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鈺婷 甄浩
摘 要: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MOOC作為新涌現出來的一種在線課程開發模式,即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使得課堂不再局限于“面對面”,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本文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開展MOOC教學的啟示與面臨的挑戰出發,提出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的建議。
關鍵詞: MOOC “互聯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要理論教育的任務,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盡OOC作為一種新興的高等教育授課方式,集開放性、虛擬性、多元性和自主性等特點于一身,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聽課,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不同國家、不同語言、不同學校和不同體系的課程,獲取到世界一流大學的課程資源[1]。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高校急需改革與創新的課程之一,需要順應“互聯網+”時代的新型教學模式,直面MOOC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一、MOOC對髙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改革的啟示
1.MOOC模式下高校思想政理論課的含義
MOOC模式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依托網絡學習平臺進行開放式的課程教學,在教材類別、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等方面與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教學相同,主要區別體現為教學模式的不同。學生可以選擇完全的在線學習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和以MOOC作為輔助手段的課堂教學模式。MOOC的出現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高等教育的課程模式、授課形式、教學管理等教學模式,為探索思想政治理論課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2]。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OOC課程的特征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重視教育體制的改革,MOOC的出現和發展使得教育過程向多元化方向前進,實現了教育的自主性和創新性。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OOC課程的特點[3]可以總結為:
(1)開放性的課程模式。所有課程都會在網絡平臺上共享,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搜索到世界各地的教學資源,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學習網絡上開放的所有課程。這樣開放的課堂需要不斷優化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保證教育資源的質量以吸引更多學生選擇相關課程并認真學習。
(2)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伴隨著MOOC教學的逐漸普及,不同高校和老師對同一教學內容采用的教學方法不同,學生可以個性化地選擇最適合的教學方法,在體驗風格各異的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感受各個國家的特色文化和風俗習慣。相比之下,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劣勢逐漸明顯,使得學生越來越難以接受。
(3)碎片化的教學載體。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越來越依賴移動終端,傾向于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時間學習知識。未來教育發展的一大方向便是如何使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知識的學習。雖然目前網絡上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介紹很多,形式內容豐富,但是沒有充分體現出網絡載體的碎片化特性,系統化地整合教學載體和資源更無從談起。
(4)無限化的受教者范圍。互聯網有無限性和開放性的特點,只要學生喜歡這門課程就可以進行學習,不會受到年齡、地域等的限制,同時在網絡授課過程中聽課人數也沒有上限。在這一趨勢下,倘若我們仍堅持傳統模式下單一的限制式教學思路,勢必會阻礙思想政治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二、MOOC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影響
1.MOOC給髙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帶來重大機遇
(1)有利于重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良好形象。很長一段時間,人們提到思想政治理論課,腦海里就會出現“枯燥乏味”、“政治說教”等刻板印象。MOOC的出現與發展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提供了重塑形象和打造品牌的契機。由于課程的開放性,每門課動輒就有幾千人選修,這是傳統課堂無法比擬的,同時這樣大規模的課程模式容易在學生群體中形成課程的“明星效應”。不斷擴大觀看的學生群體不僅是對該課程教師最好的肯定與鼓勵,更潛移默化地擴大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影響力。MOOC不僅拓展了學生重新學習的渠道,讓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煥然一新,進一步改變了人們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偏見,對重塑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形象有很大的幫助[4]。
(2)有利于推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改革。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知識點繁多、教學任務重,任課教師為了確保教學任務的完成,只能采取滿堂灌的模式,很少有時間與學生溝通交流,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自身理論性強、說教意味濃厚的特點增強了學生的抵觸心理。MOOC平臺的出現給了教師打破原有課程模式的機會,可以設計在“互聯網+”背景下更適合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習慣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更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遵循學生學習的客觀規律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有利于改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系統。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任課教師為中心,學生處于相對被動接受的位置上。在MOOC環境下,學生會有很多其他選擇的機會,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在以往課堂教學模式和MOOC教學模式中自主選擇,不再局限于時間、地點、學校的限制,可以瀏覽到世界各地優秀大學的課程內容,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同時學生可以在在線學習的基礎上通過討論區進行提問和評價,給老師更多的課程反饋,加強與老師的交流溝通,便于老師依據學生的評價及時做出相應的課程調整,促進教學相長,形成互動互聯的良性循環系統。
