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萍
(如皋市東陳初級中學 226571)
摩擦力的計算問題時廣受中考命題人的青睞,這類題目往往建立在受力分析的基礎上,既可以單獨拿出來考察,又可以與初中物理中其他部分的知識互相聯系,例如鑲嵌在電學問題中,與歐姆定律一同考察.在本文中,我著重講解三類摩擦力計算題的解題技巧,幫助思維上存在障礙的學生理清思路,快速找到解題的切入點,從而使解題事半功倍.
兩個疊加的物體可以組成一個運動系統,求解這個運動系統內部的摩擦力是一種常見的題型.面對這類試題最基礎的方法就是對單個物體依次進行受力分析,找出有哪些相互平衡的力,列出來進行比對,利用這樣的方法求解可以快速的找到解題的入口.
例1 如圖1所示,在一個光滑的水平面上面,有一個長方體木塊B,正方體木塊A疊加在物體B上面,這時對木塊B施加一個方向為水平向左的拉力F,力的大小為100N,這時物體B剛好保持勻速運動狀態,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試求木塊B對于木塊A產生的摩擦力大小.

圖1
解析這道題目設置的情境比較單一,物體A和物體B以及一個定滑輪構成了一個系統,題目要求的是系統內部的摩擦力.第一步要分析木塊A的運動狀態,由題目可以知道物體B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因此物體A也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換句話說,木塊A受到的細線向右的拉力T和木塊B施加給它的方向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即T=f.第二步接著分析木塊B的受力狀態,木塊B受到的方向向左的拉力F與木塊A施加給它的摩擦力f0以及細線的拉力相互平衡,用公式表達為F=f0+T,由上述分析可知f與f0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所以f=f0,因此有F=f+T=2f,可以得到f=50N
點撥這道題考察的是系統內部的摩擦力,面對這類題目,首先要做的就是依次對單個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在最后求解時,要注意找出大小相同的力,如一對相互作用力以及同一根細線上產生的拉力,這樣有利于解題.
在中考試題中,經常遇到兩個相連物體之間的組成的系統,這類摩擦力求解問題的訣竅在于把握物體運動的狀態,在進行受力分析時,往往可以根據一個物體處于勻速直線狀態,推出另一個物體同樣處于勻速直線狀態,最終可以列出等式進行求解.

圖2
例2 如圖2所示,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一個重力為50N的木塊A,物體A通過一個定滑輪與重力為5N的木塊B相連,此時物體A恰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試回答下列問題:①木塊A受到的摩擦力.②如果對A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拉力F,使B勻速上升,則這個拉力的大小為多少?(滑輪與細線之間的摩擦力忽略不計)
解析這道題目中的兩個物體相互連接的方式與例1不同,定滑輪把木塊A和木塊B連接在一起,處理這類問題仍然離不開受力分析,重力為5N 的木塊B通過定滑輪沿水平方向牽引這重力為50N的木塊A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因此木塊A和B都保持勻速運動狀態,簡而言之,木塊A和B保持平衡狀態,所以TB=GB=5N.根據定滑輪兩端物體受到的拉力相等,因此A物體受到繩子的拉力也等于5N.利用同樣的方法對物體A進行受力分析,A物體也處于二力平衡狀態,因此fA=5N.如果對A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拉力F,使B勻速上升,那么因為此時A也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在水平方向上,A保持平衡狀態,A一共受到三個力的作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a以及B對它的拉力F0,因此F=F0+fA,因為A對桌面的壓力以及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摩擦力fA不變,大小等于5N,F0=GB=5N,所以F=F0+fa=5N+5N=10N.
點撥學生在處理第二小問時容易出現錯誤,這一問的巧妙之處在于根據物體B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推出物體A處于相同的狀態,這樣一來,就與前面求出的摩擦力建立了關系. 因此我們在討論與摩擦力相關的問題時,我們一定要準確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
物體在變力的作用下,運動狀態可能會發生變化,物體往往從開始的靜止狀態轉變成運動狀態,在物體運動時又可以分成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在不同的運動狀態下物體所受的摩擦力種類和大小均不相同,學生在做題時要辨清物體的運動狀態,分清物體到底受哪種摩擦力.
例3 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一個木塊,如果如圖3甲所示,對它施加一個方向為水平向右的作用力F的,并且F的大小隨著時間在6秒內變化的函數圖像如圖3乙所示, 那么可以得到物體的速度v隨著時間t變化的的關系如圖3丙所示,根據上述條件下面的選項哪個是正確的( ).

圖3
A.0~2s,因為施加的推力小于摩擦力,所以木塊保持靜止
B.2~4 s,木塊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C.2~4 s,木塊受到的摩擦力f大小為3 N
D.4~6 s,木塊受到的摩擦力與作用在上面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解析這道題目把摩擦力問題鑲嵌在圖像中進行考察,首先對圖3丙進行分析,在0~2 s內,V為0,木塊靜止,許多學生根據習慣,想當然地認為此時的推力小于摩擦力,所以物體才能保持靜止狀態,故選A,造成錯誤.但是結合兩幅圖像可以看出,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木塊有一個向右運動的趨勢,因為水平面是粗糙的,所以當木塊將要向右運動時,水平面會對木塊產生一個阻礙的力,這個力為靜摩擦力,與水平推力是一對平衡力,即f靜=F=1N,方向水平向左.在2~4 s內,物體處于勻加速運動狀態,此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由靜摩擦力轉變成滑動摩擦力,同時可以推出f滑 所以D選項正確. 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2 N. 點撥這道題目把摩擦力的知識和圖像很好的結合在一起,考察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對摩擦概念的理解,解題時要充分意識到,當物體處于運動狀態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動摩擦力,該力的大小與施加在物體上的拉力無關,只與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其次,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也不會對摩擦力產生影響. 通過上面三個典型例題的分析,學生在處理摩擦力試題時要善于分類,在受力分析的基礎上,把握好物體的運動狀態,分清物體是處于靜止狀態還是運動狀態,是做勻速直線運動還是做變速直線運動,通過這樣的的分析,學生可以判斷出物體受到的是靜摩擦力還是滑動摩擦力,只有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陳舒妤.例解摩擦力的分析思路與方法[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07). [2]鄭秀娟.一道摩擦力問題的求解——數學方法在物理問題中的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