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芳
[摘要] 護理管理的問題探討與新思路的完善在新形勢下是非常有必要的。筆者認真反思縣級醫院護理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①管理的制度化和思維求同性限制了護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患者滿意度得不到有效提升;②負向化管理指標較多,造成心理負向強化,不符合人本管理中的激勵原則;③護理監控的標準過于細化,失去重點,忽略了內涵質量。護理管理是需要持續改進和不斷優化的,只有完善管理制度,轉變服務理念,細化服務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才能為患者提供更全程、更優質、更溫馨、更安全的護理服務。因此要完善管理思路就得以以下方面作為抓手:管理人員要創新護理管理理念,要以患者為中心,提供全方位服務;要有效提升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和水平,達到向管理要效益的目的;管理的行為要體現以人為本,將此理念貫穿于護理工作實踐中;管理效能要體現客觀性,應以患者滿意度為準繩。
[關鍵詞] 現代護理管理;管理理念;管理效能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4(a)-0195-02
多年以來,隨著現代護理的高速發展,護理質量和護理管理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成功與問題是并存,爭論和差距俱生,特別近年來,我們護理管理的進步減速,護理質量不能得不到有效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提升艱難,所以護理工作又陷入另一低谷。而患者對護理質量的需要一直逐漸增加。醫院管理中護理管理的標準也逐漸嚴格。醫院只有提供周到、全面和精細的護理服務,去增強醫院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日趨激烈的醫療市場里立于不敗之地[1]。因此作為一名縣級醫院護理管理者,有必要認清形勢,認真反思護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用辨證的思維梳理護理管理中在觀念、方法上存在的差異,以及與上級醫院存在的差距,積極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努力完善管理制度,有效提升護理管理效能和服務質量,推進護理管理的不斷發展。
1 縣級醫院護理管理主要存在的問題
在縣級醫院的護理管理中,護理管理模式伴隨著現代護理的有效發展而積極地去推進了系統化和標準化等方法,護理工作逐漸向制度地常規化、管理的規范化、操作的標準化方向去邁進,管理體制的進一步規范和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但造成阻力的一直是傳統的思維形式所致的問題,部分護理制度、管理模式等不適應新時代醫學發展的需求,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1.1 管理的制度化和思維求同性限制了護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傳統的護理管理大多依據標準去行,標準卻是管理和管理之間的重要紐帶,一直有重要的指向、督促的作用。但是管理的思維和權威性,就要求護理管理工作嚴謹嚴肅,一絲不茍,而護理標準有著高度的服從性、統一性,在護理的工作中護士卻只能被動執行條款、管理制度,被動地去執行醫囑,患者只有接受和適應醫院規定。因為患者的來源差異較大,年齡不同、文化不同、社會地位不同、所患疾病不同,需求也不一定相同。比如二級醫院的陪護比例是要求能超過8%,但有些外科手術的患者病情危重需要親人們在床旁去守候,產科分娩也需要家人的守候,病重患者也需家屬陪同,所以陪護數量往往無法控制。又如要求患者的床頭柜只能放著一水杯不能去放置其他東西,而這些臥床的患者又需要拿取別的物品,很難去執行規定。如過分強調護理管理的指標,卻忽視患者的心理需求,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就很難提升。同樣,護理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也會造成一定的障礙,工作中會產生隔閡,缺乏默契,護士的工作主動性會逐漸失去,從而限制了護士們的創造性、積極性。
1.2 負向化管理指標較多,造成心理負向強化,不符合人本管理中的激勵原則
由于護士的工作涉及面廣,而且復雜瑣碎、緊張繁忙,護理工作所面臨的職業壓力非常大。在現在縣級醫院的護理質量管理指標中,大多數指標是以扣分為主的,負向指標比較多,不能符合現代護理中所提倡以激勵管理的方法。如一級護理基礎護理質量評分標準的41項中,多數項目為扣分項,而收住重癥和臥床患者就會出現扣分項目增多的現象。醫院指標負向化對護理質量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但過多的負向指標容易導致收治重患者多的科室分值低和缺陷多,會打擊醫護人員們的工作積極性,從而造成心理上一定的程度的負向強化,不利于護理工作的創新發展,限制了護士創造性的開展工作。
1.3 護理監控的標準過于細化,失去重點,忽略了內涵質量
現在執行的護理監控標準雖然感覺面面俱到,但過于細化,管理起來巨細難分,難以突出重點,甚至出現執行者有應付情況,在一些非重點工作上付出了較多,而重點工作卻未作為抓手。如注重體溫的單點圓線值,從而忽視準確率還有實測率。又比如急救車里藥品的嚴格管理,保證這些合格率達到100%,打上封條,還有搶救人員們不熟悉車里藥品種類和擺放的位置等,會影響搶救過程。這樣的情況突出了細節卻忽視了原則;突出了表面質量,卻忽視了內涵質量。
2 現代護理新思路的探討與完善
2.1 創新護理管理理念
