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喬禮 蘇紅 劉冰冰 李昆 張英強 趙常艷 張黎輝 許曉麗
【摘要】本文基于醫學成人學歷教育工學矛盾突出的現狀,通過依托互聯網平臺,探討醫學成人學歷教育模式的轉變和學分制改革,以期為醫學及相關專業學歷教育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成人教育 學歷 學分制 教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G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1-0017-02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12】4號)中關于繼續教育一章明確指出,要推動建立繼續教育國家制度,搭建終身學習“立交橋”。健全寬進嚴出的繼續教育學習制度,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推進高校繼續教育綜合改革,引導高校面向行業和區域舉辦高質量學歷和非學歷繼續教育。開展高校繼續教育學習成果認證、積累和轉換試點工作,鼓勵社會成員通過多樣化、個性化方式參與學習。為適應國家要求,切實提高高等醫學學歷繼續教育質量,學院2016年對我校高等學歷繼續教育進行改革探索。
1.目前醫學高等學歷繼續教育的困難
1.1國家政策限制及行業門檻限制,生源逐漸縮小
從2002年開始,教育部,國家衛計委開始出臺一些列政策。這些政策包括停止醫學教育方面自學考試、各類高等學校的遠程教育以及學歷文憑考試試點學校舉辦的醫學類專業學歷教育。根據這些政策要求,成人學歷教育只能招收已經取得衛生類從業資格的學員,停止招收非在職人員。很多原本不是醫學專業或者想把醫學作為第二學歷的學生無法進入醫學相關專業學習,尤其是護理專業。某省招生考試明確規定,沒有護士資格證書的學員不允許報考護理專業[1]。
1.2實踐性強,辦學條件落后
醫學教育本身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求有很好的實踐條件來滿足教學的需要。目前在業余學習的學習形式下,學員很難得到充足實踐與實驗課學習。主要原因有:一是學員學習時間不能保證;二是各學校依托的學習中心沒有充足的實驗和實踐條件;三是不重視實踐教學。
1.3學員分散,工學矛盾突出
醫學高等繼續教育的學員大都是在職醫務人員,醫務工作繁重,經常加班加點,所以他們學習時間相對較少,不能保證按時參加課程學習。造成很多學員最后都是以混文憑為主。工學矛盾是醫學繼續教育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嚴重影響了辦學質量。另外,學員分布在各個學習中心,不便于集中管理。
1.4教學體系不適應醫學繼續教育
醫學繼續教育的主要承擔者還是各個高等醫學院校,教師基本上完成普教的教學作為自己的主要工作,在有時間的情況下兼職做繼續教育的工作,所以很少有老師能夠按照繼續教育的特點來安排教學活動。教學形式以灌輸為主,教學內容不結合繼續教育工作的實際。繼續教育的教材很多采用普通教育的教材,很難真正滿足醫學繼續教育學員的學習需求。很多學員在中職和高職都學習過的內容,在本科繼續教育中仍然在不斷重復,學員學習積極性不高。
2.高等醫學學歷教育互聯網平臺的必要性
2.1改革教育教學模式
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遠程教育逐步進入到教育領域中。遠程網絡教育成為解決繼續教育工學矛盾的有效手段。網絡教育具有學習自由度高,無時間和地域限制,教學資源可以不斷豐富等特點,使學員可以根據個人具體情況,靈活自由地選擇學習時間和地點,尤其隨著移動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泛在化學習已經成為可能。網絡學習還為學員與教師的交流互動提供了可能,大大提高學習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網絡教學還為繼續教育學分制的實施提供了可能,網絡平臺可以充分發揮教學的管理功能,詳細記錄學員的選課,俢課情況,為教育信息化管理,使學分積累和認證成為可能[2]。
2.2改革課程體系
根據醫學繼續教育特點,改革繼續教育課程體系和培養方案。根據繼續教育學員特點,采用統一教材,注重教材的實用性。課程體系中減少重復學習的基礎課程,增加實踐和實訓課程,利用互聯網開發虛擬實驗課程和臨床技能課程。注重結合學員的工作實際,將職業考試內容和業務考試內容融入課程之中,滿足學員對學科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需求。
2.3校外學習中心規范管理
校外學習中心是醫學繼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規范校外學習中心管理是提高辦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主要從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學習中心的設立標準,并嚴格審批程序。二是嚴格管理,包括招生、教學輔導和畢業等各個環節,各個學習中心統一標準,依托互聯網平臺集中管理。三是加強學習中心的檢查和評估,對違規違紀,影響學校聲譽的學習中心予以取消。四是加強對學習中心的指導,派教師到學習中心授課,組織學習中心教師到學校參觀學習。定期召開學習中心會議,推廣好的辦學經驗。
