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順學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我國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進行了新的改革。與以往的傳統教育不同的是,新課改更加注重于培養學生的發展和個性教育,是一種更加注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新課改教學中,老師需考慮到各個方面因素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影響。
【關鍵詞】初中 思想品德 開放式教學 學術史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1-0077-01
在初中階段開展的思想政治教學是提高學生德育教育和素質方面的教育的一個關鍵階段,也是國家對人民實現素質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開放式教學”使學生們開始學會積極主動地學習。
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地學習、營造開放的學習環境、以自身實踐為主是“開放式”教學的主要特點。
一、教學的開放
以往,在歷時四十五分鐘的一堂課里,我們記憶最為深刻的是老師在講臺上一直在講,不停地講,有的老師甚至還會拖個十來分鐘的課堂,來一味地給學生們灌輸知識。但這并不是說這位老師教得不好,反而正是因為太熱愛教學,太盡責任,才會產生這種現象。事實證明,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的教學質量并不是很高。現今教學模式不斷地改革,不斷地更新,使我們的教學系統越來越完善,同時教學理念有了很大的變化。在新課改中,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與同學和老師們交流討論[1]。
有一位老師說過:“課堂,是學生的課堂,學生才是主角。而老師是導演,他們的任務是在一旁指導和引導孩子去理解文章,而不是把自己的理解灌輸給孩子們。”在探究新課改的道路上,老師在也艱難的探索著。但有時也會出現當我們很完美的結束了一堂“開放式”的教學后,教師和領導甚至是學生都對我們的教學模式持有高度評價,但當我們再次回到課堂時,會發現課堂上的學生們往往會出現太過的“放”而導致“收”不回這一可怕現象。為了學生們的課后作業和結課考核,我們又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幫他們復習學過的知識,直到學生們能夠熟記這些知識。正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理論上,“開放式”教學是很完美的,但結果卻是“事倍功半”,我們反而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幫助學生掌握新知識。因此,在這條探索“開放式”教學的道路上,教師們還需做出更多的努力。
二、作業的開放
新課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們全面、持續與和諧的發展,讓學生在各個方面都能夠全面發展,提高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等。作為一名教師,更應起到領頭作用,對學生更加認真負責,做到尊重、愛護每一名學生,并合理地給學生布置“開放性”作業。
思想品德課的課程形式是多樣的,有建議書、演講稿、論文、調查報告等多種樣式。多種多樣又有趣的作業形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于做作業的激情與熱情,同時還能讓學生以這種實踐的方式去學習到更多的理論知識。思想品德課程的作業批改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通過學生的互相批改推選出優秀學生或小組。老師不應該再用傳統的枯燥的批改方式,可以多一點樂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快樂,老師在批改時可以多用一些激勵性的語句,多多鼓勵學生,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
三、課外活動的開放
在思想品德課堂上,老師可以通過將“理論運用于實踐”,多做一些與課堂有關的實踐活動,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同時也會增強學生對學習思想品德這門課程的喜歡與學習熱情。在課外活動中,學生可以親身體會到并去實踐老師在課堂上所講到的道德、行為以及法律等的規范準則[2]。只有在實踐過程中,學生才會真實的體會和領悟到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這樣對他們更好的掌握所學知識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當今社會上,出于種種原因,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學生家長又忙于工作,很少有時間陪陪自己的孩子,所以當今孩子們的娛樂生活大都枯燥、無聊。那么,我們就可以多布置一些課外活動,比如,帶領學生們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們或去幼兒園照看小孩子,同時還可以通過開展安全講座或者是消防演習等的方式來增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這樣,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休閑活動,還能讓學生在業余活動中學習到思想品德的知識,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四、結束語
事實證明,思想品德課的“開放式”教學不僅為學生和老師營造了良好的學習與教學環境,還能讓學生們在愉快地學習的同時,相對的更輕松地掌握住他們所學的知識。但在探索“開放式”教學的道路上,我們仍有許多做得不足的地方,仍需我們繼續共同地探討與努力。
參考文獻:
[1]劉吉勇. 初中思想品德開放互動式教學模式初探[J]. 生活教育,2017,(07):42-43.
[2]覃紹娟. 試論初中思想品德開放性教學[J]. 中學教學參考,2017,(0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