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業玲
【摘 ?要】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情感教學越來越得到師生的重視。教師要注重德育情感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在健康快樂的環境中成長,讓小學語文教學更加精彩紛呈。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情感教學 ?滲透與反思
情感教學是落實德育教育的有效教學方法,也是實現語文教學目標的關鍵環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立足于教材,在情感教學中融入德育內容,引導學生感悟體會,激發學生情感體驗,發揮語文學科的育人功能,培養學生思想品質和健全人格,實現語文教學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一、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感悟體會
小學生對形象生動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激活情感因素,獲取情感體驗,并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德育教育。
以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草原》為例,教師在備課階段制作課件,將網絡上收集整理的草原圖片設計到課件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先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課件,展現草原的風光。如一望無際的綠色草原、蔚藍晴朗的天空、潔白的羊群等圖片,讓學生快速進入到草原的情境中。教師可配上朗讀錄音,讓學生邊聽邊進入情境,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之后,教師再讓學生朗讀課文、理解生字詞、概括段落大意,并要求學生找出最能夠表達作者情感的一句話。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滲透德育教學內容,使學生既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風光,又能夠培養學生保護自然環境的思想意識。
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情境創設方法融入德育情感教育內容,有利于學生身臨其境地獲得深切體會,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并將思想品質踐行于實際生活中。
二、立足語文教材,培養學生思想素質
小學語文教材中收入了內容豐富、題材多樣的文章,這些文章飽含著愛國情感、熱愛自然、寶貴親情、關心他人等多種德育因素,教師要立足語文教材,探尋德育教育的切入點。
以蘇教版二年級下冊《木蘭從軍》為例,本文敘述了花木蘭說服自己家人替父從軍的故事,但是文章卻沒有對花木蘭如何說服家人的具體過程進行敘述。教師可利用這一空白,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并根據討論結果創編成情景劇進行表演。教師要適當給予小組成員指導,讓學生的語言表達更加符合文本情境,并讓小組成員自主安排角色扮演者,給予學生施展才華的平臺。在情景劇表演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花木蘭當時的心情,感悟花木蘭愛國愛家的優秀品質。
因此,在語文情感教學中挖掘德育教育因素,有利于學生了解文本所傳達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念,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素質,使學生學習文本中人物的優秀品質,引導學生形成健全人格。
三、品讀文本內涵,增強學生情感體驗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細細品讀文本,體驗文本中流露的情感,并結合學生自己的生活經驗,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刻感悟。在品讀文本之前,教師應讓學生學習本課的新詞,了解課文的大概內容,以此為前提引導學生品讀文本。
以蘇教版三年級下冊《雪兒》為例,教師先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借助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對生僻的字詞進行理解。之后,教師創設“我和雪兒相處”的課堂教學情境,帶領學生細細品讀文本。在導讀環節,教師可提出問題“我和雪兒相處的日子里,我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怎么想的”,讓學生帶著問題邊品讀邊思考,并讓學生畫出能夠體現“我對雪兒一片深情”的語句,通過組織小組討論,體會“我”對雪兒喜愛、關愛、同情、愛護的情感。在深入解讀文本內涵之后,教師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暢談一下如果是自己遇到了受傷的信鴿會有怎樣難忘的經歷,引導學生感悟珍愛生命、善待生命的意義。
因此,通過品讀文本內涵有利于滲透情感教學,同時在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內容,讓學生在讀中悟,進而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心靈,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四、結合生活經歷,發揮情感育人功能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結合學生生活經歷進行情感教學,讓學生體會到文本中的情感,達到以情感人、以情動人的教學效果,并讓學生將所獲取的感悟實踐到生活中去,實現德育教育目標。
以蘇教版二年級下冊《沉香救母》為例,教師課堂導入環節講述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地震發生時,一位母親用自己的身體護住孩子,孩子得以存活,但是母親卻不幸遇難。在講述完故事之后,學生被母親無私的愛所感動。教師再播放動畫片《寶蓮燈》中沉香救母的片段,引入本堂課的教學內容,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視頻結束后,教師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并對文本內容進行概述。然后,教師可提出以下問題,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踴躍發言:你們的父母平時是怎么關愛你們的?大家感受到父母的撫養之恩了嗎?學生開始積極發言,講述父母對自己的愛。最后,教師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放學回家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報答父母的恩情。
因此,在情感教學中融入學生的生活經歷,能夠增強教學活動的感染力,調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受到親情教育,并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情感體會。
【結 ?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巧妙滲透德育情感內容,引領學生深入感悟文本內容,理解文本蘊含的思想情感,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充分發揮語文教學的育人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實現語文課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嚴海永.小學語文教學與德育滲透的反思【J】.青年文學家,2009(14)
【2】謝裕瓊.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方法【J】.新課程(中),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