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怡雯
摘 要:隨著全球經濟進程的加快,以及國內經濟體制轉型和對個體經營企業的扶持,我國很多企業的發展都有了質的突破,并逐漸擴大規模。但是,企業集團的掌握企業命脈的財務部門需要企業特別的關心和呵護,一旦發生財務危機,會使企業經營陷入困境,嚴重會導致企業破產。因此,財務危機也是企業的主要危機之一。企業想要長久經營,擴大規模,拓展發展空間是必然的選擇,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財務危機對于企業的影響就會愈加明顯,因此,提高企業預防財務危機的意識,做好危機應急處理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本文將針對企業集團財務危機的防范與化解問題進行研究,并對如何防范和化解財務危機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企業集團;財務危機;防范與化解;研究
引言:
一家企業集團能夠也擁有幾十人甚至成百上千人的經營規模,手中必然掌握著大規模的資產,這些資產要運用到集團項目研發、投資、員工工資、資產審核等多種用途中去,對企業來說是經營下去的核心資本,有重要的價值,當然,企業設計項目越多涉及到的資金運轉就越多,致使企業爆發財務危機的幾率就越高。資本市場的回報率與風險性是成正比的,企業擴大規模生產,逐步擴展自身業務涉及更多的項目,必然會與資本市場想鏈接,通過資本運作獲得收益率的同時也提高了企業財務危機的爆發性。因此,企業在擴展自身規模的同時也應該注意財務危機的防范和化解,使企業在安全的環境下擴展發展前景。
一、企業集團財務危機概述
(一)財務危機的含義
財務危機是指企業明顯無力按時償還到期的無爭議的債務的困難與危機。財務危機顧名思義,當企業集團遇到資金周轉困難、資金不足、企業收益不足或證券持續虧損等情況都可以稱作財務危機,財務危機也是銀行對企業破產的一種統稱,當企業出現明顯的財務意外時并無實力挽回時都稱作財務危機。財務危機如同金融危機、股票危機一樣具有不確定性和可變性,并且具有一定的風險性,風險可以預防可以化解,但是一旦出現勢必會造成損失。財務關乎著一個企業的經營命脈,一旦財務發生危機意外,輕則會導致企業資金暫時周轉不開,導致運營障礙,重則會導致企業經營無望,資不抵債。因此,面對財務危機,就如同面對一場地震,我們要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和應急處理措施,以正確的態度對待財務危機。
(二)防范企業集團財務危機的意義
企業集團是由小公司小企業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往往規模較大、人力資源較多,企業涉及的行業領域和項目投資也會比一般的企業多。這樣的企業在資金運作上需要專業的部門人員負責資金的調度工作,尤其是對于單一企業而言,規模越大,資金運轉越復雜,對于財務危機爆發的處理過程就會越復雜,因此,企業集團提前做好防范財務危機的措施是很有必要的。企業集團要想專心做好項目的運作、穩定企業員工,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資項目,除了要有核心競爭力和優秀的企業文化之外,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證本企業集團內的財務狀況的穩定。只有保證財務狀況的穩定才能保證企業集團在安全的環境下正常經營,如果一旦爆發財務危機,將會對企業集團的后續經營造諸多阻礙因素,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解決,長期受到財務危機的影響,企業集團也將潰不成軍,因此,保證企業集團財務的安全也是保證企業安全性的一條重要保障。此外,企業集團長期要想長期保持自身的強度,就免不了要利用融資杠桿獲取資金,為本企業集團的資金周轉提供便利。利用融資杠桿在資本市場中發展,需要具備本企業的實力強度和強大的財務力量支持,才能籌得資金。如果企業集團一旦爆發財務危機,在本身企業無法自救的同時,也無法利用融資杠桿的效益去獲得周轉資金,導致企業狀況進一步惡化。
二、企業集團危機成因分析
(一)資產結構不合理
企業資產結構,是指各種資產占企業總資產的比重。主要是指固定投資和證券投資及流動資金投放的比例。分析海內外多家企業爆發財務危機的原因顯示,內部導火索的爆發條件大于外部因素,也就是說,更多的財務危機來源于企業內部的資產結構狀況。當企業集團內部的資產結構狀況分配不合理之后,有原本的工作強度就會增加,給財務工作人員的工作加重了負擔,在財務管理方面的分類管理難度增加。對于財務管理部門的員工來說,對均衡的資產結構來說管理起來更高效,而企業集團內部一旦出現惡性的資產結構構造,財務管理人員的管理權限就會被壓縮,使得爆發財務危機的幾率增加。
