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文 趙國志 宋秀艷 陳憲峰 紀萍 孫貞明 李彥莉
[摘要] 實驗課在解剖學教學中意義極其重大,所以在教學中我們不斷地探索,渴求能讓學生們對解剖學產生興趣,在實驗課上聽得懂、看得透、找得準方法,于是我們想到了微課。“微課”是以教學視頻為核心,記錄以圍繞重點知識,疑難問題,以及實驗操作的全過程,而制成的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資源。它的應用解決了我們解剖學實驗課中,人員少,內容多,分組講解時間不夠用,不能及時總結反饋的問題。
[關鍵詞] 微課;人體解剖學;教師;學生;理論;實踐
[中圖分類號] R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1(a)-0109-02
[Abstract] The significance of experimental lectures in the anatomy teaching is significant, therefore, we need to constantly explore the lectures to make students interested in the anatomy, and promote them to have a good command of micro-lectures and find out the accurate methods, the micro-lecture takes the teaching video as core, recording the teaching video resources surrounding the key knowledge, difficult problems and whole course of experimental oper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solves the problems of few staff, more contents, short grouping explanation time and failing to summarize the feedback problems in time.
[Key words] Micro-lectures; Human anatomy; Teacher; Student; Theory; Practice
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化發展與改革,科技信息技術的創新與應用,作為工作在中等職業衛生院校教學一線的我們,也一直在對人體解剖學的教學進行著探索與研究。人體解剖學作為醫學領域內一門重要的形態學學科,它為學習其他醫學基礎課程和醫學臨床課程,奠定了不可或缺的正常人體形態學基礎。但要學好人體解剖學,除了要在課堂上認真學好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上好解剖實驗課,因為它在人體解剖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也是毋容置疑的。解剖學實驗課不但能直接檢驗學生課堂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做到真正的學以至用;又能起到通過實驗來印證理論知識,并提高動手認知的作用,從而把理論知識與緊密的實驗教學緊密的聯系在一起,真正做到理論實踐不脫節。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提高教學質量,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微課”,成為了現代解剖實驗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輔助手段之一。這也是該研究在2015年成功立項,正在進行的課題—《微課在中職院校解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1 “微課”在解剖學實驗應用的目的
建立一套適合中職人體解剖學各系統實驗課的“微課”資源庫。
過去在平時的解剖學實驗課教學中,由于理論課和實驗課的配比是按比例進行的,大多是每次實驗課要實踐的知識點比較多,而時間又比較緊。在具體教學實施過程中,由于人體解剖學學科的特殊性,實驗對象大多為福爾馬林(甲醛)浸泡的臟器標本和尸體標本,充滿了難聞刺鼻的氣味,致使教學環境變得十分惡劣,在整個的教學過程需要一直開排風排出氣味,但排風系統的哄哄聲經常擾亂教學環境和課堂秩序,這也成為了解剖學教學中難以改變的實際困難。在解剖學實驗教學實施前,教師一般都會把每個班級基本分為4個實驗小組,并以每個小組為單位進行分別講解人體器官的結構和位置,每個知識點的內容都要在這一節課講4遍,基本上從上課講到下課,老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學得迷迷糊糊,老師既沒有時間組織課堂,也沒有時間進行指導印證結構位置及評測反饋,浪費了大量的課堂時間,從而導致學生們出現隨意走動,相互聊天,懶散厭學等舉動,擾亂了課堂的教學效果,使解剖學理論與實踐出現脫節現象,導致學生只知理論,不懂實踐。而把“微課”引入實驗課堂就能把以上問題輕松、充分的解決。在進行人體解剖學某一系統實驗課時,通過多媒體教學系統,播放制作好的“微課”視頻,同時讓各實驗小組的學生,對照微課視頻在實物標本上,找到并印證某器官的結構及位置。通過“微課”的應用,能讓全班4個實驗小組同時進行學習,省去了教師分組講解大約3/4的教學時間,老師在學生對照實物與視頻學習的時候,有時間組織課堂紀律、指導器官的結構位置和下課前的評測反饋,既省時又省力,同時也可以實現現在比較流行的翻轉課堂,發揮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作用,教師在旁指導糾正的新教學模式,繼而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了他們的自主學習、分析思考、動手操作等能力。
“微課”還可以通過網絡放至云端,學生可自由觀看學習,課堂可以輔助教學,課后課輔助學生復習。
2 “微課”在解剖學實驗應用的意義
