時,供水人員為了提升供水的效率,未能對供水設施進行徹底清潔和消毒,對于水質檢測環節匆匆帶過,導致水質存在安全隱患,不利于居民的身體健康。此外,二次供水部門未能依據統一的水質標準,采用先進的水質檢驗設備進行檢測,也無法保證二次供水的質量。
(三)二次供水設施安裝不合理
首先,儲水設施的容積過大是二次供水設施安裝不合理的典型表現。由于部分二次供水的儲水設施存在容積偏大的現象,使得水力停留時間延長,為二次污染的形成創造了有利條件。造成儲水設施容積偏大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由于設計人員的水平有限,導致儲水設施在設計過程中就存在容積偏大的現象,第二,由于二次供水設施與消防用水共用一個水箱,消防用水量較大,因而不得不設計容積較大的水箱,導致了各種微生物和細菌在水箱內的停留時間過長,引起了水體的二次污染。其次,不能合理選擇水箱的材料也會對供水質量造成不良影響。最后,供水設施的附屬管道設置過高和過低,也會導致水質污染,不利于提升居民對城市二次供水服務的滿意度。
二、應對城市二次供水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加強對二次供水的監管力度
完善法律法規建設是加強對城市二次供水監管力度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二次供水的管理部門要依據居民實際的供水需求,及時調整二次供水的管理措施,出臺二次供水設施具體的建設標準,明確二次供水的責任主體,使其在事故發生后能夠有責可依。同時,應不斷拓展資金的來源和渠道,引進先進的供水設施,從而實現合法經營,為居民的用水安全形成保障,例如,某市供水管理機構加大財政資金的投入力度,投入經費1200萬元,引進了無負壓供水設備和玻璃鋼水箱,有效提升了二次供水的水質。此外,還應明確二次供水的監管主體,使其對二次供水設施的設計、選材和驗收環節進行嚴格把控,促使供水企業能夠依據相關標準進行供水設施的清洗和消毒工作,不斷提升供水的質量。
(二)加強對二次供水的日常管理
首先,要對二次供水的全過程進行統一管理,克服傳統設施管理權利分割的弊端,通過與產權人簽訂供水協議,使其為維護供水設施提供有償服務,在日常供水服務過程中,對供水設施進行常規的維修和養護,同時對破損的供水設施進行更換,促進供水設施管理的規范性和穩定性。其次,加強對二次供水企業員工的培訓力度,使員工能夠掌握二次供水的相關知識,同時也能夠加深員工對二次供水設施操作的熟練程度。例如,某供水企業在新員工入職后采取統一培訓的方式,重點對二次供水設施的構成、操作流程以及操作技術進行了講解,使員工能夠增加對供水設施的熟悉程度,同時,該企業定期安排老員工體檢,避免了因員工身上細菌導致的水污染。第三,要建立健全二次供水設施的附屬管道建設,制定具體的設施維護規范。例如,某企業為了提升二次供水的質量,建立了供水設施操作的統一流程,對操作程序、故障處理程序和維修程序都做了具體要求,使得二次供水的流程更加標準。同時,該企業規定各個部門需定期將供水設施的運行狀況、水質檢測情況和實施維護情況以報表的形式成交給監管部門,明確了責任主體,有效提升了二次供水的安全性。最后,要加強對供水質量的監測。供水管理部門應配備專業的水質檢測儀器對所在區域的二次供水質量進行記錄,并分類歸檔,同時還可委托水質檢測機構對二次供水的質量進行檢測,檢測的頻率大約為每季度2次為宜。例如,某市供水機構委托水質檢測機構使用二次供水在線監測和預警系統對本市的二次供水質量進行檢測,在二次供水企業將供水設施消毒完畢后,將采取的水樣呈交給水質檢測機構進行檢測,由該監測系統對水樣中的余氯、濁度、pH、壓力、溫度、電導率等6項指標進行檢測,結果顯示,該市二次供水檢測的6項指標均高于標準要求,通過這種方式,促進了供水企業不斷提升供水質量。
(三)優化二次供水設施
1.完善儲水設施的設計
將生活用水的儲水設施與消防用水的儲水設施分開設計。例如,對于較為陳舊的原儲水設施,可以使其儲存消防用水,并新建生活用水儲水設施。對于容積合理的原儲水設施,可以采用分隔墻的方式,實現生活用水與消防用水的分離,同時,應注意分隔墻不能共用,防止消防用水水力停留時間過長,導致微生物和細菌增多的現象,對生活用水造成污染。對于能夠為更多用戶提供儲水服務的原儲水設施,可以使其儲存生活用水,另外新建消防用水儲水設施。此外,對于不能分割的原儲水設施,應通過二次凈化的方式,形成水質的有力保證。
2.實現對儲水設施的分割
供水企業應采用分割的方法,依據居民的實際用水需求,將容積較大的儲水設施分割成不同的部分。同時,還應依據居民用水量的季節性變化特點,實現對儲存設施水位高度的調節,減少因水力停留時間過長造成的污染現象。儲水設施有效容積的計算公式為:
T=V/Qd其中,T代表水力的停留時間,V代表儲水設施的有效容積,Qd代表居民的日均用水量。如若V/Qd <0.25-0.33,表明儲水設施的有效容積符合水力的停留時間要求。如果V/Qd >0.5,則表明該儲水設施水力的停留時間超過標準要求,應不斷改善儲水設施有效容積。
3.不斷優化儲水設施的蓄水活性
由于儲水設施中存在死水區,水的流動性較差,水力停留時間過長,容易使微生物的細菌大量繁殖,對水質造成不良影響。因此,供水企業要依據供水的實際情況,在儲水設施內加設導流板。例如,某供水企業針對儲水設施中存在死水區的現象,在儲水箱中安置了導流板,并將儲水箱的進水管和出水管設置在儲水箱的兩側,有效促進了儲水箱內水的流動性,降低了水力的停留時間,有利于降低微生物對水質的污染。
4.加強對儲水設施附屬管道的改造
供水企業應加強對儲水設施附屬管道的改造。首先,要在進水管道處設置控制閥,在溢流管道處設置存水彎,實現對外界污染物的防護。其次,要將排水管與隔離井相連,并在儲水設施內安裝3個通氣管,在通氣管的管口處安裝網罩,實現促進儲水設施內部空氣流通的目的,同時,還能防止細菌和害蟲進入,有效提升了水質。
5.合理選擇儲水設施的制作材料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城市供水企業的儲水設施選材不盡完善,仍存在諸多問題,對水質的安全性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各個供水企業要依據本企業儲水設施的選材特點,選用合理的處理方法進行改造,為提升水質做鋪墊。例如,對于表層為瀝青的金屬材質儲水設施,可以通過對其增刷衛生級防腐涂料的方式進行改善,對于混凝土材質的儲水設施,則可以采用加襯食品級玻璃鋼板的方式進行改善。同時,儲水設施的內壁腐蝕也會對水質造成不良影響,供水企業可以通過在儲水設施內壁加設環氧樹脂內襯的方法進行改進,
三、結論
通過以上研究發現,在城市二次供水的過程中,通過加強對二次供水的監管力度,能夠有效規范城市二次供水流程。在此基礎上,加強對城市二次供水的日常管理,有利于為二次供水的治療形成保障。此外,優化二次供水設施,能夠為供水服務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因此,在城市二次供水的過程中,可以采用上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