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軍
【摘 ?要】
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中年教學的重要環節,隨文小練筆則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方法之一。閱讀教學中的小練筆是基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生活經驗的積累為基礎的。小練筆能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小練筆能促進學生更深入理解文本;小練筆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及時有效進行練筆,能讓學生逐步提高習作能力。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習作 ?隨文小練筆
中年級作文教學歷來被看作是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起步階段,同時也是重中之重。由于學生剛剛接觸習作這一新的表達形式,經常會出現前言不搭后語,顛三倒四的現象。要想迅速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僅靠習作指導課上講一些寫作技巧是不能滿足學生需要的,因為習作教學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內對學生進行寫作技巧的指導,效果經常差強人意,甚至還會陷入千人一面的尷尬局面。為了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小學語文教科書中安排了許多隨文小練筆,其選材角度明確,內容簡短,與閱讀教學聯系緊密,不但可以降低習作的難度與坡度,還可以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那么,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適時練筆呢? 在日常教學中,我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學習文中典型段落,仿寫小練筆
小學語文課文中有許多結構鮮明的段落,這些段落語言生動,形式簡單,有利于引導學生模仿練筆。如《桂林山水》一課,這篇課文二、三兩個自然段內容相近、結構相同,都是運用了做比較的方式引出下文,進而突出桂林山、水的與眾不同。學完這一課后,我引領學生回憶自己的家鄉,仿照文中這兩個段落,進行仿寫訓練。在模仿練筆的過程中,學生把這種典型的構段方式內化于心,外用于文,學以致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再如《生命 生命》一課中,作者選擇了三個例子,分別從動物、植物、人類自身三個方面展示了生命的意義。教學這一課后,我指導學生展開模仿練筆──寫一件自己生活中關于生命的小事,并談談自己的感悟。學生有“本”可參,有“法”可依,寫起來自然不會覺得困難。小學語文教材內容豐富,體裁多樣,許多構段方式十分典型,如果教師在教學時適時引領學生領悟這些典型構段方式,聯系生活,模仿練筆,學生定會受益無窮。
二、合理利用文本空白,想象小練筆
在課文中,作者常常把一些內容留給讀者進行想象。在教學中,抓住這些“筆所未到,意有所忽”之處,通過聯系文本,啟發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及時進行“補白”,從而走進文本內部的世界,這對全面完整地把握內容,領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在教學《她是我的朋友》這一課時,醫生用輕柔的聲音安慰阮恒,阮恒馬上停止了哭泣,醫生是怎樣安慰他的?會怎么說呢?我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思考并進行補白。經過思考與交流,學生被阮恒珍惜友情,舍已為人的精神品質深深打動,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得到了升華。其實課文不論風格、體裁如何,大多都留有空白點。如果啟發學生仔細讀、仔細體味,引導學生進行巧妙補白,不僅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對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益處。
三、依托文本情感語境,延伸小練筆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皩υ挕钡倪^程既有個性化解讀,也有師生與文本間的情感共鳴?!扒閯佣o發”,及時捕捉住這一“情感共鳴”處,引領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用自己的筆訴心中的情,不僅可以讓文章蘊含的情感涌現,而且可以推動學生自己內心真實的感情盡情地表達。在《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一文中,文章結尾處啟發學生思考,假如臺灣青年與大陸小錢相遇了,他們會說些什么呢?我在學生完成小練筆后當堂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緊密聯系文本,將自己的感受融入文本角色之中,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小錢會說:“……”或大陸青年會說:“……”學生的發言精彩紛呈,不僅表達出了感激或贊美之情,還表達出了自己的感受。這次小練筆,不僅拉近了學生與文本,還啟發了學生的深入思考,使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達到了有效地統一。在學習課文《給予樹》后,我創設了一個練筆情境,發下小卡片,讓學生在《感恩的心》背景音樂下,作為接到禮物的小女孩,給金吉婭寫幾句感謝的話。在音樂聲中,孩子們在靜靜地書寫自己的心聲:“親愛的金吉婭,謝謝你幫我完成了心愿,使我感到無比溫暖?!薄澳闼徒o我的禮物,我收到了,特別高興。這高興都是你給我的,我再次感謝你?!薄爸x謝你送給我洋娃娃,讓我不再感到孤單,這是我最快樂的圣誕節!”……安排這樣一個簡單的小練筆,給學生靜思默想的機會,為學生直抒胸臆留有空間。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隨文練筆的方式多種多樣,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及時捕捉練筆機會,適時引導學生進行練筆,一定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潛能,持之以恒,小練筆定會起到大作用,也定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