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
【摘要】綠色建筑就是遵循著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提出的一種生態建筑。就綠色建筑的發展歷史來說,由于各國的經濟環境等因素的不同,導致對于綠色建筑的理解也有著極大地差別,但總體歸納看來說,綠色建筑的環境回饋和資源效率是毋庸置疑的。因此,通過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的分析,并且針對相應檢測技術能夠讓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變得更加快速。
【關鍵詞】綠色建筑;發展現狀;檢測技術;研究
1、我國綠色建筑發展與現狀
1.1 我國綠色建筑發展
在20世紀90年代,綠色建筑的理念引進我國,1996年我國就建筑領域提出了要求,要求進一步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提高居住質量,在1998年,首次提出結合綠色環保的要求,對建筑領域進行變革,并提出了建筑節能的戰略方針。當前我國的綠色建筑體系已經逐漸完善。例如,在針對不同氣候對建筑節能要求的不同建筑建設中,北京、上海、重慶、深圳等根據各地實際氣候環境不同的情況出臺了“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此外,一些經濟發達城市已經著手與對綠色建筑技術的研究,并逐漸形成特有的綠色建筑體系,其中清華大學的超低能耗示范樓就是其中優秀建筑的代表。雖然綠色建筑領域在我國的起步較晚,但是隨著與國內外的專家學者的交流,國外經驗的學習,讓我國在綠色建筑發展中發展速度較快,勢頭較猛,并且在諸多建筑已經取得了國際上的認可。
1.2 我國綠色建筑的現狀
1.2.1缺乏認知
當前我國社會還沒有意識到綠色建筑的內涵,片面的認為綠色就是某些建筑商為了提高銷售,打出的一種營銷招牌,因此,綠色就相當于昂貴和不實用,因此,普通民眾對這種綠色建筑的接受程度較低,不能夠認同。
1.2.2綠色建筑技術不成熟
由于我國綠色建筑領域正處于嘗試階段,因此,相關產品的發展也是正處于發展階段,這就造成了綠色產品的價格昂貴,種類較少。在施工中,就對綠色施工有了更多技術要求,施工手段較為復雜,技術要求嚴格。
1.2.3投入成本高
雖然綠色建筑處于發展階段,但是總體來說,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并不顯而易見,反而開發商為了減少風險,加快資金的回籠,對綠色建筑的積極性不高。因此,導致綠色建筑成為了廣告語。
1.2.4雖然我國學者對于綠色建筑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相關的技術人員極為欠缺。由于綠色建筑在實施的過程中需要更多高復合型人才,因此,在綠色建筑領域不僅人才缺少,不同工種之間的配合也十分欠缺。
2、促進綠色建筑發展的重要意義
綠色建筑能夠恰當地把綠色植物和建筑設計融合在一起,最大程度地實現節省資源和減少污染環境的目標,改善居住者的生活環境和質量。同時,傳統建筑在施工過程中會帶來全球近一半的能源消耗,并且還會產生非常大比例的空氣、噪聲、電磁等方面的污染,綠色建筑的發展,能有效減少傳統建筑帶來這些惡劣影響。綠色建筑以綠色為主題,選用低能耗的材料,應用新能源。將綠色融入到建筑設計中,提升室內的可居住性,獲得更高的舒適感,從而使人們的健康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3、綠色建筑檢測技術特點綠色建筑檢測技術特點
3.1檢測項目包含眾多內容
檢測項目豐富,其中涵蓋的檢測內容包含室內外環境水平的高低,給排水系統、室內照明效果、新能源應用技術、取暖空調系統設計、綜合協調智能控制等。結合多方面,各個學科及同專業相配合實現檢測。
3.2檢測程序復雜
綠色建筑開始運行工作之后,系統與環境便處在不斷變化的情況下,檢測工作需要對不斷更替的外部情況進行觀測,工序步驟復雜,需要注意的事項較多。比如說: 在空調系統運行的檢測過程中,需要對溫度這一指標進行檢測,空調制冷程度會同綠色建筑溫度而升高,降低而降低,隨著工程整體溫度的變動而變化。
3.3檢測過程消耗時間長
在實際的檢測過程中,綠色建筑涉及的需要檢測的環節眾多,并且各個環節進行檢測所需要的時間和內容各不相同,而且不同類型的檢測所進行的時間可能分布于四季中,所以在綠色建筑的檢測過程中,需要消耗的時間還是非常長的。
4、我國綠色建筑相應檢測技術研究
4.1 環境檢測
環境檢測主要包括室內和室外的環境。室內環境就是指檢測建筑周圍的土壤濃度、輻射、空氣質量、污染、噪音等問題,當對某綠色建筑進行評價的時候,要針對污水排放問題進行檢測。室內主要是對室內光源、通風、空氣質量、噪音等問題進行檢測。
4.2 照明系統檢測
照明系統的重要性是一般情況下都會忽略的檢測方向,在使用中,如果有良好的自然采光,照明節能的效果就十分顯著,但是在建筑中往往開啟照明燈,尤其是辦公樓,在能源上浪費嚴重。在對照明系統進行檢測的時候,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一般顯色指數。(2)眩光值,通過計算反應照明質量,觀察是否適合人們生活居住。(3)照度值,照度值的檢測能夠保障人們在室內能夠擁有可靠的光源。主要是用來反應室內光照強弱情況,不同功能的房間對光源有著不同要求。(4)照明功率值,通過對這項數據的檢測能夠反應出照明節能的標準。上述的四項在檢測中蘊含著豐富的綠色照明的原理,綠色照明并不是為了片面的節能而降低照明效果,而是在一種不削弱使用效果的同時加強對能源的合理配置,保障高效照明,因此就要選擇節能用具,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選擇照明系統的安排,采取節能的照明運行方案,落實方案策略,并進一步檢驗實施效果,最終評價整個照明系統的節能成效。
4.3 暖通檢測
暖通監測主要是對空調進行檢測:(1)檢測空調系統的性能是反映冷熱源機組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也是建筑節能主要考察的對象。(2)通風系統性能,風機是空調系統中最耗能的設備之一,因此加強對風機能耗的檢測,能夠反映冷熱源機組能源效率。(3)熱回收裝置,根據實際的測風量、熱交換效率,對空調在運行期間的排風量進行利用,觀察是否能夠取得較好的節能效果。(4)熱電冷聯供系統性能,并做到合理分配節能系統與設備,提高后期的管理效率,對節能效果進行評估。
4.4 設施檢測設備
檢測主要就是智能化系統、空氣質量監督系統、動力系統、濕度監控系統、以及上文中提到的照明、暖通系統進行檢測。
結語:
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及相應檢測技術研究在促進綠色建筑發展、提高綠色建筑相應檢測技術能力上有著積極的作用。在此過程中,環境檢測、照明系統檢測、暖通檢測、設施檢測等檢測技術,能夠不斷的促進綠色建筑檢測技術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孫曉冰,曾大林,李歡.中德生態園被動房技術體驗中心氣密性措施及檢測[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6):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