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麗
摘要:本文介紹了“零缺陷”質量管理的核心內容,堅持以人為本,分析“零缺陷”質量管理在學校中的應用,指出存在的主要問題,探討優化與實施“零缺陷”質量管理的途徑,提出學校文化建設與“零缺陷”管理深度融合,采用“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內化于心、物化于境”的方法循序深入,不斷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促進教師發展和學生成長。
關鍵詞:零缺陷;教學診改;人才培養質量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8)02/03C-0060-03
為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建立常態化的職業院校自主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機制,《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建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的通知》明確從2015年秋季學期開始,逐步在全國職業院校推進建立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全面開展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隨著質量管理理念和方法的不斷成熟和完善,目前質量管理發展已進入綜合質量管理的新階段?!傲闳毕荨弊鳛榫C合質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正不斷被接受并采納,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以它為核心開展質量管理和文化建設。
江蘇省金壇中等專業學校于2016年秋學期正式啟動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在近兩年的實踐中,學校以“零缺陷”質量管理為理論依據,通過不斷學習與培訓,切實做好頂層設計,確保學校教學診改工作循序高效推進?!傲闳毕荨币簿褪钦f“沒有缺點”,就是把事情做得正確,使事情完全符合要求?!傲闳毕荨惫芾硎菐椭鷮W校建立起“以質量為先”的管理制度,以有用、可靠為工作起點和終點,在實踐中形成學校文化。
一、學?!傲闳毕荨彼季S的應用現狀
學校以人為本,把人的內生力凌駕于技術之上,高素質的人能夠提前預防缺陷并改進缺陷,這是“零缺陷”思維的核心要義。充分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制訂計劃和管理學校,使全體教師優化業務,提高管理水平和質量。管理者重點關注教師和學生的需要。從工作開始到結束,始終信奉“一次成功”的原則。起初學校借助“零缺陷”思維管理教學時,會遇到一定的阻力,存在一些問題。
(一)理念的差異
“零缺陷”思維信奉“零容忍”,微小的差錯會導致全盤皆輸的結局,這就要求所有的工作必須精益求精,但受慣性思維影響,學校常注重溫和的、靈活的“中庸之道”。相互沖突的文化理念,導致“零缺陷”思維在學校應用阻力較大效果欠佳,因此“零缺陷”氛圍的營造不能一步到位,需循序漸進。
(二)思想的誤區
首先,“零缺陷”思維認為質量缺陷是可以預防的、是可控的。但在實施中學校常會陷入幾種誤區:一是把重點放在教學工作上,忽視制度和標準的長期影響,只看到近期效益,導致管理效果下降;二是將“零缺陷”管理作為項目交由部門或人實施,實施項目管理,但部門精力有限,進展緩慢,不利于管理的實施;三是將“零缺陷”管理定位為暫時的改革,學校的實施僅限于暫時的跟風;四是學校常以資源不足為理由,不再堅持“零缺陷”管理方法。而“零缺陷”管理需要調動每位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利用最好的資源,并使之成為學校的核心價值觀,才能有效實施。
(三)實施的失誤
實行“零缺陷”管理要求,每項工作必須嚴格按照規定或標準執行,沒有任何瑕疵地執行,并事先對差錯準備好防范和糾正措施,以確保錯誤不會繼續,并能提前消除。
二、學?!傲闳毕荨彼季S的優化實踐
推行“零缺陷”管理須轉變教師質量觀念,創新管理體制,滲透到學校文化建設,建立獎懲考核機制。
(一)構建“零缺陷”文化
質量是學校文化的核心。實踐中采用“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內化于心、物化于境”的方法循序推進“零缺陷”文化。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的宗旨,建設質量文化,確保教學質量,從而提高管理水平,促進師生共同成長。同時,要樹立誠信意識,建立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學生的流通體系,為師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提高服務質量。
(二)創新管理方式
結合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優化管理流程,提高運營效率,實現全過程、全方位、全員參與的“三全”管理。通過創新管理方式,從重視事后檢測轉變為強化事前預防和事中質量監控,從保證數量到保證質量,促進師生共同成長成為學校教學工作的主導環節,強化每一位教師的質量責任感,提高學校質量管理的整體水平。
(三)轉變教師觀念
