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振蓮 郭玲 張樹英
[摘要] 目的 研究與分析在婦產科臨床護理帶教中開展問題式教學法的臨床價值。方法 從該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期間進行婦產科實習的護理專業學生中,隨機抽取70名學生,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5名。對照組進行常規教學,觀察組進行問題式教學。觀察兩組學生實習后的各科成績,觀察兩組學生實習后雙向滿意度情況。結果 觀察組學生實習后出科成績、病例分析成績均優于對照組學生;觀察組學生實習后雙向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問題式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自我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提高了學生與教師的雙向滿意度,臨床價值較高,值得在婦科臨床護理中推廣使用。
[關鍵詞] 婦產科;護理帶教;問題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4(a)-0130-02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醫療條件也在不斷的創新與進步,醫療護理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重視,護理學需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的探索與發展,不斷地總結問題和改善問題是一門綜合性學科[1]。目前,我國在醫療護理中的創新改革逐步運用到了臨床治療中,典型的婦產科科臨床護理就是一大主要創新,就目前的醫療環境來說,婦產科系統的護理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醫院的服務質量,并幫助產婦進行產前的休養和產后的恢復,改善產婦的住院質量,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在婦產科護理教學中,教學的基本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理論基礎、實踐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摒棄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教育體系,而發展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自主尋找解決措施。學生在問題式教學的過程中,不僅獲得了基礎知識、操作能力,而且也受到了科學精神、職業素養和價值觀的教育,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工作,并對患者給予人性化的對待,符合現當代的護理需求[2]。基于此,該研究主要分析與探討在婦產科臨床護理帶教中開展問題式教學法的臨床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該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期間進行婦產科實習的護理專業學生中,隨機抽取70名學生,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5名。觀察組學生中,男21名,女14名,年齡21~26歲,平均年齡(23.5±2.5)歲;對照組學生中,男16名,女19名,年齡22~29歲,平均年齡(25.5±3.5)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教學,教師進行知識的講述,然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最后教師進行知識總結。觀察組進行問題式教學法,主要包括:①教師根據教學要求以及婦產科護理常規提出相關問題;②根據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提出具有特性的護理問題;③學生自行查閱相關文獻進行了解,然后教師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④學生實習后總結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完善相關護理措施;⑤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急救能力、溝通能力、慎獨精神和團隊精神,并加強對培訓內容的考核。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學生是實習后的出科成績級病例分析成績;觀察兩組學生實習后的雙向滿意度。
1.4 統計方法
將該研究所得數據納入SPSS 20.0統計學軟件中進行統計與分析,計數資料例如學生實習后的雙向滿意率等用[n(%)]表示,對比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例如兩組學生實習后的出科成績、病例分析成績等用(x±s)表示,對比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學生實習后相關成績對比
通過對比發現,觀察組學生實習后出科成績、病例分析成績均優于對照組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學生實習后雙向滿意度情況對比
通過對比發現,觀察組學生實習后雙向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我國醫療事業的不斷發展,導致患者對于醫療護理的需求越來越高,婦產科護理措施也逐漸被運用到臨床中來,婦產科護理模式能夠幫助產婦進行產前的修養和產后的恢復,改善產婦的住院質量,體現出了醫院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對于婦產科護理模式的教學,目前主要推崇問題式教學法,即首先教師提出與實習內容相關的問題,學生提前進行相關資料的查閱以及預習;實習期間,教師對學生進行常規教學的同時,引導學生發現新的問題,并根據問題提出新的解決辦法;實習后,指導學生學會自我總結,并針對重難點進行進一步的了解和學習[3]。在問題式教學法中,教師需要注意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不能籠統地統一進行教學,因人而異,結合每個學生的特點和婦產科科室的實際情況,來制定規范化、科學化的教學計劃[4]。
在問題式教學過程中,最為基礎的就是培養學生的理論基礎,要對婦產科的規章制度、應急措施、急救措施等進行專門學習;其次要加強學生對于實際操作的能力培訓,例如如何對患者進行心肺復蘇、如何使用吸引器等,教學示范后,由學生進行反復的操作和訓練,直至熟練;教學過程中還應注重對于學生應變能力、溝通能力、團隊精神的培養,定期組織急救技能訓練和模擬案例訓練,形象地教育學生,加深其印象,遇到危重患者時,可以及時、準確地做好經濟處理,避免錯過最佳搶救時間,同時應指導學生多和患者及家屬溝通交流,教導學生一些常用的溝通技巧,學會傾聽和鼓勵患者,尊重和體諒患者,并形成法律觀念,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醫療糾紛事件,問題式教學還應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要有整體觀念,學會互相幫助,團結的工作范圍才能保證婦產科護理工作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提高護理的質量[5]。
臨床帶教是一種基礎的授課模式,符合當代醫療護理工作的發展潮流,對于婦產科護理帶教來說,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理論基礎、實踐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幫助學生學會自己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在此之前,我國醫療護理中教學方式大多以教師為主,教師講解知識、教師進行操作,學生負責觀察記錄,導致了學生臨床學習中理論和實踐脫節的情況發生,往往學生對理論知識較為熟悉后卻不知道具體如何操作,當護理工作中出現臨時情況時,學生就不知道如何去解決,造成了許多問題的產生[6]。問題式教學法最典型的就是以學生為主體,圍繞學生進行問題的討論,用批判性的思維去解決,很大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為以后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提供了基礎。該研究中,通過病例分析的教學,使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能夠有針對性地對不同疾病提出不同的個性化的護理方案,為婦產科臨床護理教學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改變了學生學無目標的局面。該研究結果顯示,接受問題式教學的觀察組學生實習后出科成績和病例分析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學生,觀察組學生對教師的滿意度以及教師對學生的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學生,充分證明問題式教學法能夠有效地提高婦產科護理實習生的學習成績,并培養實習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能夠為學生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綜上所述,問題式教學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了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而且提高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雙向滿意度,對于學生和教師來說,是一種雙贏的局面,兩者互相學習和進步,臨床價值較高,值得在婦科臨床護理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葛嬌.問題式學習教學法在消化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探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34):74-76.
[2] 張萍,曹惠桃,陶瑞環.PBL結合模擬病人教學在婦產科帶教中的應用[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7(8):197-198.
[3] 魏國光.臨床路徑式帶教在婦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3(8):171.
[4] 曹軍華,郭玉芳,孫玉華,等.PBL教學法在婦產科護生教學查房中的應用與效果評價[J].新疆醫學,2015,45(8):1192-1194.
[5] 胡曉慧.基于問題式教學法的醫學生臨床思維的培養[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25):191-192.
[6] 辛明蔚,何軍琴,郭春雨,等.多元化教學方法在中醫婦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5,37(9):835-836.
(收稿日期:2018-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