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麗群 曠開其 王清 鄒彬彬 譚智文 謝毓濱
[摘要] 目的 分析獻血者ABO血型鑒定困難的原因,保證血型鑒定的準確。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2月長沙地區221名微板比色法檢測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樣本,運用經典的試管法進行系統的ABO血型血清學鑒定。結果 221名ABO血型鑒定困難的原因依次為:抗體減弱(51.13%)、存在同種抗體(15.84%)、ABO亞型(14.48%)、其他原因(11.77%)、存在冷凝集素(5.88%)、抗原減弱(0.90%)。共檢出32例ABO亞型,其中7例存在不規則抗A或抗B抗體。結論 ABO血型鑒定困難的樣本,采用正確的處理方案,可以得到正確的結果,既不浪費血液資源,也可保障輸血安全。
[關鍵詞] ABO血型;鑒定困難;解決方案
[中圖分類號] R45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0(c)-0001-03
Causes and Solution Plans of Difficulty in Identification of ABO Blood Group of 221 Cases of Blood Donors
CAO Li-qun, KUANG Kai-qi, WANG Qing, ZOU Bin-bin, TAN Zhi-wen, XIE Yu-bin
Changsha Blood Center,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410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difficulty in identification of ABO blood group of 221 cases of blood donors and ensure the accuracy of blood typ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The samples of unconformity of positive and reverse ABO blood typing tested by the microplate colorimetric method of 221 cases in the Changsha from Januaty 2012 to December 2015 were collected, and the classic test method was used for systematic ABO serological identification of blood group. Results The causes of difficulty in identification of ABO blood group of 221 cases of blood donors: antibody weakened(51.13%), having the same type of antibody (15.84%), ABO subtype (14.48%), other causes(11.77%),having cold agglutinin(5.88%) and antigen weakened(0.90%), the ABO subtype of 32 cases was tested, including 7 cases with irregular antibody A or B. Conclusion The accurate treatment plan for samples with difficulty in identification of ABO blood group can obtain an accurate result, which does not waste the blood resources and ensure the blood transfusion safety.
[Key words] ABO blood type; Difficulty in identification; Solution
血型是血液中各種成分的遺傳多態性標志。自1900年Karl Landsreiner 發現人類第一個血型系統—ABO血型系統至今,人們已發現紅細胞上有36個血型系統,300多種血型抗原。其中ABO血型系統是人類血型系統中抗原免疫性最強的一個血型系統,而且有著其他血型系統所沒有的獨特性質。具體表現在:血清中常存在反應強的抗體,而紅細胞上缺乏相應的抗原,許多組織細胞分泌液中也有規律地存在著A、B、H抗原。這兩種特有的性質使ABO血型系統成為輸血與器官移植中最重要的血型系統[1]。ABO血型鑒定的正確與否對于獻血者本身及保障臨床輸血安全都非常重要,該研究對2012年1月—2015年12月長沙地區無償獻血人群中篩出的221名ABO血型鑒定困難的樣本進行了系統的血型血清學鑒定,現將產生原因及解決方案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標本來源
