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秋麗
摘 要:當前隨著計算機技術和智能系統的不斷發展,智能管理已經廣泛應用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在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方面,智能管理成為其發展的必然趨勢,且隨著高校的不斷發展其智能管理也是逐漸深入,但是其智能管理依舊存在諸多不足,如何保證高效圖書館智能管理的有效性和有序性成為當前研究的重點。本文以當前高校圖書館智能管理的原則和形式為切入點,分析當前我國高校圖書館智能管理路徑的分析,為推進高校圖書館的智能管理提供切實可行的路徑研究和分析,確保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更加的人性化和智能化。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智能管理;路徑
1 智能圖書館的概念
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是時代對高效圖書館的要求,同時也是高校學生對圖書館的要求。目前我國智能圖書館發展迅速,高校學生在一定的范圍內已經突破了時間,地點的限制,在任何時間都能夠自主的對圖書館的書籍進行必要的檢索,續借和推薦,使得圖書館管理更加的便捷化和高速化。
智能圖書館就是以先進的信息和通信技術,將圖書館的建筑設計和各種硬件設備與數字信息資源進行有機的結合,把智能建筑與高度自動化管理的數字圖書館進行有機結合,為不同的用戶提供人性化以及個性化服務,提供用戶所需要的各種信息[1]。
利用計算機通信技術,改變讀和圖書館信息管理的鏈接方式是當前智能圖書館發展的重點,同時也是圖書館改造的方向之一。智能圖書館是確保高校學生能夠更快捷,更方便,更準確的對圖書館的資源進行有效的訪問,同時又能實現圖書館的的快速便捷管理,節省一定的管理人員和管理資源,實現圖書館的智能化服務和管理的重要舉措。圖書館的智能化發展是計算機通信技術和現代圖書館件數設計的有機結合,是當前高校“以人為本”服務理念的重要體現。
2 高校圖書館智能管理的原則
2.1 有效性原則
有效性原則又稱利用性原則,當前無論是圖書館的管理收藏體系上考慮還是從高校學生的需求上考慮,要想實現圖書館的智能化管理必須要以高校學生的有效利用為基本評價原則。學生的發展方向,社會對高校大學生的要求是當前圖書館必須搜集的信息,同時為了保證圖書館的智能化發展,必須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信息,在智能化的要求下,不斷探究其服務管理新模式,確保圖書館的管理實現有效性,同時又能保證圖書館資源得到有效的使用和管理。
2.2 互補性原則
對圖書館的圖書信息進行必要的補充是當前高校圖書館實現智能管理的重要功能之一。當前由于網絡信息內容管飯,包羅萬象,高校的圖書館一旦實現智能化管理,其書籍,雜志就不僅僅局限于圖書館這一建筑物,而是實現了全球的書籍資源共享,與印刷型書籍相輔相成,不斷進行必要的補充,同時也能保證圖書館的布局更加的合理,不斷實現優化結構的意圖。
2.3 需求性原則
當前圖書館是高校區別于其他類型培訓學校的重要標志之一,學生在高校圖書館中能夠不斷獲取自己所需的資源,不斷實現自己綜合素質的提高,由此可見,高校學生對于圖書館是具有一定的需求性的。但是隨著當前學生能力和國家對于學生的要求不斷變化,學生的自身素質和要求也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變化的,而當前圖書館的印刷書籍不能實現每年的更換,同時也會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因此保證高校圖書館的智能管理,不僅能夠保證其品種和數量的跟新,而且還能隨著高效學生的需求不斷進行必要的跟新,確保高校圖書館的發展能夠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成為學生綜合發展的推動工具之一。
3 高校圖書館實現智能化管理的必要性
3.1 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需要
當前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其已經廣泛應用于社會的各個方面,如何實現圖書館管理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是當前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重要要求。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階段,如何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實現學生的快速檢索,對其檢索信息和足跡進行信息搜集,建立大數據庫,對圖書館內缺少的書籍進行必要的補充。推動高校圖書館的快速,簡便管理和發展已經成為當前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3.2 滿足高校學生個性發展的必然要求
為高校師生提供最新,最全面的的圖書資源,是高校圖書館的重要職能之一。當前隨著高校學生自身的不斷發展,紙質的圖書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由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對于圖書的需求也是多樣的,因此對于圖書資源的需求要求更高更高。
3.3 高校圖書館自身發展的重要要求
數字化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大大占據了傳統圖書館發展空間,而現代高效越來越注重教師的科研能力這就要求圖書館不僅需要從服務模式,服務內容等方面進行必要的創新,而且還要求其在人才建設等方面進行必要的創新,圖書館作為高校培養人才的重要支撐[3]。在新形勢的不斷發展下,圖書館必須需求自己發展的途徑,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擴大自身的發展優勢,為高校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4 高校圖書館智能管理路徑研究
高校圖書館的智能化管理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趨勢,目前在我國高校圖書館的發展過程中,對其路徑進行必要的研究成為當前高校圖書館發展的重點。經過長期的實踐研究,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智能管理途徑主要從以下三方面進行:
4.1 高校圖書館服務理念的創新
