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宗鵬
【摘要】建筑業安全生產事故往往會造成人員傷亡與巨大的經濟損失,對社會穩定產生不良影響。因此,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應該引起相關參與方的高度重視。本文梳理建筑施工項目安全管理的影響因素,通過問卷調查研究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管理存在的困難,最后提出改進建議。
【關鍵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問卷調查;對策研究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與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關鍵階段,建筑行業也迎來了噴薄式的迅猛發展,建筑業的產值在十年時間里增長了7倍還多[1]。然而建筑業高速發展的同時帶來的是嚴重的安全管理事故。從2001年到2013年,每年因安全生產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都在一千五百億元以上,事故致死人數在1000—1500人之間[2],我國的安全管理工作面臨巨大壓力。如何通過理論研究和實際調研找出安全管理工作的困難之處,尋找出影響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建立有效地建筑安全管理運行機制預防和控制事故發生,是當前建筑業亟待需要解決的問題。
2、影響建筑施工項目安全管理的因素梳理
本文通過查閱大量的國內外文獻,梳理出影響建筑施工項目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然后對因素進行分析,找出關鍵影響因素,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由于本次調查采取的問卷借鑒了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參考了目前建筑施工領域已經形成的多項標準,根據受訪者反饋的意見,最終共計歸納總結了46項指標,如表3.2。
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影響因素
對調查問卷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初步分析后,在所有156份有效調查問卷中,46個觀測變量的統計值介于0到10,說明樣本數據均處于合理范圍。全部數據的標準差小于2大于1,說明本次調查的觀測值分布均勻穩定。
通法對因子載荷矩陣實施正交旋轉,可以將全部46個觀測量歸納為7個主成分因子的門下,經過旋轉后能夠得到因子得分矩陣,對這些因子重新分類命名之后,對每組因子計算均值并整理歸納,其結果如下表所示:
建筑行業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起因通常歸納為“4M”要素:即人、物、環境和管理。而本文總結的影響建筑施工安全的這七個公共因子,正是“4M”要素在建筑領域的拓展和延伸,從每組因子的得分情況也能反映出目前安全管理的重點,以下從均值排序前三項因子的統計結果進行深入分析及提出相對應的建議。
4、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建議
4.1法律遵守因子
從調查結果來看,法律遵守因子的均值為8.90,排名最高,說明大部分受訪者認為遵守建筑行業的法律法規是保證施工安全的最關鍵要素。各級單位要自覺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督促施工單位和分包單位及時整改安全隱患,認真貫徹國家、地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實施,堅決制止違章作業,并加強安全檢查記錄的動態管理。通過定期的安全檢查及時發現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將安全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從而從根源上對安全事故進行控制。當發現重大事故隱患時,應立即停止施工,并按照法律規定及時上報各級單位。
4.2執行因子
從統計結果看,執行因子的均值為8.18,說明受訪者認為安全生產的執行是關系到施工安全的關鍵要素。建筑工程生產規模大、參與人員多、涉及到的專業工種多、生產周期長,在施工單位即建筑企業內部,作為建筑項目最重要的參與方,要完善三個層次的安全管理,并予以認真執行,才能將安全管理從書面付諸實踐;最后,由于建筑工人文化素質普遍不高,所以經常出現心存僥幸、冒險施工的情況,無疑降低了安全規范的執行力,損害了施工安全。從調查結果分析,受訪者認為安全生產執行力在安全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在施工操作中遵守安全操作規定。
4.3物質投入因子
監管因子的均值是7.90,說明對于施工安全的物質投入是保障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的必要環節。我國的現行法律法規明確規定了安全專項資金的投入比例,在實際建筑施工中建筑單位更需要根據施工進度的需要,購置安全防護用具改善施工作業環境。同時施工單位按照施工進度的實施情況,統計分析安全費用的使用情況,建立符合本企業特點的安全專項資金使用標準。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應根據項目特點、施工計劃、安全生產計劃、工程技術方案與建筑法律法規的要求,對每項安全投入進行科學系統的測算,保證安全專項資金的使用符合企業要求與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規。
結論:
建筑施工企業在安全管理中必須堅持“安全第一,綜合治理,科學管理,統籌安排”的方針,制定科學合理的安全政策、安全生產計劃和因地制宜的安全生產措施,不斷健全和完善安全生產組織管理體系和安全檢查體系,切實保障員工的生命健康安全,降低安全事故發生。針對本文的調查結果,施工單位應當有計劃地、系統地針對上面七種關鍵影響因素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投入充足的人力、財力去保證安全措施的有效實施,最終減少安全事故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