收集長沙地區無償獻血者獻血后留取的EDTA-K2抗凝靜脈血標本,所有獻血者均符合《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GB18467-2011)》。
1.2 主要試劑
抗-A、抗-B單克隆標準血清(長春博德生物制藥有限責任公司、上海血液生物醫藥有限責任公司);反定型ABO標準紅細胞,直接抗球蛋白試劑,抗-M、抗-N、抗-H、抗-A1,不規則抗體篩查細胞,抗體鑒定譜細胞(均由上海血液生物醫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抗AB(Diagast);凝聚胺介質試劑(珠海貝索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上試劑均在有效期內使用。
1.3 主要儀器設備
全自動智能加樣系統(TECAN EVO, STAR,XANTUS),酶標儀(TECAN SUNRISE),震蕩儀(微孔板恒溫震蕩器),血型血清學離心機(KUBOTA KA-2200),光學顯微鏡(Olympus CX21)等。
1.4 方法
1.4.1 血型初篩 使用抗A、抗B標準血清,采用紙板法進行ABO血型正定型檢測,并在標本管上標示初篩血型。
1.4.2 血型復查 采用抗A、抗B標準血清50 μL分別與濃度為3%的獻血者紅細胞反應,判讀正定型結果;采用A型、B型紅細胞試劑50 μL分別與獻血者血清50 μL反應,判讀反定型結果。ABO正反定型檢測采用微板比色法進行,儀器加樣完成后采用震蕩儀充分混勻,靜置1 min,最后使用酶標儀判讀結果。對于凝集強度不均,血型判定困難,或者ABO正反定型不符的標本進行復查,復查后仍血型確定困難時,送輸血研究室進一步鑒定。
1.4.3 血型鑒定 采用試管法進行系統的血型血清學鑒定。鑒定實驗包括:重新做正反定型,發現異常時根據具體情況增加實驗,正定型實驗增加抗-AB、抗-A1、抗-H試劑或者換用不同廠家的抗-A,抗-B試劑,反定型實驗增加試劑O細胞和自身細胞做為補充對照,改變溫度(室溫、4℃和37℃)或改變血清量(如懷疑抗體減弱時,血清量加倍)等方法比較反應強度變化,不規則抗體篩選及鑒定;吸收放散實驗等。
2 結果
該次研究共檢出221名ABO血型鑒定困難樣本,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抗體減弱,占51.13%,其次是同種抗體的存在及ABO亞型,其他原因,冷凝素的存在,抗原減弱也是重要的干擾因素。2012年1月—2015年12月ABO血型鑒定結果不明確的原因分析見表1。其中,共檢出32名共11種ABO亞型樣本,其中7例存在IgG類抗A或抗B抗體,其檢出情況見表2。
3 討論
患者輸注ABO血型不合的血液后會出現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進行輸血前交叉配合實驗,可以有效預防溶血性輸血反應的發生。而準確地對患者及獻血者進行ABO血型鑒定是保證交叉配血成功的基礎。ABO血型鑒定的過程中難免遇到疑難血型,如何選擇合適的血液輸注給合適的患者,常常困擾著輸血科工作人員。事實上,只要避開抗原抗體反應,遵循抗原少輸多,抗體無輸有的原則,進行交叉配血后相合再輸注,一般來說是安全的。
該次研究涉及的221名ABO血型定型困難者均為健康無償獻血者,可以基本排除因血液系統、腫瘤等相關性疾病導致的血型抗原、抗體表達異常。該文調查發現產生ABO定型困難的主要原因有抗體減弱、存在同種抗體、ABO亞型、其他原因、存在冷凝集素、抗原減弱。這與國內文獻報道[2-4]基本一致。
抗體減弱原因居首,占51.13%,其中抗-B減弱占 76.10%,抗-A減弱占23.89%。這與張坤蓮等[5]學者統計的遼寧地區獻血者抗體減弱比例(抗-B減弱占62.43%,抗-A減弱占23.36%)基本一致。該次調查中還發現有4例固定獻者均為抗B抗體減弱,2例獻血者為抗原減弱,因未做家系調查,有待進一步追蹤研究原因。排除單純因抗體減弱導致血型鑒定困難的方案:①要在抗體最適反應溫度下反應;②應用新鮮的ABO紅細胞與之反應;③加做吸收放散等實驗排除ABO亞型。對弱凝集都要高度重視,不管是抗原減弱還是抗體減弱,都應引起足夠的重視,一個都不放過[6-7]。
獻血者血清中存在同種抗體和冷凝集素也會導致獻血者正反定型不合,如果抗體漏檢發往臨床,將導致臨床輸血交叉配血實驗時出現次側不合而產生困擾甚至退血。為了節約寶貴的血液資源,建議將存在不規則抗體的獻血者紅細胞三洗后用于臨床,血漿不能供應臨床。對于這類獻血者也應在個人獻血檔案中進行標注,提示該獻血者再次獻血時要高度重視,對于某些有高效價特異性抗體的獻血者,尤其是IgG抗體,建議該獻血者不宜再次常規獻血,其血清可用于制備抗血清進行實驗研究[8]。該次統計的35例同種抗體中,抗-M抗體占絕大部分(28例,80.00%),既有單純IgM型,也有IgG及IgM混合型。發現2例IgM型抗-P1抗體。另外2例存在IgM性質抗體,未確定出特異性,可能與抗體鑒定譜細胞的質量有關[9]。反定型加O細胞,結合自身對照,能發現自身抗體和同種抗體,再用篩選細胞和譜細胞能鑒定抗體的特異性。存在抗體的獻血者紅細胞經三洗后用于臨床,血漿制品淘汰。