通過實施“零缺陷”管理,教師對質量管理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理解。只有轉變教師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樹立榜樣進行示范引領。邀請專家到學校開展培訓,讓教師深刻領會并掌握“零缺陷”的精髓,并能靈活運用于工作實踐中。同時,在實施中注重培養優秀的管理人才,為學校建立優質的管理團隊奠定人才基礎。
(四)優化績效考核
教學自主性是中職教師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的內生動力。以質量標準為基礎的考核制度,使學校所有工作都得到實時監督,將教師薪酬和教學質量掛鉤,有助于培養教師自主發展的工作習慣。在考核機制不斷優化并有效實施的情況下,形成濃厚的“零缺陷”文化氛圍,達到“物化于境”的目的。
三、學?!傲闳毕荨彼季S的實踐思考
目前,學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方案和“五縱五橫一平臺”診改體系已基本形成,學校制度匯編已重新梳理修訂,現致力于調研學校年度教學現狀,進行SWOT分析,對學校教學工作從目標—標準—計劃—組織—實施—診斷—激勵—學習—創新—改進整個流程進行完善。形成“有人做事、有人負責、數據說話、持續改進、全面管理”循序漸進的診改機制。
(一)明確診改目標
學校依據教育部促進中等職業學校質量不斷提高的目標,深刻領會人才培養質量的內涵,樹立“零缺陷”思維的質量觀。中等職業學校常以提高教學質量作為制訂和完善工作計劃的標尺,但常忽視了質量體系和質量機制的持續改進。我校堅持以質量保證體系建設為核心,在建立人才培養數據管理平臺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診斷與改進體系,通過定期診斷實現師生共同成長的目標。
(二)明晰診改前提
教學工作診斷和改進的邏輯前提是明確辦學定位,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學校通過年度質量報告,進行歷年數據比對,查找差異,發現問題,但欠缺解決問題參照標準,易陷入主觀化、淺顯化解決問題的誤區,只看到短期效益,治標不治本,問題層出不窮。因此,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依據、類型劃分、層次分布和利益相關者所需的人才培養規格的整合程度等,是教學診改的前提。只有確定了上述內容,才能確定教學診改工作的“關鍵點”和“坐標系”,才能精準確定目標。
(三)研制診改標準
診斷和改進的過程應該是以目標為導向的,診斷和改進的過程就是判斷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程度和實現程度的過程。教學診改的重點是學校結合自身實際確定目標,構思目標實現的路徑,實施目標中實時完善策略,最終實現目標。因此,我們應該科學地確定學校的目標和標準。我校分析自身優劣勢、機遇和挑戰,充分考慮學校戰略與內外部資源和環境深度融合,借助SWOT分析法,精準目標定位,科學制定標準。
(四)健全診改體系
中等職業學校為各行各業培養技術人才?!傲闳毕荨彼季S貫穿我們學習和工作的始終,應成為我們自覺的職業思維和永恒追求,成為我們制定和實施教學診改方案的愿景和動力源泉。我校按照“零缺陷”質量管理理論做好頂層設計,高效實施教學質量保證體系,邊實踐邊研究,促進師生快速成長。
(五)打造質量螺旋
我?;凇傲闳毕荨辟|量管理思維,將界定、測量、分析、改進、控制作為“質量提升螺旋”的基本單元,設計質量提升螺旋,借助教學質量信息化平臺,重視收集過程基礎數據,通過SWOT分析界定目標和標準,進行實時監測和控制,及時預警和改進,儲存結果,查找差異,形成診改方案,循序進入下一輪質量提升周期,形成持續改進機制,提高質量。
(六)完善診改機制
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已納入我校常規工作,結合學校實際,每三年制定學校質量發展規劃,每年研制學校質量工作年度目標,不斷修正和完善“質量改進螺旋遞進”周期性的質量改進機制。
1.診改責任主體機制。學?,F已形成時時、處處、事事都有質量標準和負責人。明確責任主體的工作內容及其責權利。
2.診改監控反饋機制。充分發揮校園網絡功能,對教學工作實時監控、實時采集、實時調度、遠程控制、網絡評教和網絡資源管理等,從而達到對教學質量實時高效地管理、監控和反饋,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3.診改循序推進機制。明確推進改革工作的人員配備、職責、工作程序和進度,定期磋商進展情況,若不達標及時拿出解決方案,持續推進并完善診改方案。
4.診改實時預警機制。清晰的數據操作和管理模式,明確的數據采集要求和采集過程,對照預警標準,借助數據說話,進行數據分析,查找問題及時整改。
5.診改激勵約束機制。建立并健全相應的獎罰機制,以確保質量“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地實施,積極主動地進行自我診斷并自覺改進工作,自主提高教學質量。
小質量取決于技術,高品質取決于文化?!傲闳毕荨惫芾淼膶嵤┖蛻茫皇且货矶偷模且粋€漸進的過程,確定目標,篩選合適的內容,擇優識別選項,消除思想誤區和文化差異?!傲闳毕荨彼季S在管理中的應用,需要引導學校管理者和教師的思維轉變。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圣賢,但人非圣賢,會出現懈怠和松弛,隨之產生失誤。因此,我們必須堅定地相信,只有堅持不懈,始終堅持“一次成功”的原則,才能真正實現“零缺陷”思維的管理。充分利用各種質量管理方法和工具,探索“零缺陷”的實施思路,尋找適合自身發展的捷徑,以最經濟的方式促進師生共同成長。
責任編輯:章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