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波
摘要:互聯網時代下對于圖書營銷既產生了挑戰又產生了機遇,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下需要對其中存在圖書營銷進行研究,既認識其中存在的圖書營銷虛擬化與實體店空化的挑戰,又要認識到在互聯網時代下人們進入大閱讀的時代下,對于圖書的需求范圍加寬,深度加深,且不同的人對于圖書的需求在網絡市場基本都可以實現滿足進一步擴大了市場。在這樣的條件下,作為圖書營銷者既要滿足新增群體的閱讀量,也要在市場的推動下創興營銷模式,由過去單純的營銷向多范圍營銷轉變。
關鍵詞:“互聯網+”;圖書營銷
網絡時代的到來對于整個社會產生了顛覆性的營銷。尤其在一部分營銷行業,傳統的營銷模式已經沒有了昔日的榮光,相反一部分依賴于網絡的營銷模式逐漸成為營銷的主體成為市場的新寵兒,這樣的條件下在,作為古老的營銷之一的圖書營銷,也需要進行相應的現代化改造這樣的改造不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有效的,在一定程度上說也是對未來有積極意義的。
一、進行圖書營銷改革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在進行圖書營銷模式改革的過程中,首先需要認識的是市場與技術的結合。從技術上來說進行必要的改革的技術已經成熟。現有的計算機技術與網絡技術已經能夠實現大范圍的群體性覆蓋,就我國來說基本上所有的縣城以及其中行政村與自然村已經實現了網絡村村通,每個人實際上已經被網絡連通起來。在這樣的條件下,進行網絡基礎上的圖書營銷的基本技術已經不成問題,而進行基礎操作的人才,在我國大學普及的情況下也不成問題。就其市場而言,大范圍的說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半年共計新增網民1992萬人,半年增長率為2.7%。互聯網普及率為54.3%,較2016年底提升1.1個百分點;截至2017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24億,較2016年底增加2830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至96.3%,手機上網比例持續提升。這些都是進行網絡營銷的潛在客戶,需要著重進行關注。
其次,需要認識的之上網絡之上進行的創作正在呈現一中擴大化的狀態,并在市場的調適下出現了一批進行網絡串座并有一定網絡閱讀固定全體的作者,比如辰東、我吃西番柿等等在寫作群體中擁有很大的話語權,并且有一定的市場號召力。其中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寫的網絡作品還進行影視改編。他們進行市場推廣的過程中,通過網絡創作網站進行,在一定意義上說他們進行的是純虛擬的網絡圖書營銷活動,尤其是在其早期基本上不予讀者進行見面交流,而是通過網絡進行相應的互動,他們對于讀者的態度更像是公司中的董事會與職業經理人,在自身的職權范圍內進行相應的符合董事會要求的活動。他們因此自然也賺得了自身的相應的價值。但是這樣的情況對于傳統的圖書營銷來說導致的結果是基本的讀者群體的流失與營銷方式受眾的減少,所以在現有情況需要進行必要的改革,自然也有改革的技術與市場條件。
二、營銷模式的具體情況分析
在營銷模式中具體基礎上可以分為基本的網絡型與網絡與現實并行型。對于基本網絡來說他們的營銷依賴的網絡網站,需要的網站的各種推薦。比如起點中文網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其在進行作品的營銷過程中需要進行必要的即封推與整體推薦,以及關聯推薦。在不斷的推薦中通過點擊量與推薦票的市場推動符合市場預期與判斷市場喜好進行相應地做出推薦。當然其中作者評級也是很重要的,在起點網中就有相應的評級系統,如果成為大神一級則實現推薦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同時網絡與市場的不斷重合也產生了快餐性的網絡文學作品。這種快餐性的網絡文學作品中的營銷模式其在整體向有大量的一致性而在具體上需要進行必要的細節考量。不同的作品一般情況都會配置一個責任編輯,實現單獨情況下的細節性服務。對于被服務的個人來說,這樣的配置對于其進行相應的推廣實現了推廣者與被推廣者的利益共同體的具體體現,讓二者的情況更加符合市場規律。故而我們可以說營銷模式同特別是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進行相應的營銷需要進行必要的市場調查,市場調查完成之后需要進行必要的整體構想。但是這樣的構想并不是進行相應的文學意義的構建而是進行市場意義的構建。
在現有情況除了網絡文學之外,還有大量的學術著作與現實文學。這些文學作品在營銷過程中需要的不僅是網絡營銷還需要進行必要的現實營銷。典型就是易中天教授的自身的作品,他的作品在推薦過程中主要是通過電視節目《百家講壇》之后的簽名售書,在其之后,進行相應的網絡上書籍的發售,而網絡書籍發售的渠道通過的是各個售書網站,典型就是亞馬遜、當當等網站。在這些網站的推薦過程中,很多情況進行的是依據于其進行的優惠活動,比如在一些情況下人文社科類圖書常常減價。減價的圖書都有具體的書目。這意味著在此進行過程中需要的是進行必要的圖書分類。此種分類與具體的圖書過程中進行必要的書籍整體的推介,整體中蘊含著個體推介。
最后,對于一些專業群體在進行圖書推介過程中,還是要根據其本專業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推介,比如在進行推介過程中根據此種科學的基本素質要求進行推介。將其進行必要的專業分類依賴的還是傳統的推介手段而不是過分依賴于網絡。比如對于歷史學來說本科生所需要的書籍與研究生迥然不同,而作為圖書推介者其基本上屬于他們教師,因此需要的還是進行傳統的推介方式。
小結
本文通過對互聯網情境下的圖書營銷的分析認為其存在技術上的可能性與市場的必要性。在進行營銷的過程中要對市場進行游俠分類提升市場對于圖書的滿足感,符合其精神建設的需求以此實現相應的圖書營銷市場的網絡化的建設。
參考文獻:
[1]滿藝.“互聯網+”時代圖書營銷模式探析[J].傳播與版權,2017(10):72-74.
[2]劉瓊.館藏圖書的現狀與前景[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