該研究中,ABO亞型是導致獻血者正反定型不合的第二大原因。當弱的抗原反應在健康獻血者中發現時,亞型是最可能的解釋。ABO抗原的亞型在A抗原中最多,所以在獻血者中的A亞型(B亞型極少見)有被錯誤鑒定為O型的危險[1]。一旦ABO亞型獻血者漏檢,當成O型血輸注給沒有相應抗原的患者,就會發生溶血性輸血反應或者刺激產生相應抗體。既有安全隱患,也浪費寶貴的血液資源。抗-AB分型血清能檢出不與抗-A或抗-B試劑發生反應的A及B亞型。加做抗-A1,抗-AB和抗-H,必要時做吸收放散試驗確認抗原或進行血型物質檢測,可以綜合判定ABO亞型[6],如果難以鑒定亞型型別,就判定“弱A/弱B”型。因為即使鑒定清楚亞型的型別,臨床也不一定能找到同型的患者來輸注。若把“弱A/弱B”型血輸給相應ABO型別的患者,既安全有效,又不浪費寶貴的血液資源。這類獻血者將被征集進行ABO血型基因分型幫助做進一步確認,并且在其獻血檔案中進行標注,下次再獻血時高度重視,以免漏檢造成危害。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患者的利益,避免給臨床輸血帶來困擾,該中心暫時屏蔽經血清學鑒定為亞型的獻血者,不允許其常規獻血,具體應該如何處置,有待相關政府部門出臺政策。
其他原因也是該次統計中發現的導致定型困難的常見原因,經血型參比實驗室反復實驗,正反定型都提示血型正常。分析造成這類錯誤的主要原因有:①紅細胞懸液配制過濃或過淡;②試劑未按照正常儲存條件保存導致抗體效價、親和力降低甚至失效;③器材不潔;④自動加樣不準或漏加;⑤離心過度或不足;⑥震蕩及靜置時長不準確等。改正措施有:①規范操作,嚴格按標準操作規程操作;②強化試劑管理,確保試劑在有效期內和得到正確的使用,按需領用、正確儲存、先開啟先用完、定期監測質量,避免低效價試劑的使用[7],有條件的實驗室可以備一套不同廠家或批號的試劑;③強化工作人員責任心,嚴格做好質量控制,對可能出現的原因一一排查。因為人員和儀器難免不出錯,制度也不一定絕對完美。但是只要做到操作規范,細心核對,就可以及時發現錯誤,糾正錯誤,將不良后果降到最低。
綜上所述,血型鑒定是一項高度嚴謹的工作,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熟練掌握各種實驗技能,認真對待每一份標本,仔細辨別各種異常情況,保證獻血者血型定型準確。血型鑒定過程中,發現ABO正反定型異常時,應高度重視,排除技術原因仍出現正反定型不合時,應采取合適的方法進行系統的血型血清學鑒定,確定血型后采取相應的處理方案,與臨床做好充分的溝通。否則一旦錯誤定型的血液發往臨床,由于未及時發現,錯誤地輸注給患者后,將導致無效輸血甚至發生溶血性輸血反應,危及患者生命。
[參考文獻]
[1] 劉達莊.免疫血液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32-127.
[2] 俞廣舒,凌霞,林蘋蘋,等.杭州地區無償獻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調查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3,26(1):65-66.
[3] 譚慶芬,羅志.無償獻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09,22(6):436-437.
[4] 劉敬閃,戚海,何路軍,等.獻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情況分析[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3,26(12):842-843.
[5] 張坤蓮,黃旭穎,周助人,等.732例全自動血型分析儀檢測ABO血型結果不確定的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7,9(30):1012-1015.
[6] 向東.ABO亞型的檢測[J].中國輸血雜志,2010,23(8):577-579.
[7] 劉冬,曾付芳,魏勝男.無償獻血初篩血型錯誤原因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4,27(4):431-432.
[8] 劉福昌,許春玲,姜珍一,等.獻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18例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4,27(4):393-395.
[9] 陳春霞,魏曾珍,譚金哲,等.國內抗體篩查細胞試劑比對[J].中國輸血雜志,2017,30(11):1243-1245.
(收稿日期:2018-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