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傳統的工匠精神也逐漸在時代變遷中逐漸流失,其對于國家眾多傳統工藝的發展產生了影響,在高職教育教學中工匠精神對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幫助,而工匠精神的流失,對于相關教學工作的開展也帶來了消極的影響。本文,筆者將結合當前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的培育,探討工匠精神的作用和意義。
關鍵詞:工匠精神;職業培養;高職院校;培育
所謂的工匠精神可以將其分為工匠和精神兩個部分進行解釋,工匠指的是從事手工的勞動力,精神則是一種抽象的時代文化名詞。在傳統的解釋中其主要是形容手工勞動者高超精湛的制作水平,隨著歷史的不斷演變,現代的工匠精神也被賦予了新的文化內涵,其主要是用來贊揚從事專業技能人才的詞匯。對于職業院校來說,工匠精神的理念與其職業教育發展目標不謀而合,以工匠精神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對于學生未來的求職和就業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工匠精神視域下對學生職業素養提高的積極作用
(一)促進學生的職業認知
所謂的職業認知指的是全面使學生對于自己未來從事職業的內涵、思想、態度以及心理等方面有全方位的了解。學生只有充分的認知和了解自己的職業,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這樣學生的職業素養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工匠精神對于學生的職業認知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將工匠精神融入到職業素養培養中有助于加強學生的職業認知,學生能夠充分地了解自己所從事職業的意義和價值,能夠使他們在工作中保持高度的熱情,有助于積極正確工作態度的樹立。
(二)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
當前高職院校的學生以90后為主,他們多為獨生子女,在平時的生活中物質條件比較好,大部分學生都沒有吃過苦,在步入社會參加工作之后,實際工作可能與部分學生的理想生活差距比較大,如在企業中這些新職工可能會被領導批評,可能需要連續加班。高強度的工作對于剛剛踏入職場的畢業生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如果學生不具備工匠精神,缺乏職業道德,他們可能會“臨陣脫逃”在工作中始終以消極的態度面對自己的工作,在企業中參與某個項目時,如果項目難度過大,學生可能會中途離職或者是退出項目,這樣必然會對企業發展造成影響,這種行為既不利于自己以后的求職,也不利于高職院校的發展。而工匠精神在學生職業培養中的滲透,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職業道德,工匠精神對于工作人員的要求比較高,它對于職工的責任心與工作規范等都提出了比較明確的要求。
(三)端正學生的職業態度
所謂的職業態度指的是工作中對待現有職業的看法與精神面貌。當前高職院校的許多學生對于自身職業的看法及精神面貌等都存在問題。比如說,學生在求職過程中較為注重企業給自己提供的福利待遇,而忽視了自己能夠為企業付出多少,在工作過程中臟活累活不愿意干,缺乏積極進取和刻苦鉆研的精神,職業態度存在有較大的問題。
二、工匠精神視域下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的途徑
(一)制訂科學完善的教學體系
在高職院校中要以工匠精神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首先需要制定科學完善教學體系,需要制訂科學改善教學體系,將工匠精神融入到教學工作中,使學生充分的理解工匠精神。首先,教師在教學中要學會貫徹工匠精神,將具體的工匠精神所含有的職業目標、職業態度、職業道德與教學體系完全的融合在一起,結合理論知識與技術能力、學習過程與方法、思想意識與心理活動方面的因素,最終明確教學課程的目標。從 多個方向入手培養學生的能力,比如說,在教學的時候,教師應當注重以人為本,教學要充分的了解學生性格、能力、基礎、專業等方面存在的差異,根據學生自身的優勢,以及其未來求職發展的需要,引導他們終身發展的職業觀,從而建立良好的職業道德的,加強學生的職業責任,提升他們的工匠精神。
(二)積極組織校園實踐活動
正所謂實踐出真知。在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室不能僅僅只是將目光局限于課堂之上,還讓在實際活動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借助良好的校園文化,幫助他們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觀,比如說,在平時教師可以結合班級學生特點,舉辦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校園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團結意識,以幫助他們更好的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責任心。如“800米跑接力賽”、“辯論賽”等這些活動往往需要學生互相配合,互相合作才能完成,在這種比賽中,學生的合作意識往往能夠得到更好的培養。此外,高校還可以不定期的聘請一些知名企業家來學校開展講座,以便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和認識企業的人才需要方向,增長學生見識,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目標。
(三)創建專業精英師資團隊
教師在教學中對于學生也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作用,在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時,教師不能僅僅只是將教學目光局限于學生身上,還應當注重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打造一支專業的精英師資院隊,不僅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同時,還要求這些教師具有優秀的職業素養和責任心,在平時要學會運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引導學生,要起到良好的以身作則的榜樣示范作用。同時,教師還應當多向學生傳遞一些社會訊息,將自己所掌握的資訊傳遞給學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價值觀,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服務,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總之,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對于他們未來的職業規劃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但是,在高中院校中以工匠精神為背景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也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其需要學校根據自身及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落實相關的培養工作,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促進教學的發展和創新。
參考文獻:
[1]全人教育視角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育[J].陳宏武,陳鑫.教育與職業.2013(11).
[2]簡論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育[J].劉秀峰.職教論壇.2012(34).
[3]高職生職業素養養成中加強價值觀教育的對策思考[J].李月波.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25).
作者簡介:徐寧,青島遠洋船員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