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榮
[摘要] 目的 分析無縫隙護理管理對內科護士工作積極性和護理質量的影響。方法 抽取該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85名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根據管理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管理模式,給予觀察組無縫隙護理管理,比較兩組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和護理質量。結果 對照組工作積極性得分為(12.8±1.5)分,觀察組工作積極性得分為(17.2±1.1)分(P<0.05);比較兩組護理質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在醫院內科應用無縫隙護理管理,既能提高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又可提高護理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無縫隙護理管理;工作積極性;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4(a)-0073-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seamless nursing management on the work enthusiasm and nursing quality of nurses in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Methods 85 cases of nursing staff from Febr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management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routine management model,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the seamless nursing management, and the work enthusiasm and nursing qual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work enthusiasm scor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respectively (12.8±1.5)points and (17.2±1.1)points(P<0.05),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nursing qua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seamless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in the hospital can improve the work enthusiasm of nursing staff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 and it is wort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Seamless nursing management; Work enthusiasm; Nursing quality
護理工作通常是作為治療的輔助而存在的,其目的是推動治療效果的提高[1]。醫療技術水平不斷發展使得患者對護理服務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這就需要護理部門轉發管理模式,注重細節,促進護理人員積極主動工作,充分滿足患者需求,提高護理質量。為探討無縫隙護理管理的應用價值,該院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進行了如下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該院的85名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根據管理方式分為對照組(40名)和觀察組(45名)。對照組年齡21~44歲,平均(32.5±1.2)歲,工齡1.5~14.8年,平均(7.2±0.6)年,8名主管護師,10名護師,22名護士。觀察組年齡22~43歲,平均(32.8±1.5)歲,工齡1.8~15.2年,平均(7.5±0.8)年,9名主管護師,12名護師,24名護士。比較兩組年齡、工齡和職稱,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管理模式
對照組采用常規管理模式,無需給予專門培訓。觀察組實施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具體內容包括幾個方面。
1.2.1 成立管理小組 結合護理人員工作能力、業務水平、職稱和性格特點等因素,對護理人員進行分組,同時制定完善相關責任制度,明確每位護理人員具體任務,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小組長由主管護師擔任,對組員進行治療和護理操作的強化和指導,保障護理工作安全性;定期開例會,總結護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總結護理經驗,鼓勵護理人員積極參與到對疑難病癥的探討中。
1.2.2 完善排班方案 制定排班方案時,應結合護理人員實際情況,充分發揮人性化原則,確保排班制度的科學性與規范性,不同時間段的護理安排應符合實際情況;具體工作中,可由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帶領新入職護理人員,使得患者病情能夠得到連續性觀察,保障護理工作整體性。
1.2.3 創建管理體系 由醫院護理質量監督人員考察無縫隙護理管理實施效果,定期考核護理質量;對于工作積極,表現良好的護理人員可給予適當獎勵;對于管理模式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共性問題,需歸納總結,并采取針對性改進措施,確保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順利運行。
1.3 觀察指標
兩組工作積極性和護理質量。采用該院自制內科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量表進行判定,分值為0~20分,得分越高,表明護理人員工作越積極。護理質量包括護理態度、護理技巧、護理效果和儀表形象共4個方面,滿分為100分,每項均25分,護理質量與得分呈正相關[2]。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文中數據,工作積極性和護理質量均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工作積極性得分為(12.8±1.5)分,觀察組工作積極性得分為(17.2±1.1)分,比較兩組工作積極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5.535,P=0.000)。
對照組護理態度得分(16.4±1.2)分,護理技巧(16.8±2.4)分,護理效果(15.8±1.6)分,儀表形象(17.8±1.2)分,護理質量總得分為(70.0±3.2)分,觀察組對應指標依次為(19.8±1.6)分、(20.6±1.8)分、(19.6±2.8)分、(21.6±1.8)分和(85.6±4.0)分,比較兩組上述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0.971,P=0.000;t=8.314,P=0.000;t=7.554,P=0.000;t=11.301,P=0.000;t=19.689,P=0.000)。
3 討論
護理管理是保證護理工作順利開展運行的基礎,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是提高護理工作效率,推動護理工作水平不斷提升[3]。因此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制定科學規范的護理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無縫隙護理管理最早是由美國一家醫療中心推出的,起初以患者需求和滿意度為評定標準,減少并消除護理環節中的縫隙因素,確保患者獲取優質護理服務[4]。應用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需要始終將患者作為護理工作的中心,在加強常規護理管理的基礎上,重視管理細節工作,既及時對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予以針對性處理解決,又充分尊重護理人員,以合理有效的獎懲制度促使護理人員轉變工作觀念,提高護理工作質量[5-7]。
該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工作積極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態度、護理技巧、護理效果和儀表形象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與王紅菊[8]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證明無縫隙護理管理能夠提高工作積極性和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無縫隙護理管理既能提高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又利于提高護理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淑華.優質護理管理服務在醫院臨床工作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36):3-4.
[2] 齊敏,楊依萌,楊宏偉.全面質量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3):259-260.
[3] 孟茶卿.實施全面質量管理 提高醫院護理管理質量[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15(13):22-24.
[4] 楊洪彬,楊越,劉婷婷,等.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院管理,2015,35(2):76-77.
[5] 周新.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9):289-290.
[6] 郭慶梅.消化內鏡診療中的隱患因素與護理對策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9):208-209.
[7] 林潔,舒婭,薛萍.提升護士主動服務意識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意義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6):749-750.
[8] 王紅菊.無縫隙護理管理對內科護士工作積極性和護理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26):184-186.
(收稿日期:201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