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宇瀚

1
16歲那年,在某一堂讓人不知所云的數學課后,我決定輟學。
那時,我對學校的厭倦與日俱增,學習成績一塌糊涂,紛至沓來的試卷與按部就班的生活,給我的青春劃了一個黯淡無光的半徑。宿舍每晚的臥談會上,一群涉世未深的毛頭小子,望著窗外一成不變的風景,憧憬著應試教育之外的各種可能性,直到深夜兩點。
韓寒式的成功學,很容易誤導我們產生沒來由的批判與懷疑,并焚燒全身每一個細胞,讓人越來越想要遠走高飛。我自認是一只才氣逼人的燕子,理當以扛鼎之姿飛入王謝堂前,只是被錯誤的成長捆住了翅膀。當我把輟學的想法告知母親時,或許是失望至極,她居然同意了,這更增添了我離開學校的底氣。
退學自然面對重重阻力,班主任雙眼里的沉痛快要刺穿他的鏡片,父親更是氣得青筋暴起,但在那個匆匆而逝的秋季,我仍執意將輟學手續辦完,把書本同青春一道打包、封存,而后束之高閣。
離開學校時的場景,至今在我的腦中依舊清晰,千篇一律的朗誦聲仿佛還隱隱約約地響在耳畔,車窗外的河山卻已換了人間。看著窗外,我滿心歡悅,豪邁地做出一個飛翔的姿勢,仿佛自由自在的生活已經到來。
2
我輟學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丟掉學生頭銜,謀一份工作,從此自己養活自己,然后憑借努力一步步登上云顛。北上廣雖美,但美得昂貴,不是任何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都可以去的,因此,我決定暫留家鄉。一開始,我想去雜志社,當一名激揚文字的編輯,只是學歷一欄填著高中肄業的簡歷投遞出去,卻全部石沉大海。持續幾天的等待后,我終于改變策略,站在勞動市場里那面貼滿了招工啟事的骯臟墻壁前,用一通潦草的面試電話,把自己變成了一名咖啡廳服務員。
天真的想法與文藝細胞告訴我,先從一位最底層的服務員做起,腳踏實地之后,歲月會給予我對等的獎勵。我甚至規劃好了職業路線,要在圈子里嶄露頭角,成為一名優秀的咖啡店店長。
咖啡廳在寸土寸金的濱江路,坐擁一江繁華,但生意很一般,只有幾位員工。工作雖忙碌,但沒什么技術含量,每個人都是慵懶的狀態,像一張張被曬干的陳皮。我只需要每天將咖啡廳打掃干凈,換上工作服,候在悶熱的廚房里,等一份份牛排出爐,把它們送到裝潢豪華的廳堂,在機械地重復著“歡迎光臨”“謝謝惠顧”中迎來又一天的落幕。工作不及想象中光鮮亮麗,長時間的站立讓我的雙腳腫痛難忍。客人的素質參差不齊,服務稍有差錯,常常被他們指著鼻子罵。
然而,景況再艱難,在終于能夠追尋夢想的道路上,我心境敞亮而愜意,像是網中的魚兒突然掙脫束縛,我終于不用再在睡不醒的清晨,步伐沉重地邁向那間鬧哄哄的教室,不用再在激烈的競爭中徒添傷感,更不用帶著抵觸的情緒任由自己的人生被別人左右。
日子似乎滑向一個明快的方向。
3
在我轉正不久之后,店里的領班職位出現空缺,老板準備公開選拔一位優秀員工擔任領班。得知這個消息,我激動得一夜未眠,并對這個能證明自己的機會志在必得。在其他同事得過且過的日子里,我研讀了大量餐飲服務類書籍,堅持制定工作計劃,細心關注每一杯咖啡的溫度與色澤,蓬勃的姿態摁也摁不住。
我相信一切努力都會被老板看見,自己的身體里沉睡著與眾不同的微光。
我耗費大量的精力細心籌備、參與競選,不斷打磨競職演講稿,收集、整理了十幾條針對咖啡廳的改進意見,正式演講時的發揮達到了先前無數次排練時的水平,收獲的掌聲也不比想象中的少,然而,落選的消息將我一把拽回現實世界。
