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杰 (天津城建大學,天津市 300384)
宿舍文化以宿舍為載體,是校園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共同創造的精神文化和物態文化形式的總和[1]。宿舍文化是不同主體之間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共同價值取向,并對不同主體和整個宿舍產生教育和導向的作用。宿舍文化建設與學風、班風、校風建設之間相輔相成、互動互進,創造優秀的宿舍文化關乎學校的人才培養,潛移默化的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宿舍文化以宿舍成員共同的價值取向為中心,通過宿舍成員之間共同營造氛圍,對大學生的思想、行為及價值觀產生重要的影響。大學生從眾心理比較凸顯,宿舍文化對學生的影響一定不可小視。
宿舍成員來自全國各個地方,生活習慣、文化差異等各不相同,既有個體獨特的文化特征,也會不自覺的相互產生影響和融合,形成宿舍文化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宿舍文化有著很強的感染性,使宿舍成員為了更好的融入到小集體中,增強彼此的認同感,保持著與宿舍其他成員相同的思想或者行為。宿舍文化有著很強的包容性,宿舍成員可以自由的表達自身的想法,滿足學生情感和心理發展的需要,形成不同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
宿舍文化推動學風、班風和校風的進步,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宿舍成員主動的學習規章制度、營造舒適的宿舍環境、培養積極向上的學習和精神狀態,往往帶動整個宿舍共同進步。豐富的宿舍文化內容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釋放情緒的平臺,一個健康積極的宿舍文化環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激勵促進作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通過相應的宿舍文化活動可以增強同學之間的交流合作、鍛煉創造能力,升華學生的使命感和榮譽感,增強個人的責任感和自信心,增強學生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減少矛盾的產生和激化。
1.管理機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隨著學校招生人數逐年增加,學生的管理難度越來越大,同時也不斷加大宿舍管理難度。高校宿舍管理人員多數為非正式職工,文化程度和個人能力良莠不齊,大多未經過專業化培訓。完整的宿舍管理制度,對于保障學生正常的學習、生活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缺乏對新時期學生特點的考慮,且規章制度比較僵化,不夠靈活。在規章制度實施的過程中,過分的強化管理,忽視了人文關懷和教育引導,不能實現以人文本的育人要求。長期下去,會使學生對宿舍管理逐漸產生不滿情緒,阻礙宿舍文化建設的開展,同時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影響。
2.新媒體對高校宿舍文化建設存在負面影響。微信、微博、QQ等新媒體作為大學生共享和獲取信息資源的主要方式之一,改變了交流、娛樂、獲取信息等面對面的形式,對宿舍文化產生影響。不僅給學生提供方便快捷的途徑,而且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帶來消極的影響。學生沉浸在虛擬的網絡世界,缺少與宿舍同學之間的溝通交流,因此引發宿舍矛盾的產生。同時一些誤導性的言論或者信息也會改變學生的思想和行為觀念,危害學生的身心健康,對宿舍文化建設產生不利的影響。
3.宿舍文化建設中學生主體作用發揮不強。學生作為宿舍文化建設的主體,需要充分的了解學生的需求,提高他們的主體意識。但是在宿舍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過多依靠管理人員發揮作用,使得學生參與缺乏積極主動性。學生主體作用不能夠得到明顯發揮,較難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革新、自我管理和自我能力提升。同時也會出現過程流于表面,缺乏實效性,使宿舍文化建設水平得不到提高,不能更好的服務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學習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滲透到高校宿舍文化建設的各個方面,從而塑造具有優秀思想品德的大學生[2]。作為高校輔導員,應通過優化宿舍文化建設,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揮更大的作用,避免消極的宿舍文化對學生產生影響,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1.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加強管理人員隊伍建設。建立科學完善的宿舍管理制度和行為規范,對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作用。高校應不斷完善宿舍文化建設相關管理制度,保障各級制度層次明確,內容銜接有效,通過制度的嚴謹規范來引導學生自發形成的非正式規范[3]。合理地、可持續發展的規章制度,既能夠讓學校在諸多方面上的管理更加輕松,又可以引導和規范大學生在宿舍內的行為,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為宿舍文化建設提供有力的保障,做好育人工作。高校應遵循校園文化建設的總體布局,明確其思想和方向,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制定具體的規章制度,強化思想教育和引導。通過規章制度消除不良行為,營造溫馨、和諧的宿舍氛圍,使宿舍成員相互督促、共同成長進步,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提高宿舍文化建設,離不開宿舍管理人員的文化素養提升。針對目前人員隊伍的實際,我們應定期對其開展專業知識和相關技能的培訓工作,提高服務意識和實際工作能力,使管理人員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拉近,將團隊建設專業化。同時不斷充實隊伍建設,將輔導員和班主任老師一起充實到宿舍文化建設的隊伍中,在宿舍中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2.順應時代發展,發揮新媒體平臺陣地作用。隨著網絡時代的快速發展,新媒體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學習相關知識、發表個人想法、實現人際交往、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踐平臺。作為一名輔導員,我們應充分認識新媒體的影響力,創新傳統工作模式,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的優勢,加強對學生的正面引導。開展豐富多彩的網絡宿舍文化活動,豐富新媒體平臺的教育資源,提升學習教育的吸引力,促進學生擴充知識面和提升學習能力,拓寬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引導學生正確、合理的利用新媒體,吸收好的思想理論,摒棄錯誤的言論,避免負面的信息文化對學生的影響。同時組建師生團隊創建微博、微信等公眾平臺,加強對信息內容的審核和篩選,定期推送宿舍文化建設相關的教育內容,利用新媒體教育平臺的開放性和共享性,拉近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建立溝通的橋梁,結合課堂思想教育成果,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3.豐富文化活動,強化思想引領。宿舍文化建設中要充分發揮主體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將大學生放在主體地位,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體系。針對創新創業、考研就業、心理健康、宿舍安全、時事熱點等方面,開展有針對性的、形式多樣的宿舍文化活動,充分調動大學生積極參與,培養健康的心態,養成良好習慣,提高個人專業技能,傳播良好的宿舍正能量。抓住宿舍這一載體,通過開展宿舍文化活動,促進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學習,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和學生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主動參與宿舍文化活動,從而帶動周圍更多的同學向優秀學生看齊,激勵學生向更快、更全面的方向發展,提高宿舍文化建設的實效性,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永無止境,只有抓住合適的機會和場合,才能讓這項工作發揮著更大的作用和意義。宿舍文化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形成與發展,作為輔導員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宿舍文化的作用,把握宿舍文化建設的意義,學會用敏銳的眼光和獨特的視角去了解每一名學生,探尋宿舍文化建設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大意義。深入學生宿舍與同學談心、交朋友,以增強學生的自我防范意識,重視學生主動的參與到宿舍文化建設工作中,營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環境。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進宿舍,將服務學生落在實處,讓學生享受在學校進行學習和生活。
參考文獻:
[1]劉秉文,廉益人.略論學生宿舍文化建設[J].教育研究,2003(5):95-96.
[2]劉淑珍.思想政治教育視角下高職院校宿舍文化建設研究[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5):94-97.
[3]楊虎智,劉沁園.高校德育視角下宿舍文化建設的途徑探索[J].當代教育論壇 ,2011(12):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