2.4個性化服務
互聯網平臺的廣泛應用,為學員提供個性化學習空間成為可能。這也是未來教育改革的一項重點內容。提供個性化服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建立大量個性化網絡學習資源,并及時更新。二是提供個性化網絡服務,包括課程導學,學習評價,移動學習,互動服務,學習過程監督等等[3]。
3.我校醫學繼續教育依托互聯網實行學分制改革的思路和實踐
我校自2016年在護理學專業試行學分制,制定適合學分制管理的相關規章制度,同時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實現學分制選課及相關管理。
3.1規定學習年限和畢業要求
由于目前成人高等教育沒有實行彈性學制,原則上我們規定學生可以延長兩年學制,但不能縮短學制。在學分管理上實行學分累積,學生修讀課程并通過考核可以獲得的學分,在規定的學制內有效。學生修業期滿,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獲得本專業規定的各類學分達到最低總學分,可以畢業。
3.2設計課程學分
各門課程的學分計算,以該課程在教學計劃中安排的課時為主要依據,以學時為計算單位,一般理論課程16學時為1學分。在教學計劃規定的各門課程學分之外,我們還設置了獎勵學分,即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科研能力列入人才培養方案,獎勵一定的學分。在校期間參加過國家級、省級課題、論文、教材、專著、學術活動、科技獎勵與專利、科技成果轉化、學術兼職等項目者,經批準審核可酌情獎勵一定學分。
3.3課程設置和分類
學分制培養計劃中,課程設置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大類,選修課又分為限定選修課(簡稱限選課)和任意選修課(簡稱任選課)兩類。各類課程學分所占的大致比例為:必修課70%,限選課20%,任選課10%。
3.4選課管理
目前我們已經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實現了網上選課,學生學習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以此鼓勵學員在完成必修課學分要求的基礎上,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擇業方向、職務及崗位特點選擇適合的課程。學生選課的范圍僅限于教學計劃提供的與本專業層次相對應的課程,尚不能跨專業選課。學分制教學計劃中的所有課程均采用網絡教學與面授相結合的方式,線上線下比例大概為2:1。
3.5學分互認(即免修免考)
3.5.1學生入學前通過國家組織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或國家批準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歷教育單科學習,學習內容及課時數符合本層次、本專業教學大綱及教學計劃要求,成績及格以上者,由本人提交申請,出具相關證明材料,經批準后,可免修、免考相同課程。
3.5.2二學歷學生,其中基礎課程已修過的科目與現學專業科目相同,課時數相近,成績及格以上者,由本人提交申請,原畢業學校出具證明材料,經批準后,可免修相同課程,不免考。
3.5.3已取得全國英語等級考試四級及以上合格證書者,可申請免修、免考《英語》課程。學位英語課程不允許免修、免考。
3.5.4每人申請免修的課程每學期不超過3門,申請免修的課程的總學分不得超過20學分。實驗、實習均不得免修。
3.6重新選學制度
課程考核不及格可申請補考,補考仍不及格者須申請重新選學。重新選學分為聽課重新選學和免聽重考,成績均按實際成績記載。聽課重新選學一般采用與下一年級進行重新選學。學生對課程的考試成績不滿意者,也可以申請聽課重新選學,以最高考試成績記載。
總之,高等醫學學歷繼續教育是否實施完全學分制要視自己的條件來決定,否則,只能暫時把學分制與學年制、自由選課與班級授課制、專業教育與個性發展結合起來,采用學年制和學分制并行形式,處理好各項工作的協調關系,逐步完善各項制度。希望通過此文,與其他學校共同探索行之有效的特色學分制管理之路。
參考文獻:
[1]李海權,孫延娜,鄂雲娟.醫學成人學歷繼續教育相關政策及困境分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12):146.
[2]佟赤.醫學成人高等教育學分制改革的應用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9):130.
[3]雷小洪,劉鵬江.醫學成人高等教育學分制改革難點及對策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5(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