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夷 楊偉濤
摘 要:當前,第三產業對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具有后起之勢,尤其是旅游業的發展更為凸顯,而旅游業的發展對人才要求也日益提高,對高素質、專業性人才的需求更為緊迫。特別是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旅游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與發展將面臨著諸多新的機遇、問題和挑戰。為此,本文針對旅游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發展現狀及問題進行研究與探討,并提出相關發展舉措,以期為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轉型發展提供新思路、新舉措。
關鍵詞:新建本科院校;旅游人才培養模式;轉型發展;實施策略
一、新建旅游院校旅游人才培養現狀
目前我國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旅游人才培養勢頭走向擴大化和規?;鞲咝S杏媱潯⒂胁襟E地擴大招生,生源數量在逐年增長。現今,應用型旅游人才在人們觀念中是呈現“素質高、質量好、增長快”的印象,但是在現實中并非如此。經調查分析,現今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旅游人才的培養出現以下主要問題:
(一)人才培養模式有待繼續創新
多數專業在教學方法的改革上沒有緊跟改革潮流與趨勢,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上沒有體現出“敢為天下先”的精神,人才培養模式沿襲多年,特別是沒有較好的利用旅游市場需求進行導向性教學,各專業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不均衡,產、學、研一體化進程的校企合作不夠深入,職業導向及就業引導不夠明確等,沒有建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體系。
(二)學科設置不夠合理
由高職高專升格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后,學科設置不能一成不變,必須要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向,各專業應緊密結合地方特色,增加實踐教學比重,增加學生實踐機會,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科體系建設體現“應用”二字。由于新建應用型旅游本科院校的學科乃至專業的設置在產業、專業、學科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旅游人才與職業對接時也會面臨專業銜接問題,而相關高校對旅游人才的培養在一定層面上較為注重工商管理相關知識的注入,在兼顧學生主干學科的前提下,盲目追求工商管理類課程學分及相關主干專業的技能培訓,因此導致學生置身于“雜、亂、重”的學科重圍之中,造成學生學術知識“淺”、動手實踐創新能力“差”的局面。
(三)人才供給不符合市場需求
國內旅游管理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準、專業無特色,這一現象與旅游行業需求出現較為嚴重的錯位現象,直接導致旅游教育對旅游人才供給的結構失衡。新建本科院校對于應用型旅游人才的培養方向不明確,人才培養與市場對接不緊密,將致使旅游市場人才供給產生結構性不均衡。當前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應對旅游市場需求特別是與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相適應,并在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方式、實施措施等方面做調整,才能培養出符合市場所需的應用型人才。
二、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旅游人才培養模式
(一)實行以二級學院為主體的辦學管理機制
在學校理事會的基礎上,設立學院理事會制度,組建新學院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合理劃定校、學院兩級責權,擴大二級學院辦學權限,實行以二級學院為主體的辦學管理體制。提升學院管理人員能力,完善學院的議事決策機制,強化學校對二級學院的考核。
(二)整合現有教學資源,進一步優化專業結構
緊緊圍繞旅游產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方式轉變,適應產業結構調整和新業態需要,結合當地特色,對當地特有資源如自然遺產、文化遺產進行充分調研,挖掘還未覆蓋新態勢的潛力專業,形成與旅游產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緊密對接、體現學校特色的專業結構。按照門類性質和特點,明確現有院系的特色專業、優勢專業和傳統專業,按照扶優扶特扶強原則設置本科專業,提高專業集中度和行業匹配度。另外,增加本科專業數量,夯實基礎,注重內涵發展,打造體現“旅游”特色的專業及專業群。
(三)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
依托國內外大型旅游企業實施深度合作,行業、企業參與學校人才培養工作全過程??茖W制定應用型本科旅游人才培養方案,科學設計應用型本科旅游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和手段、實驗實訓實習體系。融專業入產業、引企業進校園,探索本科層次的定向培養、訂單式培養、產學研一體化培養等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加快建立行業企業評價體系,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
