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關鍵詞] PDCA循環;醫"/>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羅彩霞
[摘要] 目的 該文就PDCA循環在醫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方法 自2017年7月開始在該院開展PDCA循環管理模式,共有46名醫護人員參與其中,在實施前后,各選取65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實施PDCA循環管理模式前后的感染控制效果進行對比。結果 實施后,患者的院內感染發生率顯著低于實施前(0.62%<2.62%),醫護人員的手衛生合格率顯著高于實施前(94.20%>80.74%),物體表面(采血臺、彩超機)菌落數少于實施前,空氣培養合格率較比實施前也有明顯提升(99.00%>9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醫院感染控制管理中,實施PDCA循環管理模式具有顯著效果,對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提高醫院消毒質量均有積極作用,值得推廣。
[關鍵詞] PDCA循環;醫院感染;控制管理;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6(b)-0055-02
醫院感染會導致患者病情加重、延長住院時間,進而增加患者的身心壓力及經濟負擔,醫院感染控制效果是衡量醫院醫療質量及整體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1]。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環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模式,實施過程中是按照“計劃-實施-檢查-處理”4個步驟而進行質量監控管理。為提高醫院感染控制管理質量,該院自2017年下半年開展了PDCA循環管理模式,并將其感染控制效果與實施前進行對比;現將研究過程及對比結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共有46名醫護人員參與活動,在實施前后,各選取65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醫護人員資料:男性18名,女性28名;年齡為22~56歲,平均(37.5±4.4)歲;職位:監控員3名,護士28名,醫師15名?;颊哔Y料:實施前抽取的患者中,男性320例,女性330例;年齡為15~76歲,平均(50.2±5.9)歲。實施后抽取的患者中,男性326例,女性324例;年齡為16~74歲,平均(49.5±5.6)歲。兩組患者的資料數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在2017年7月開始開展PDCA循環模式,內容如下:計劃(Plan):計劃在2017年7—12月期間開展PDCA循環模式,并對參與活動的醫護人員做相應的培訓。選擇專業資深的管理人員,就醫院感染相關的基礎知識、消毒隔離方法、手衛生、衛生檢測等進行講解,讓參與的醫護人員熟練掌握感染控制相關知識,并將其貫穿于個人的日常工作之中,目的是降低醫院感染風險。
實施(Do):每周進行一次講座,組織大家學習PDCA理念、實施流程及注意事項。講座中詳細講解儀器、設備、操作等相關技能知識。同時對管理內容進行完善,定期組織大家交流經驗,提出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及不足之處。對于兒科、產房、消毒供應室、血液透析室、檢驗科等感染高風險科室的監管要加大力度[2];對于重癥患者、老年患者、產婦及新生兒、血液疾病、化療患者等高危感染人群要著重保護,叮囑醫護人員如遇到異常情況要及時上報管理部門。做好醫護人員手衛生管理,定期維護感應水龍頭及手風干機,及時補充洗手液、快速消毒液、擦手紙以及各類防護手套等;同時要對各科室的器械、儀器進行嚴格清潔及消毒。
檢查(Check):成立一個監管小組,每半月對各科室的感染控制措施執行情況進行一次檢查、考核;對于執行力較好的個人及科室,予以相應的表揚及獎勵,對于未認真執行的個人及科室要及時指出,并予以適當的批評及處罰[3];以督促大家共同努力做好醫院感染控制工作。
處理(Action):分析考核檢查、考核結果,找出感染控制中所存在的問題,并對感染控制的計劃方案進行調整,組織參與活動的醫護人員、各科室進行交流,就不足之處與出現的問題找出最佳解決方案,而后設定新的目標及計劃,開展下一輪的PDCA活動。
1.3 評價指標
①醫院感染發生率:在實施PDCA前后各抽取650例患者,統計并對比醫院感染發生率。②醫護人員的手衛生合格率:實施前后,對參與活動的醫護人員的手衛生各進行3次檢查,統計并對比合格率。③物體表面菌落數:實施前后,對采血臺與彩超機的表面菌落數進行抽樣檢測,記錄并對比消毒30 min后的表面菌落數,各抽樣檢測30次,統計平均值。④空氣培養合格率:實施PDCA前后,各對空氣隨機抽樣100次,統計并對比空氣培養合格率。
1.4 統計方法
將此次研究數據均錄入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對比較結果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研究結果
2.1 實施前、后患者的醫院感染情況對比
實施PDCA模式后,患者的醫院感染了為0.62%,較比實施前的2.62%顯著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實施前后的醫護人員手衛生合格率、空氣培養合格率對比
實施PDCA模式后,醫護人員的手衛生合格率、空氣培養合格率均明顯高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 實施前后的物體表面菌落數對比
實施實施PDCA模式后,采血臺、彩超機在消毒30 min后的菌落數明顯少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3 討論
PDCA循環法是一個科學的管理模式,最早是由美國質量監管協會所提出,共包含計劃、實施、檢查、處理4個環節,每個環節是由首寫字母而命名;該管理模式是按照4個環節依次進行并不斷循環,以達到管理模式不斷改進、管理質量持續提升的效果[4]。醫院感染控制是感控科的重要工作內容,誘發醫院感染的因素較多,如清潔消毒不合格、病房空氣質量、醫院環境整體布局、醫護人員操作不規范等,還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高齡、基礎疾病多等自身因素相關[5];這些因素也為醫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提高管理質量,該院主張在2017年7—12月開展PDCA循環管理模式。實施過程中,Plan(計劃)主要包括醫院感染控制方針與目標的確定、活動規劃的制定;Do(實施)是依據現有、已知的信息,對醫院感染控制的方案、流程、計劃布局進行設定,并具體執行、運作所制定的計劃方案;Check(檢查)是對醫院感染控制所執行的結果進行檢查,對實施效果進行評估、總結;Action(處理)是對所出現的、遺留的問題進行解決,并在下一個循環過程中對此加以重視;以此重復、循環,使感染控制效果不斷提升。此次研究發現,實施PDCA循環模式后,患者的院內感染發生率較實施前有所降低,醫護人員的手衛生合格率較實施前顯著上升,物體表面菌落數較實施前明顯減少,空氣培養合格率實施前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也充分凸顯出了PDCA循環模式在醫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應用效果。
綜上所述,在醫院感染控制管理中,實施PDCA循環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提高醫院感染控制管理效果,具有較高的推廣及實施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春輝,劉思娣,李六億,等.中國醫院感染管理部門在抗菌藥物合理應用與管理工作中的發展狀況[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6,15(9):665-670.
[2] 趙瑩,徐艷春.PDCA循環在醫院感染重點科室環境衛生學及消毒滅菌效果監測采樣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22):118-120.
[3] 潘麗杰,孟建斌,周文莉,等.運用PDCA循環管理法預防控制高原地區侵入性操作相關性感染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1):26-27.
[4] 經空氣傳播疾病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規范WS/T511-2016[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7,16(5):490-492.
[5] 馬萍,白曉忠,李海峰,等.PDCA循環在提高醫院感染管理質量中的作用[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3):753-754.
(收稿日期:201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