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慧
摘要: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老師們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如何為教師減輕壓力,營造愉悅的工作環境,讓老師們身心健康的工作和生活,學校以心理學理論為基礎,以教師心理需要為依據,以預防教師心理疾病為目的,以多維輔導、團體拓展、危機干預等形式為載體,探究教師減壓新模式,打造身心健康的教師隊伍。
關鍵詞:教師;心理健康;職業發展
【案例背景】
2017年6月,臨近又一學年末,在學校黨委的號召下,學校面向初、高中全體教師開展了教師心理健康現狀的調查。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365份,回收問卷345份,其中有效調查問卷326份,初中101份,高中225份。調查結果顯示:
一、你有壓力嗎?
二、你認為舒緩壓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三、你覺得所在學校的心理咨詢室有什么需要改進的地方?(多選)
四、面對壓力,你的身體有哪些不舒適感?
高壓力導致的教師職業倦怠,讓教師不僅在工作中感受不到幸福,而且還直接影響到教師的身心健康。從我校教師身體狀況來看,常見疾病調查結果如表所示。
不難看出,老師們的身體存在著嚴重的健康隱患。這不僅直接影響教育教學行為,而且對心理健康也有一定影響。教師職業需要教師身心上的極大付出, 職業倦怠狀態下的教師在工作中體會不到成就感,對工作的意義、價值及自我效能的評價下降,對自己的消極評價增多,對職業價值產生懷疑,教學水平得不到正常發揮,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造成了負面影響。
以上截取了問卷中的四個題目,不難看出,教師們在面對壓力時,采取了積極的應對方式,同時也渴望學校針對教師層面開展有效的教師心理咨詢工作。
【案例描述】
民族振興的希望在教育,而實施素質教育和推進課程改革的關鍵在教師。教師是喚醒靈魂、塑造人格、美化心靈的職業,是引導學生追求和創造真善美、追求幸福人生的導師。只有對教育事業有熱烈的愛、對教育工作有執著的追求、對教師職業有幸福體驗的教師,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才更有利于促進農村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和和諧社會建設,培養全面發展的各類人才。如何讓老師們體驗到職業幸福、減輕心理壓力,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學校整合心理資源,探究職工減壓新模式
創建“心靈屋團體工作坊”! 依托“沙盤游戲”幫助教師心理減壓,通過創建場景,不斷自我剖析,自我完善,達到自行療愈的目的。從形式上,避免了教師間面對面談心減壓的心理負擔;從內容上,滿足教師在沙盤內使用各種模型、玩具塑造和呈現心靈故事的自由;從時間上,保證每個時間段都有心理教師接待來訪教師;從不同層面上,我們創建了不同類型的團隊。如領導干部團隊、班主任團隊、任課教師團隊、后勤服務團隊,基于心理需求,不同的團隊在進行沙盤游戲時,展現著各自不同的問題和困惑,心理輔導老師因地制宜的針對團隊特點,積極架構,和老師們一起商討出積極的應對策略。
在活動過程中,一輪輪沙具的擺放,一幅幅場景的創設,一次次思維的碰撞,黨員教師們彰顯著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風采,他們從大局出發,有強烈的服務意識和帶頭意識,將立德樹人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起到了模范引領的作用。榜樣的示范作用是無窮大的,帶動我校全體教師深入分析造成心理壓力的本源,正確看待壓力反應,采取積極有效的策略應對壓力。
通過沙盤游戲這一載體,教師們不再戒備于面對面輔導的尷尬和溝通過程中的有所防備,在游戲中做到了教師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引導好,教師心情舒暢,從而也優化教師的心理環境,促進教師集體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體會愉悅的工作,減輕教師的心理壓力,營造了和諧氛圍,進一步推進了和諧校園的建設。
【案例分析】
學校通過創建“心靈屋團體工作坊”,既有效整合了心理資源,又及時關注教師的心理需求,從中我們得到了很多啟示:
一、踐行十九大精神,培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學校認真貫徹十九大精神,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把教師需求放在首位,重視教師身心健康發展,積極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為全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保駕護航。
二、關注教師“實際獲得”,營造身心愉悅的環境。
教師職業是需要個體身心有極大付出的行業,職業倦怠狀態下的教師在工作中體會不到成就感,對工作的意義、價值及自我效能的評價下降,學校思教師之所思,想教師之所需,巧妙整合學校的心理資源,運用“沙盤游戲”的方式,將心靈凈化,自我認知于潤物細無聲之中,體驗職業幸福,提升教師們應對壓力的能力,提高教師們溝通交流的水平,創造了寬松的工作環境,使教師們在“追求卓越教育”的境界下,享受教育教學的魅力。
總之,學校力求滿足教師的心理需求,構建了多維立體全覆蓋的輔導模式,借力活動服務教師,促進教師身心健康發展,提高自我調適和壓力管理的能力,助推教師職業發展,提升教師幸福指數,最終達到教師幸福、學校發展、社會和諧的美好愿景。
參考文獻
[1]北京市總工會.職工心理健康自助手冊〔M〕.北京市職工服務中心
[2]陳麗萍.中學教師生存狀態及改進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3]龐旭民.論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表現及成因[J].河西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4]魏青,桂世權.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自我維護[J].中國教育學刊,2006(9)
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學校心理衛生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8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