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艾 潘濤巖
摘 要:班主任是一個班級安全管理的重要責任人,同時也是對小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直接責任人。因此,作為班主任,要把小學生班級的安全管理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確保小學生的安全。
關鍵詞:小學生 班級 安全管理
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者、組織者,是一個班級的主心骨,在班級管理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而班級管理千頭萬緒,事物繁雜,需要我們耐心細致做好每一項管理工作,班級才會形成一個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為了班級學生能夠健康快樂的學習和成長,安全教育與管理尤為重要。
一、加強安全管理教育,有目標、有針對性的開展安全教育
不了解學生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不尊重學生的教育是專制的教育。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學生活動的領域越來越寬,接觸的事物也越來越多。他們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缺乏,辨別是非能力差,而逆反心理強,一旦被冤枉或受到挫折,很容易做出一些違法犯紀的事情。因此,班主任首先要給他們講一些有關學生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和學校制定的規章制度,讓學生以“法”保護自己;其次對學生的批評要講究藝術,多些鼓勵,少一些指責;對學生的要求要嚴寬兼顧;跟學生的交往要民主平等,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只有取得學生信任和尊敬,才能及時發現學生心理上的缺陷,才能及時地給予疏導。最后要積極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所處的環境,正確處理身邊的人和事,鼓勵學生積極、健康、向上。
二、加強安全管理,堵塞安全漏洞
在安全教育問題上,班主任應該勤問,勤調查,及時了解不安全的苗頭,以確保不安全因素在萌芽狀態中扼殺,作為班主任,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勤到班級走走,多去關心班級工作,對班級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名學生都要仔細觀察,勤管,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安全隱患,杜絕事故的發生。
學生在學校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中度過,但千萬不要忘記了那少部分時間(即課余時間)。事實證明,我們很多的糾紛,安全事故,就是發生在這段時間內的,因此班主任應該在班級建立起行為規范督查小組,安全隱患排查小組,矛盾糾紛監控小組。應急事故處理與報告小組等學生自治組織。健全班級安全管理制度,通過這些組織掌握班情把握動向,運籌帷幄,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充分發揮學生集體力量,做到時時刻刻,事事處處有人巡查安全漏洞,有人監控安全隱患,防患于未然。
班級安全管理靠班主任一人是不行的,只有加強同任課教師、學生及其家長、學校組織和部門的聯系,才能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實處。比如請任課教師在教學中注意觀察學生的言行及情緒,發現學生有反常的情緒或異常行為要及時同班主任“會診”并“對癥下藥”;要求學生之間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相互監督。
三、完善預案制定,制定班級安全管理預案
安全預案是我們班級管理必不可少的一個工作,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所以作為班主任,必須做好班級各種安全的應急預案。防火安全預案、食品中毒安全預案、打架斗毆安全預案、實驗安全預案等等。每一個安全應急預案必須精心安排,確保一旦發生安全事故時,能夠快速、有序、有效進行各方面的挽救工作。2008年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后,我們必須深刻反省,安全應急演練是我們安全管理工作者的必要責任。安全應急演練要明確演練的目的意義,讓學生必須高度重視,不能當做兒戲。比如在進行地震安全演練時,我們必須安排哪些同學朝哪個門進行疏散,哪個組的學生先疏散,哪個位置由哪個學生進行負責組織學生逃生的秩序,學生緊急避難場所學生的組織等等。只有這樣經常性的組織各種安全演練,一旦真的自然災害來臨時,學生便可按照平時的演練進行有效的逃生、自救和他救。
四、創設教學場景,現實模擬安全管理
小學班主任在進行日常安全教育德育教育時要結合活動,加深學生記憶,提高學生能力。例如,在路上遭壞人搶劫時要怎么辦?班主任可以在課上帶領學生進行模擬實踐,老師扮演壞人,選出幾名同學扮演路人和被搶劫的同學。先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活動,教師要針對其想法把可能發生的惡劣情況表現出來。再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正確科學地面對這種情況的發生。最后總結面對這種情況的正確解決方式。課上的模擬活動不但更加生動形象,從視覺直觀上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更有利于學生以后獨立處理問題能力的提高。只有班主任在課堂上多多帶領學生進行實踐探索,才能更好地達成安全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教學目標。
五、提升德育教育水平,強化安全管理力度
提升教師的德育教育水平,將人本理念貫徹落實到各項管理工作的始終。重視教師的作用,充分調動教師的主觀能動性,這是滿足小學管理工作需要的根本。在教學工作及其管理方案設計方面,應當給予教師一定的選擇權、管理權。讓教師可以適當發表一些親身體會、看法建議,因為教師是整個小學教育的前沿主力軍,他們對學生的了解,遠遠比管理者更加清楚。因此,建立人本理念,不僅僅只是針對學生,更是針對教師,只有先尊重教師,學生才能真正被尊重、被重視。在具體實施上,學校利用教師自身的優勢,讓教師在不脫離既定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對自己所管理的班級和學生采用創新型的管理理念和教學手段。通過親身的德育傳教,為學生建立一個標榜,由以往強制性的約束教學模式,轉變為協商的模式,實現教師的地位和學生的地位的平等。
參考文獻:
[1]王國勇. 淺析小學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問題[J].學周刊, 2014(36):129.
[2]熊艷艷.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0:246.
[3]萬 華.學校安全工作中的難題與立法思考[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
[4] 肖昊嬋.反對學校欺負,營造安全的校園環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