(4)有利于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品牌。每所高校都必須開設的課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很難形成特色品牌效應。在教材基本統一的情況下,如何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創新以形成自己的特色,提高課程的影響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學研究意義。MOOC的興起與發展無疑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與創新帶來了新的契機,復旦大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MOOC教學在得到廣大師生一致好評的同時,樹立起自己的品牌。清華大學通過在國際MOOC平臺edX上開設《毛澤東思想概論》課程,吸引了來自136個國家的3000余名學生選課,引起了很大的反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MOOC化探索推動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品牌化建設,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校的美譽度。
2.MOOC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帶來的挑戰
(1)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任課教師的挑戰。在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教師基本可以掌控整個教學節奏與過程,同時自主選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與學生的互動方式。然而在MOOC模式下,任課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在保證科學性與趣味性的基礎上做好知識點的劃分及教學內容的壓縮與選擇。該過程既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要實現教學目標,這就對如何選擇和創新教學模式與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學生之間不僅存在地域差別,更存在年齡智力、學歷層次、語言背景等各方面的差異。教師在篩選教學內容時既要滿足一般學生的需要,又要滿足基礎較好且有較高學習要求學生的需要;既要適應一般學生的接受水平,又要體現出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進步,具有較大的難度。其次,面對開放的網絡環境,任課教師在全面且安全的闡述涉及意識形態等方面內容的同時如何謹防被別人斷章取義,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5]。
(2)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者的挑戰。受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均衡的制約,我國的基礎教育離不開“應試教育”的制約,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不少學生的學習并不是基于自由、興趣、個性和能力的追求,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下,成為外界刺激的被動接受者,而不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這就造成中國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及合作自律品質上的欠缺[6]。MOOC模式下的教學注重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管理、團隊協作、語言表達等各方面的培養,注重啟發、探討、合作式的教育與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內因起著決定作用,學生才是真正的主體,所以在MOOC教學中對學生的自我要求與能力提出了挑戰。
(3)MOOC的興起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挑戰。高校思想政治課程不僅是中華文化和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傳承者,更肩負著幫助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歷史使命。傳統課程雖有灌輸式教學的不利因素,但老師每周與學生定期進行的授課活動本身帶有一定言傳身教的特點,其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仍有不俗效果。但在MOOC模式教育中,思政教育本身有著許多不確定因素。視頻課程學習作為一種新型學習手段,尚缺乏有效的監督手段,更缺乏可信度較高的考察機制,一些學生在在線學習和考試的過程中存在作假的情況,甚至連基本的教學目的都很難達到。其次,在MOOC模式下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與教師見面的次數大大減少,再加上許多學生并沒有在討論區和老師留言的習慣,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加匱乏。如果以上這些不確定因素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沒有得到有效規避及正確引導,那么高校思想政治課程達到的效果必將大打折扣[7]。
三、MOOC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的對策思考
基于MOOC模式的“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已經以其獨具特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與以往思政課堂有機地結合了起來。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前思政類課程在MOOC平臺上所占比例仍很有限,且富有內在競爭力的課程亟待豐富。所以只有直面MOOC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積極探索響應的解決措施,才能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在MOOC平臺上站穩腳跟,擴大影響。
思想政治教育在MOOC平臺上的發展離不開內容上的豐富和教學模式的發展。提升MOOC平臺教育的舉措應包含以上兩個方面,在提升教學水平、教學質量的同時探索MOOC課程與以往課程的結合點。
1.完善MOOC課程團隊的激勵與管理工作
(1)構建一批高素質思想政治MOOC課程教學團隊。一個健全的教學團隊一般包含課程的主講教師、面對面授課教師及相應的助教,而團隊的完整性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專業素養的提高是保證視頻質量的基礎。廣大高校應積極為教學團隊提供專業培訓,包括教學內容的選取、教學內容的創新及多媒體技術能力的培養。同時,由于視頻課程的特點,主講教師的鏡頭感及課程團隊的數據的分析處理能力也顯得十分重要。
(2)提升管理水平,提升團隊工作效能。提升團隊管理水平的前提是確定教師和助教的數量配比問題。能否科學地安排人員配置將極大程度上決定線上課程的質量,而團隊的分工將決定課程上線的效率。因此,這一工作既要重視教師的工作水平和業務能力,又要兼顧教師的授課特點及課堂風格。工作體系方面,主講教師一般負責課程視頻內容的錄制及教學模塊的建設;面對面授課教師則要充分利用面對面交流這一契機,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收集學生對于課程的合理化建議,并將獲取的信息反饋至主講教師,形成閉環回路,有效提升教學質量、滿足學生需要;助教按照工作要求可分別設置課程助教和管理助教,課程助教的工作類似于傳統意義上的助教,主要工作是輔助主講教師進行課程內容準備,包括素材的收集、講義的準備及試題的編纂,其獨特之處在于需兼顧在線答疑環節;管理助教則主要服務于學生,進行課程信息的推送、學生技術問題的解答及課程結課相關工作的開展。同時,由于MOOC課程本身的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不同,相應的評價機制和激勵體系有所區別。對于主講教師來說,線上課程的建設情況及參加課程學生數量、教學評價等可作為參考依據;面對面授課教師的評價可基于對于課程本身的研究及對于實踐教學資料的成果轉化量;助教的激勵可參考傳統助教考核體系。
2.完善落實MOOC課程學分互認及合作體系
《意見》明確指出:“推進在線開放課程學分認定和學分管理制度創新。鼓勵高校制訂在線開放課程教學質量認定標準……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鼓勵高校開展在線學習、在線學習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等多種方式的學分認定、學分轉換和學習過程認定?!盵8]