多媒體教學手段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層次院校的教學中,基本上可以算各學校的標配,于是也成為廣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學手段之一。但解剖學實驗課在教與學的教學活動過程中,一直都是廣大師生比較頭痛的問題。傳統的實驗課講授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現在中等職業衛生院校的學生學情。而“微課”應用就在于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們對解剖學知識點的學習,在課堂上像看電影一樣邊看、邊學、邊找,老師可以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進行指導學生,以達到他們能在實物標本上確認器官的結構位置,在課后觀看“微課”也能對所學知識起到強化鞏固,加深記憶的作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幫助教師在解剖實驗課教學過程中節省教學大量的講授時間,不僅突出了重點,解決了難點,也有時間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指導到每1名學生,不漏掉每一個知識點,下課前進行考評,能提升學生的危機感,促使他們自主學習,大大提高教學質量。
3 “微課”在解剖學實驗應用的價值
①該校是中等職業衛生院校,學生在就業后要承擔著救死扶傷的重任,從這一角度出發,通過人體解剖學“微課”資源庫的建立與應用,克服了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文化水平較低,思維理解能力較差,自主學習不足、興趣淡漠等缺點。
②通過“微課”課題研究,推動課題組教師對教育教學觀念轉型,專業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提升,從而培養出一批素質高、觀念新、操作能力強的骨干教師。
③通過“微課“在解剖學實驗課中的應用與創新,有效做到理論實踐不脫節,做到了理論指導實踐,實踐鞏固理論的作用,從而提高學生們的實踐動手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同時為其他各類醫學院校人體解剖學的教學研究提供借鑒與參考。
4 “微課”的制作
“微課”是以小的教學視頻為核心,記錄以圍繞教學過程中的重點知識,疑難問題,以及實驗操作的全過程,而制成的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資源。根據不同學科的特點需要,“微課”一般為時間短(2~5 min為宜),以實用性強為特點,可通過課堂多媒體系統播放視頻,突出在教學過程中的講授性,學科的特殊性。運用完整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創造出具體的、真實的、典型的教學情景,發揮以學生為主體的作用,突出他們自主學習,動手觀察的課型特點。
課題在制作過程中的步驟如下:(1) 準備工作。①文字內容準備:科研團隊全體成員共同研究分析,選取最合適的解剖學各章節實驗內容,然后下發每個人完成實驗內容的劇本文字任務,文字內容要簡單扼要,不啰嗦。②實物標本準備:根據前期選定的實驗內容,對錄制微課的需要實物標本、模型、圖片等進行選定,并準備好待用。該步驟在錄制微課前先由課題組成員共同協商完成。
(2)微課錄制:在實驗文字內容和標本、模型等準備工作完畢后,全體成員共同參與微課的錄制。方法一是:1人手持攝像機錄制,1人敘述旁白,1~2人配合旁白在實物標本上演示;方法二是用錄屏軟件對教學課件加旁白進行錄制。錄制的“微課”視頻,要圖像清晰,畫面流暢,語速適中,點指結構及位置到位,時間不宜過長。
(3)后期制作:因錄制過程中,所有的內容不能一氣呵成,有些人體結構要從不同的角度確認,所以會有很多片段,這樣要用一些軟件進行剪輯,剪輯過程要精細,不重復,不疏漏,完成“微課”資源庫。
5 課題“微課”制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①課題研究過程中,因課題沒有研究經費,而課題研究又不是一天兩天完成的,租用和借用專業設備比較難,一些硬件資源都是課題組成員籌集,如攝像機、音頻采集等硬件,都不是專業設備, 導致微課視頻有所欠缺。
②課題研究過程中,因課題組成員大多是醫學專業,而課題研究經常遇到一些圖片和視頻處理軟件的應用較多,如圖片處理的Photoshop和美圖秀秀;視頻編輯軟件的愛剪輯、EDIUS7_LOADER;錄屏軟件的超級錄屏工具等,課題組成員中幾乎都不會用,經常利用業余休息時間上網學習教程或找專業老師學習,然后再統一大家分享學習,大家從不懂到熟悉的過程中,提高了對各種軟件的學習應用能力。
③在使用錄屏軟件的過程中,錄制的視頻都有較大電流聲,導致聲音效果不理想。解決的方法是先錄取“微課”旁白的音頻,再根據旁白在電腦上錄制與之同步的視頻文件,但這個視頻要把有電流吱吱聲的音頻需消除掉,然后再通過軟件把旁白和消除聲音的視頻合到一起,做到影音同步,從而解決了問題。
通過“微課”在人體解剖學實驗課的應用,真實解決了我們的課堂教學的實際問題,教學中省時省力,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切實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教學效果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 張珈東,吳國運,梁成青.人體解剖學視頻片段素材庫的建立和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1,21(10):61-62.
[2] 柯荔寧,張海,黃文華.基于網絡資源的現代解剖學教學模式的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4,16(2):136-138.
[3] 辛明星,劉建衛,趙偉,等.探討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融合與實踐[J].解剖科學進展,2015,1(9):67-68.
[4] 黃銀寶,高秋珍.微課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14(12):163-164.
(收稿日期:2017-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