(四)完善實踐性教學環境,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根據不同的專業,充實完善基礎性實驗、過程性實驗、功能性實驗設施設備條件,加大對基礎性實驗和功能性實驗的投入。依托專業群成立實驗實訓中心。積極建設全真仿真實訓環境、產學研合作基地,建設具有國內示范效應、集多種功能為一體的旅游綜合實驗中心。強化對校外實訓實習基地的管理,有效利用校外實踐性教學資源,與政府、企業合作打造實習圈。成立學生創新創業中心,健全機構,充實人員;形成制度,以學生為創新創業主體,推出一批創新創業成果。
(五)引進國際優質資源,提高專業建設的國際化水準
強化國際合作項目建設,在專業、課程、師資、培訓、科研等建設上力求取得實效。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國際合作項目建設,提高專業、課程、師資、培訓、會議項目的國際化水準。鼓勵教師參與國際科研項目研究、在國外發表學術論文、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對外講學和交流。
三、旅游人才培養模式轉型發展建議
目前,陳舊的人才培養模式已不適應旅游業對新型人才的要求,特別是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旅游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與發展將面臨諸多新的機遇、問題和挑戰,對旅游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發展現狀及問題進行研究與探討并對應用型旅游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發展提出以下發展建議。
(一)融入創新教育理念
作為旅游人才的“孵化地”,相關院校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注重創新思維方法的傳授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育理念創新需要一個長期的實踐探索過程,在實踐中探索和檢驗適合應用型旅游人才培養的教育理念。創新教育理念對教育實踐具有先導作用、導向作用以及激勵作用,相關院校要立足基本理念、轉變育人理念、完善管理理念、創新服務理念,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創設有益于教育創新的環境,發揮高校在教育理念創新中的源頭作用,并為教育理念的創新和發展提供制度支持以及法制環境的保障。
(二)確明應用型旅游人才培養目標
建設世界旅游強國,必須加快旅游制度創新、管理創新、產品創新、科技創新,這些離不開高素質人才支撐。因此,未來的旅游行業將需要一大批具有國際視野、嫻熟的外語交流能力、深厚的文化底蘊、必備的專業理論知識、過硬的實際操作技能,熟練掌握現代化信息工具和手段,精創意、懂策劃、能設計、善經營、會管理的技術技能型旅游人才。這樣的目標高于高職高專教育培養單一技能見長、操作型的人才培養目標,適用于在本科層次,尤其是在具有行業背景的應用型旅游本科院校中才能更好地培養。
(三)產教有機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多主體協同育人
建立校企共贏機制。組建校企合作理事會,與行業企業共同商討制定學校的重大決策;各專業成立有行業企業精英參與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實施“雙師雙聘”制度、建立主動服務機制;與企業廣泛開展點對點、面與面、跨專業、跨行業的網狀產業鏈合作,從而有效推進合作育人、合作發展、合作就業、合作創新。
四、結束語
建設世界旅游強國,必須加快旅游制度創新、管理創新、產品創新、科技創新,這些離不開高素質人才支撐。因此,未來的旅游行業將需要一大批面向旅游行業生產服務一線,道德品質良好、理論基礎扎實、文化底蘊深厚、專業技術精湛、創新實踐能力突出、具有國際視野的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特別是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旅游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與發展將面臨著諸多新的機遇、問題和挑戰,在教育經驗和教育資源較為薄弱的狀況下,應融入創新教育理念、確明應用型旅游人才培養目標、做到產教有機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多主體協同育人,不斷推動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發展,從而為我國的旅游業乃至第三產業提供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應用型旅游人才。
參考文獻:
[1]烏永志.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現狀與教學模式創新[J].陜西教育?高教,2012(5):55-65.
[2]劉獻君.創新教育理念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首要的任務[J].中國高教研究,2016(2):42-45.
[3]韋夷.以資金為紐帶的高職院校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及運行機制[J].教育與職業,2014(27):14-16.
作者簡介:韋夷(1980—),女,廣西融安人,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產業經濟。
楊偉濤(1996—),男,廣西貴港人,本科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