(二)財務管理缺乏科學性
財務是一家企業管理核心運用資本的重要環節,因此,財務管理部門對于一家大型的企業集團來說必須是標配。財務管理部門并非是人越多越能減少財務危機爆發的幾率,而是要根據財務管理的科學性劃分財務管理部門的各項職責,針對本企業集團的特性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才是財務管理的最佳方式。
(三)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較低
現在國內很多人的安全意識普遍不高,例如亂闖紅燈等現象就是安全意識缺乏的重要體現,而更多的人會將這種意識帶到工作中去,這也是個人習慣所致。在企業集團中的財務管理部門的人員,很多都缺乏危機意識和安全防護意識,對財務管理沒有做到嚴謹、專業,致使其業務出現很多紕漏,從而導致財務危機的爆發。
三、企業集團財務危機防范與化解的對策
(一)優化自身資產結構
企業集團應該對自身的資產結構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并充分的意識到科學合理的資產結構的重要性。不斷優化自身的資產結構,便于企業集團對于財務的有效管理,也是防范財務危機的有效措施之一。發展規模較大的企業集團都會有負債情況,而企業領導團隊要對自身企業的負債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適時調整產業模式,降低融資成本損耗。此外,企業集團的經營模式不可一成不變,創新是二十一世紀的代名詞,企業集團要時刻注意外部經營動向,了解格局變化情況,及時調整自身資產結構模式,防范財務危機的爆發。
(二)科學的進行財務管理
一家合格的企業集團要想長遠的在資本市場中站穩腳跟,而不圖一時之利,就需要將眼光放長遠,學會調整管理方法,科學的進行財務管理。財務管理部門幾乎每家企業都有,但仍有企業因為財務管理方式不當導致破產,說明,財務管理不僅要有,更要關注怎樣去管理,怎樣科學的去管理,將科學的財務管理方式作為長久經營的基礎。企業集團要重視財務,重視用科學的方法來管理財務的重要性,在不斷地實踐中,總結出適合本企業的一套財務管理方案。
(三)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企業人才的綜合素質也是決定著企業能否長遠發展的關鍵,要提高企業集團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也是有效避免財務危機爆發的有效措施。一個專業的高素質人才,不僅要具備夠強的專業素養,還要具備道德修養。企業在招聘財務管理人員時,在考核專業素養的同時應將達綜合素質考核的比例,將道德修養納入考核標準。此外,入職之后,企業應通過定期組織員工參與業務培訓會議、綜合素質提高培訓等形式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
結論:
綜上所述,財務是一家企業集團資本運作的關鍵,財務的安全關系到一家企業的運營狀況,因此,企業集團要重視財務,正確認識財務管理的重要性。財務危機是具有一定風險性的,但并不是不可預防的,應建立健全財務危機預警機制,通過優化企業內部資產結構、科學的財務管理形式以及提高員工整體素質等形式,做好防范措施,和化解方案,將財務危機對企業集團的危害降到最低,保障企業的健康運營。
參考文獻:
[1]黃奎.淺談企業財務危機的產生與風險控制[J].低碳世界,2014(13):178-179.
[2]周啟宏.淺析當前危機環境下的集團財務風險管控措施[J].商,2013(11):34.
[3]林雅玲.加強企業財務危機預警與風險防范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06):37.
[4]姜春鳳,史秀琴.積極應對金融危機 提升財務適應性與防范能力[J].交通財會,2009(04):56-58.
[5]宋璇.集團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系統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0(04):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