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土木工程建筑中需要重點關注混凝土結構,當前我國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還不夠完善,且在施工過程中常常遇到裂縫問題,因此,應該進一步加強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研究。本文主要提出了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常見的問題,并且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原因分析及施工中注意的事項。
【關鍵詞】土木工程;混凝土結構;常見問題;技術措施
要想提高土木工程建筑質量,混凝土施工技術控制是一個重要環節。對于施工企業而言,應該對混凝土材料進行仔細研究,分析常見的結構問題和質量缺陷,選擇合適的工藝,編制完善的施工技術方案。如此,才能在施工中規避各種風險要素,確保現場施工作業有序開展,減少蜂窩、麻面、裂縫等質量通病,提高混凝土結構質量。以下結合實踐,探討了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
1、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中常見的問題
在各種建筑結構中,混凝土材料都是主要的施工材料,將其應用在土木工程中,要關注混凝土材料本身的性能,混凝土材料本身就是需要配比才能和工程高度符合的,因此其可以看作是一種混合型的施工材料。混凝土材料極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性能并不足夠穩定,因此在土木工程建筑結構中,混凝土結構常常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最常見的是混凝土結構的裂縫問題。當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時,可以看到裂縫的形式多種多樣,有輕度的混凝土表面裂縫,也有深度的貫穿性裂縫,無論裂縫的嚴重程度如何、形式如何都會對混凝土結構以及土木工程整體建筑結構的穩定性產生不良的影響。如何做好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裂縫的控制,成為當前應用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要點。
2、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的成因
2.1 水泥水化熱
在對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使用到水泥材料,水泥材料在使用時,主要的工序是攪拌,但是在攪拌時,由于水泥本身就是會出現水化現象,水泥自身的水化熱會導致釋放出較多的熱量。而在對混凝土進行施工時,混凝土結構本身厚度較大,且占據較大的施工面積,會影響混凝土表面的系數,使其變小。當水化熱增多時,系數變小的混凝土材料就無法使產生的大量的水化熱通過,從而導致在混凝土內部聚集大量的熱量,使混凝土結構內部的溫度不斷升高,此時混凝土外部的溫度并沒有變化,由此產生了混凝土結構內外的溫差,并最終導致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
2.2混凝土自縮
在混凝土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混凝土的自縮現象,混凝土出現自縮時也容易導致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什么因素會導致混凝土出現自縮現象,這需要我們進行深入的探討。混凝土材料自身是包含水泥材料的,水泥材料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硬化,整個硬化過程會流失大量的水分,導致混凝土結構中的水分含量降低,再加上混凝土材料本身也會蒸發一定量的水分,更加加劇了混凝土結構的缺水干燥現象。此外,混凝土材料在使用是基本上都要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配比,需要添加一定劑量的外加劑,部分外加劑會對混凝土本身的水分產生影響,且大部分工程中都會使用高效減水劑,雖然加快了混凝土的流動程度,但流動程度的變化也會影響混凝土的自縮值。這里需要關注的是高效減水劑,這種添加劑相較于其他的材料而言,會對混凝土的自縮值產生較大的影響。最后,可能會導致混凝土的自縮值發生變化的是混凝土材料中所含的礦物質,混凝土材料中的礦物質主要指的是硅灰,這種礦物質的存在會使得混凝土的自縮值產生變化,硅灰含量越多,自縮值越大。
2.3 外界溫度變化
混凝土會受到外界溫度變化的影響是被大家廣泛認可的一種說法,而且溫度變化對混凝土結構的影響較大。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一般都在戶外,外界溫度變化對混凝土結構的影響更加明顯。外界溫度的變化會導致混凝土結構的溫度應力的變化,而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的一個重要因素即溫度應力,混凝土出現裂縫即說明混凝土結構的溫度應力過大。
2.4 混凝土的約束力
混凝土是否會產生裂縫,還可能和混凝土結構的約束力有關。在建造過程中,混凝土結構一般都會占據較大的建筑面積,相應的也需要增加混凝土結構的厚度。在這樣的混凝土結構狀態下,混凝土結構更加容易產生較大的約束力,一旦約束力不斷增大且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且外界溫度產生較大的變化時,則會直接導致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