盛怒與不甘之下,我試圖與老板進行一場平等的談話,面對我的少年豪情,對方只是冷淡地擺擺手,訓斥我要好好安心工作。很久以后我才知道,競選成功的同事是老板的親戚,從一開始,我就是每個人眼中秘而不宣的笑話。
在初涉人世就猝不及防的打擊中,我第一次直視自己的弱小,第一次對這場輟學產生動搖,也第一次對所謂的大千世界感到懷疑。
4
冬季的寒潮來得氣勢洶洶,我因為感冒請了兩天事假,再上班時,感覺整個店里籠罩著一層陰云,每個人的表情也都變得黯淡了幾分。
細問才知,在我請假的時候,休閑區的鋼琴上擺放的花瓶出現裂縫,瓶中的水滲進鋼琴里,需要一筆不菲的費用進行清洗、修復,而這筆損失,老板算在了所有員工的頭上,把大家當月本就微薄的薪水扣得所剩無幾。更讓人憤怒的是,我因為是休閑區的主管員工,即便當日沒有上班,也必須共擔損失。
其實,在老板漸漸苛刻的要求下,在整日空蕩蕩的大廳中,在一撥接一撥來店里參觀、考察的人中,我們能隱隱接收到咖啡廳早已風雨飄搖的信號。只是如同一個生命消逝之前的回光返照,或一個王朝崩塌之前的虛浮盛世,我們依舊安之若素,誰都不愿直面這處大家熱愛的棲身之所即將消失的事實。
那一天還是來了,咖啡廳在不斷興起的快餐大潮中轟然倒塌。隨著最后一張會員卡退費手續的完成,廣告牌被粗暴地掀掉,咖啡廳的卷簾門徐徐關閉。原以為早已安身立命的我,懷揣著微薄的遣散費徘徊在大街上,深切地感受到所謂溫情、自由的歲月,露出一副冰冷的容顏。
家里鬧翻了天,母親用掉半包紙巾擦去淚水后,開始向親戚們打電話為我找尋下一條出路,廚師、理發師、挖掘機駕駛員……一個個想法被不斷地討論,又被不斷地否決,哪一條路好像都會走到死,未來之所以捉襟見肘,不過是因為學歷的局限。
我疲憊地靠向沙發靠背,當初的豪言壯語早已煙消云散,許下的諾言也全部都沒實現,自己仿佛正乘坐著一葉扁舟,飄蕩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上。
停止工作后的某個黃昏,我在晚自習時溜回學校,偷偷地站在后門打量正沉浸在書本中的同學,看見他們在日光燈的映照下涉世未深的臉龐,柔和而又飽含期望。沒來由的,我忽然陷入強烈的想念與渴望之中,想念從前無憂無慮的生活,還有香樟樹染香白襯衫的夏天;渴望充裕美滿、不失控的人生,以及一份精致與體面。
于是,我決定折返。
5
帶著一腔沸騰的熱血走,沾著滿身塵埃、風絮回,我細心清洗質地柔軟的校服,讓那些被塵封的書本重見天日,我坐回日光泛濫的教室,一點點將自己親手丟棄的青春碎片打撈、拼接,復原出年華本該有的底色。
喋喋不休的班主任,兇神惡煞的保安,午后的鈴聲以熟悉的節奏將我朦朧的睡意驅趕,校門口的燒烤攤仍舊煙熏火燎,一切不過舊時模樣,我卻覺得自己經歷了一種涅槃式的重生。整整一年,我沒有睡過一次懶覺,沒有看過一場電影,只在學習累了時,會把頭輕輕地埋進臂彎,閉眼,倏忽回到狼狽的從前。
高三那一年,我漲了兩百多分,風驟蹄疾的生活賦予人沉默如謎的極限。高考后的暑假,一封重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靜靜地躺在我的信箱中,人生向春暖花開處轉彎。
往后的時光里,我匯入汪洋人海,沒有活成持劍屠龍的少年,也不斷地在求職、填資料、過生日等大小場合,被不斷地提醒自己延遲畢業一年、落后同齡人一歲的慘痛事實,我卻未曾覺得遺憾或抱歉,反而多了一份珍視與慶幸。曾經誤入歧路,沒什么不好,我無法保證自己的人生不出錯。在那段灰暗的時光里,我陷進一個怪圈,集所有失敗、叛逆于一身,但恰恰也是在那段沉潛的歲月里,我褪去陳舊的死皮,看清最真實的自己,而后雛翅新展,榮歸燕群。
斷裂的一年,成為印記與榮光,哪怕落單的燕子,遲到了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