現代護理理念是以患者為中心,全方位地為患者服務[2]。以患者為中心不是一句口號,需要為患者提供真正的高質量服務,要以滿足患者的絕大部分需求,提高患者滿意度為準則。隨著生物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工作從知識到技能,從管理模式到理念,從服務內容到服務方式都在發生很大的變化,作為護理管理者應該首先要去適應大環境發生的變化,要是僅僅去維持現狀是遠遠不夠。只有創新,才能更好地發展。創新是護理管理不可缺少的職能之一。管理不僅僅是形式的求同存異,更需要內涵的不斷的豐富;不僅要重視臨床護理的質量,也要去重視患者們的訴求;不僅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還要去提倡微笑的服務,更要去重視護理的安全、護理的效益和護理的質量。只有跳出護理的局限,就要去多角色、多因素、多視野地看問題。而到目前為止,許多護理管理人員并沒有把創新列為一種管理的職能。管理觀念的一些轉變,其實是哲學思維方式的轉變,管理者只有站到一定的高度,吸取現代醫學的優點,摒棄不適應的制度、觀念,提取保留過去具有有價值東西,才能去創造性地管理。還有護理管理者要注重去發掘護士們的潛力,搭建能夠展示護士聰明才智的平臺,盡量為護士營造一個能發揮專長,靈活創新的工作氛圍,這樣才能最大化利用人力資源,做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和技術創新。
2.2 有效提升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提高管理水平的關鍵在提升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護理管理的本質最簡單的概括就是“人為為人”。人為就是正人先正己,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升人文素養,才能為人去管理,管理才有向心力、凝聚力和號召力,才能達到向管理要效益的目的。首先管理人員的選擇很重要。應選擇業務技能突出、思維敏銳、人際關系好,辨別是非能力強的護理人員來作為管理人才。還要用管理系統理論和一些最新知識去武裝管理者們的頭腦,有效提升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形成和醫院管理相適宜的護理管理體系,不斷將護理學科發展推向新的高度。
2.3 管理行為要強調以人為本
醫院護理工作的目的在于高效執行醫囑,盡量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護理服務,使患者健康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3]?,F代管理發展的重要標志是人本觀和整體觀的全面運用,在以患者的需求和護理質量來為中心的全方面護理中,“對事不對人”的管理已經成為過去[4]。事是人做的,對事的管理必然就有對人的管理,其實管理就是管人。關建是回想管理的進程,科學的管理時代是去有效的用人,管理者應反思,在工作中是否進入以調動人積極性為中心,是否通過激勵、溝通和疏導等形式,來去除護士的一些負面情緒,克服家長式的經驗去管理,以環境育人和感情留人來穩定護士隊伍,是否充分發揮護理隊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人為本還要體現在對患者的訴求上,這對護理工作的要求更加精細化。只有護理質量、護士素質、護理管理等達到新的高度,才能做到患者訴求能得到滿足。
2.4 管理效能要體現客觀性,應以患者滿意度為準繩
管理者要客觀公正評價護理工作,并引導護理人員正確面對和理解護理職業。管理的立足點不僅是發現問題,更重要的是解決問題。發現問題時管理者不應先追責,而是先分析問題,指導解決問題,最后再按分工承擔責任,這樣才會起到積極的向導作用。管理效能應以患者的滿意度為準繩。護理是特殊的服務行業,只有把患者的安全度、滿意度和舒適度來衡量護理工作的重要指標,才能去體現整體性和客觀指標。于此同時管理指標首先有負向的評價,也還要增加正向的指標,合理地應用綜合目標的考核辦法,體現考評中合理的公正性,充分去調動護士們工作的積極性。護理質量不能以管理者的意志為標準,管理者要吸收新經驗,尋找新方法,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多與醫護人員溝通,認真聽取病人的反饋信息,建立全新的思路,從而進一步提高管理者的效能[5]。
綜上所述,護理管理新思路的探討與完善在新形勢下是十分必要的。護理管理是需要持續改進和不斷優化的,只有完善管理制度,轉變服務理念,細化服務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才能為患者提供更全程、更優質、更溫馨、更安全的護理服務[6],樹立醫院良好形象。因此要完善管理思路就得以以下方面作為抓手:管理人員要創新護理管理理念,要以患者為中心,提供全方位服務;要有效提升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和水平,達到向管理要效益的目的;管理的行為要體現以人為本,將此理念貫穿于護理工作實踐中;管理效能要體現客觀性,應以患者滿意度為準繩。只有這樣,才能持續改進護理質量,增強主動服務意識,提高護士的職業榮譽感和行業地位,讓社會認可護理工作,使護理工作邁上更高的臺階。
[參考文獻]
[1] 姚康群,彭愛蓮.將品牌意識導入護理管理的初步構想.護理研究,2002,16(7):419-420.
[2] 姚大力.加快護理人才培養,促進醫院建設全面發展.護理管理雜志,2003,3(4):1-3.
[3] 高琪,龔龍飛.應用分層團隊護理管理的患者滿意度及護理質量評價.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30):4635-4637.
[4] 牟雪梅,王雪嬌,楊程程.創先服務理念構建人性化護理服務品牌.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32):7890-7891.
[5] 楊銀蘭,王金玲,楊麗瓊,等.優質護理服務在手外科護理中的應用.齊魯護理雜志,2012,18(33):556-559.
[6] 張玲,王建萍.創新護理管理工作理念,提升優質護理服務水平.河南外科學雜志,2011,17(6):117-118.
(收稿日期:2018-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