3、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結構的注意事項
3.1 嚴格控制混凝土結構溫度應力
混凝土結構是有其自身的溫度應力的,而溫度應力則會受到混凝土結構內外溫差變化的影響,因此,施工人員應該重視控制混凝土結構的溫度應力,要采取合適的方式使其處在一個穩定的范圍內。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過程中,對混凝土結構溫度應力的主要控制技術,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3.1.1按照工程實際要求選擇混凝土結構的實際水泥使用量
這一操作主要是考慮到水泥的水化熱現象,要盡量避免使用過多的水泥,從而產生過多的水化熱,導致混凝土內部聚集較多的熱量。如果混凝土內部聚集較多的熱量,會擴張混凝土的溫度應力,從而導致裂縫出現。因此需要嚴格的控制水泥用量,并且在工程允許的情況下,盡量的減少水泥用量。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控制水泥使用量的常見措施是,盡量使用新型的材料來替換掉普通的水泥,常用的新型水泥材料是低熱水泥。此外還可以在水泥材料中添加進高效減水劑,這種方式可以很好的降低水泥的水化熱產生量。
3.1.2做好混凝土的攪拌
對混凝土材料的攪拌,也可能會影響混凝土結構本身的溫度應力,因此在攪拌過程中要使用科學的攪拌技術,使攪拌效果符合工程預期。
3.1.3更新混凝土在澆筑期間的溫度控制技術
在對混凝土進行澆筑時,混凝土材料基本上是在施工現場的,因此極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從而產生混凝土材料的溫度變化。此時施工人員應該做好對混凝土澆筑期間的外界環境的溫度控制,盡量使其符合澆筑溫度要求。施工人員要盡量減少高溫作業,并且在必要的時候采取混凝土澆筑環境的降溫措施。
3.2 提高混凝土結構的抗裂性
就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結構自身而言,其是具有一定的抗裂性的,這種抗裂性能可以很好的防止混凝土結構輕易的產生裂縫,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也應該重視提高混凝土結構的抗裂性。在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中,涉及到相應的抗裂施工技術,這些施工技術的充分應用,可以顯著改善混凝土結構的抗裂性能。主要的抗裂施工技術的操作包括在混凝土結構中添加相應的外加劑,這種外加劑的補充,可以使混凝土自身的自縮數值得到有效的控制,從而降低混凝土結構裂縫出現的頻率。在對混凝土結構增添外加劑時,必須要嚴格的按照操作流程進行,只有這樣,才不至于使外加劑對混凝土結構產生負面的影響。此外,還可以將部分增強性材料添加到混凝土材料之中,這樣可以顯著提高混凝土結構的實際抗裂水平。常見的,可用的,且被證實效果良好的增強性材料,主要包括有機釬維材料、金屬纖維材料和多種無機纖維材料。這些增強性材料可以通過與混凝土原材料的科學配比提高混凝土材料的抗裂性能。
3.3 加強地基對混凝土結構的約束控制
土木工程中的地基工程和混凝土結構有一定的關聯,要加強地基對混凝土結構的約束控制。在實際的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主要是通過兩個方面來實現對混凝土結構的約束控制的。地基對混凝土結構的約束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內部地基對混凝土結構的約束力,另一個是外部地基對混凝土結構的約束力,當提高對混凝土結構的約束控制時,必須要同時對外部地基和內部地基進行同時加強。對于外部地基而言,可以通過設置滑動層的方式,實現對混凝土實際厚度的控制,這時便可以很好的使外部地基對混凝土的約束力降低。當衡量地基對混凝土結構的約束力是否合理時,主要的參考是混凝土結構的實際溫度應力與混凝土受到的約束力是否成正比。這和內部地基對混凝土結構的約束力密切相關,由此施工人員可以知道,要想使混凝土結構的實際溫度應力得到減少,就需要減少內部地基對混凝土結構的約束控制強度。
結語: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的常用材料,具有成本低、強度高、工藝操作簡單等優勢,因此在施工中應用廣泛。文中分析了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的成因,包括水泥水化熱、混凝土自縮、外界溫度變化、混凝土的約束力影響等。對此,施工期間應該嚴格控制混凝土結構的溫度應力,提高結構抗裂性,加強地基對結構的約束控制,以此提高施工質量,實現建筑工程綜合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龔平鋒.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探討[J].門窗,2018(03).
[2]王敏清.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應用探析[J].建材與裝飾,2018(06).
[3]鄧虎.探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7(46).
作者簡介:
程方華,贛州市章貢區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站,江西贛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