科學的學分設置是認可學習者學習能力和獲得知識內容的重要方法。研究我國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MOOC課程實踐經驗可以發現,我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互聯網+”式探索較為成功,學分設置和教學設計比較合理,考評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學習者只要完成了相應課程,通過了課程考試并獲取了相應的知識,便可以取得一定的學分。因此,學校應基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平臺建設優質資源的共享初衷,明確相應課程的修讀要求及課程安排,推進學分認定體系的建設。
同時,要積極推進高校之間思想政治理論課MOOC課程的交流與合作[9]?!兑庖姟分赋觯骸肮膭罡咝Mㄟ^在線學習、在線學習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等多種方式應用在線開放課程,不斷創新校內、校際課程共享與應用模式。鼓勵承擔對口支援任務的高校探索通過在線開放課程支援西部受援高校教學,受援高校應積極應用在線開放課程。”[8]各高校只有做到合作交流共同提升MOOC課程建設,才能真抓實干踐行教育公平理念,在互相交流中提升課程質量,在提升課程質量的基礎上援助相對弱勢學校,真正做到優質資源共享。
3.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精品MOOC課程
高質量的思想政治理論MOOC課程是以往思政理論課和MOOC的有機結合產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但要認識到,每一種新興教育方式與當前教育模式必然存在差異,兩者之間的無縫銜接并非一蹴而就。因此,打造精品思想政治理論MOOC課程必須探索MOOC課程教學規律和思政課程與MOOC平臺的結合規律,研究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知識點轉化為MOOC課程要點的方式。
(1)探索MOOC課程教學規律和思想政治理論課與MOOC平臺的結合規律??梢悦鞔_的是,MOOC是符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規律的,現階段MOOC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我們仍需堅持探索MOOC平臺的建設發展規律,尋求MOOC與高校思政理論課程的最優結合點。要用MOOC視角審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現從教材模塊到教學模塊的逐步轉化,充分利用MOOC視頻短小精悍的特色,在保證教學邏輯完整性和科學性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拆分重構。同時,要準確定位MOOC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作用。MOOC課程雖有諸多好處,但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其獨特性,不僅有學科教學的特性,更承擔著文化育人的重要任務。所以如果僅通過MOOC平臺進行網絡教學而脫離了師生交互式教學,恐怕思政課教學效果很難保證。因此,要準確把握MOOC作用,堅持“線上視頻教學+線下見面課”的同時,優化線上課程和線下課程的內容,加快推進MOOC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結合的進程。
(2)研究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知識點到MOOC課程要點的轉化方式。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將直接影響教學效果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質量的提升離不開學生對于課程的興趣,而現階段傳統政治理論課的教材是全國統一編寫的,給教師留下的發揮余地并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課程積極性,進而影響了學習效果。MOOC平臺作為新興“互聯網+”模式下的教學載體,為廣大思政教師提高課程趣味程度提供了新工具。一方面,授課教師可以采用MOOC的教學體系結合互聯網思維整合傳統課程教材中的精髓,以一種易傳授、好理解、有內涵的方式把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要講透徹、說明白,讓傳統理論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吸引學生自主學習。另一方面充分與學生溝通,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選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案例解釋深奧晦澀的理論,于潛移默化中教書育人。同時,線上課程的內容可以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線下見面課程,與線上視頻內容聯系緊密并相互啟發,自然會增強教學效果。
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知識點轉化的另一要點是創新網絡課程設計,即精心劃分線上視頻課程的知識點。線上視頻課程承載了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任務,而從教材模塊到教學模塊的轉變過程,就是對教學內容和知識點進行拆分重組的過程。保證拆分重組的科學性和新穎性是教學過程設計的最重要工作,也是課程質量的最重要保障。
最后,要在合理規劃線上視頻教學與線下傳統教學課時比的同時保證兩者間存在有效銜接。線上視頻教學作為基礎教學固然重要,但就MOOC建設現狀而言,只依靠線上視頻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與線下課程相結合,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在保證總課時數的同時做到科學分配,使線下課程與線上課程形成有機統一的整體,二者銜接連貫、相互啟發,才能真正達到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黃明,梁化,谷曉琳.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MOOC概論[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化,2015.
[2]李奎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MOOC教學模式探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7(1):10-11.
[3]戴曉宇.關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OOC課程的建設研究[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2016.
[4]魏傳苗.MOOC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6.
[5]趙艷波.慕課"興起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教學與管理,2015(3):115-117.
[6]王文禮.MOOC的發展及其對高等教育的影響[J].江蘇高教,2013(2):53-57.
[7]陳豪.“慕課”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啟示[J].思想理論教育,2014(4):70-73.
[8]中國教育信息化網.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5(18):48-50.
[9]劉楓.慕課視域下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J].高教學刊,2015(22):103-104.
基金項目: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課題“微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項目編號:16YB113);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課題“江蘇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制機制研究”(項目編號:B-a/2016/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