隨著計算機的快速發展,高效圖書館的智能化發展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潮流[4]。為了促進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創新應該對其服務內涵和服務理念進行重新定位。首先,以學生的需求為切入點,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對高校的資源進行必要的數字化管理,對其進行必要的豐富,當學生在進行資料尋找的時候,一個電腦就能夠搞定,這樣不僅能夠幫助讀者提高自己的學識,拓展視野,真正的發揮教學科研的輔助功能,同時也能充分發揮信息,知識載體的功能,建立校內外知識的聯系,滿足當代大學文化建設的需求。其次由于讀者的多元化和個性化發展,因此圖書館在進行服務的時候應該建立多元化的服務理念,確保其服務能夠滿足每一個讀者的需求。針對每一個讀者的需求,有針對性的制定相應的管理服務,如對于語言類的學生,圖書館可以適當引進多種語言書籍,可以適當組織相應的語言比賽,如英語演講比賽,日語歌唱比賽,可以將最近流行的語言書籍作為獎賞進行必要的發放,這樣不僅能夠促進語言的傳播,同時也能刺激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這樣不僅能夠提高讀者對于圖書館的滿意度,同時也能促進高校圖書館的建設[5]。
4.2 促進高校圖書館服務內容的智能化
現代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當前高校圖書館發展必須使用的技術,在智能化技術的幫助下,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內容也要進行必要的智能化創新。
首先,為了保證對高校圖書館進行全面的管理,同時又要提高其服務職能,因此在進行智能化圖書館建立的時候,應該不斷完善服務平臺,在信息技術的要求下,提高自身的智能化服務質量。依托信息技術和強大的數據庫建立的服務平臺,學生在此平臺上能夠及時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書籍和資料,對所需要的資料好書籍進行圖書館內部的位置定位,解決大量的時間。與此同時當沒有在服務平臺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資源的時候,可以在相應的平臺上進行必要的補充,圖書館根據自身的定位和發展考慮,可以適當的引進必要的紙質書籍,如果需要的人群較少,也可以適當的引進電子版的書籍,供相關人士進行閱讀。這樣不僅能夠保證其服務職能,同時也能節約相應的成本。
其次,為了保證學生之間資源共享,圖書館可以與附近的高校進行必要的聯合,與其進行必要的交流和合作,通過高校之間的聯系實現雙方甚至三方的資源共享,同時也能實現高校之間的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不斷實現自身資源的豐富,又能夠將自身不需要的資源進行必要的轉讓和租借,為高校的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圖書資源,節約大量的資源,確保圖書的使用的有效性。與此同時,圖書館同樣可以組織相應的“圖書漂流”活動,在學校內部建立相應的平臺,學生可以將自己手中使用過的書籍或者是不需要的書籍放在平臺上,需要的同學可以以低價購買或者是自己手中的書籍去交換,這樣不僅能夠實現資源共享,同時也能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提高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
最后,不斷完善智能圖書館咨詢平臺,將其沿著智能化發展,逐漸減少人工服務,同樣在平臺上也能搜集到其不斷完善和發展的信息,將此作為改進的依據,不斷促進其智能化發展。
4.3 促進高校圖書館服務模式的智能化
主動服務模式和開放性服務模式是高校圖書館發展的前景,在信息化技術發展的時代,圖書館是一個服務型的機構,智能化圖書館的發展必須緊緊圍繞著這一方面進行。其中必須加強主動服務模式。主動服務模式,主要指的是圖書館的服務人員和管理人員主動與學校的學生負責人,教師負責人等進行溝通,及時了解他們的圖書需要,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對圖書館進行必要的整改。開放式服務,就是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的科研需求和教學需求,及時對圖書館內的圖書進行購買和更新,確保其能夠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和學生,老師的需求,這樣能夠提高圖書館采購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5 結束語
高校圖書館是國家培養人才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提高國家軟實力的重要舉措,為了保證高校圖書館的不斷發展,其改進應該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適當的融入智能化裝備,不斷改進其服務方式和服務理念,確保其能夠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這是信息化時代對高校圖書館的要求,同時也是高校圖書館提高自身發展的重要舉措,如何確定其智能化發展能夠緊跟時代發展潮流,真正的成為高校學生綜合素質不斷發展的手段,成為當前學校智能化發展的重要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周廣安.淺談高校圖書館智能化管理與服務[J].管理觀察,2013(32):117-118.
[2]王靜,王勇.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團隊組織智能管理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2,35(10):67-70.
[3]錢智勇.高校圖書館網絡信息資源智能化組織與管理[J].圖書情報導刊,2003,13(4):5-7.
[4]盧海艷.高校圖書管理創新路徑研究[J].青年文學家,2009(11):123-123.
[5]韋美良.高校數字化圖書館人力資源內生發展路徑研究[J].內江科技,2014,35(11).
[6]羅亞泓,曾瑞.基于MBO視角的高校圖書館嵌入式服務實施路徑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7(12):65-69.
[7]韋德坤.智慧型圖書館建設的實現路徑分析[J].卷宗,2015(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