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新建 孟慧琴
[摘要] 目的 研究血站無償獻血宣傳教育策略及效果。方法 選擇焦作市在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間的無償獻血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時間順序進行分組。其中2015年10月—2016年10月為實施前,2016年11月—2017年10月為實施后。比較實施無償獻血宣傳教育前后各項獻血指標及滿意度情況。結果 實施無償獻血宣傳教育后各項獻血指標顯著優于實施前,實施后獻血滿意度94.21%明顯優于實施前60.0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對無償獻血者實施無償獻血宣傳教育,能夠有效激發公民的獻血熱情,增加血液采集量,保證臨床用血安全。
[關鍵詞] 血站;無償獻血;教育;宣傳
[中圖分類號] R1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0(c)-0164-02
Analysis of Strategies and Effect of Voluntary Blood Donation Publicity Education
CHU Xin-jian1, MENG Hui-qin2
1.Mechanical Harvesting Department, Jiaozuo Blood Center, Jiaozuo, Henan Province, 454000 China;2.Department of Neurology, Jiaozuo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care Hospital, Jiaozuo, Henan Province, 45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strategies and effect of voluntary blood donation publicity education. Methods The voluntary blood donors in Jiaozuo from October 2015 to Octo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time before implementation was from October 2015 to October 2016, and the time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was from November 2016 to October 2017, and various blood donation indexes and satisfactory degree before and after the publicity educa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Various blood donation indexe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voluntary blood donation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blood donation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94.21% vs 60.09%),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voluntary blood donation publicity education in the blood donors can effectively motivate the blood donation enthusiasm of citizens, increase the blood collection amount and ensure the clinical safety of blood use.
[Key words] Blood station; Voluntary blood donation; Education; Publicity
我國固定無償獻血者數量逐年增多,臨床血液供應充足,拯救了無數重傷垂死患者[1]。但同時,在采集的血液中含有肝炎病毒、HIV、梅毒螺旋體等各種病毒的數量在逐年增長,很可能因為操作不當,造成血源性感染[2]。從而導致越來越多的人抵觸無償獻血,這樣也會影響無償獻血工作的長效機制。該文將無償獻血宣傳教育納入其中,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來該血站獻血的無償獻血者作為該文的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均自愿參加獻血并簽署同意書,均年滿18周歲,體重在45 kg以上,均為首次獻血者,意識清楚,無傳染疾病或病毒攜帶者。排除標準:惡性腫瘤者,溝通障礙、文盲、不愿配合者,臨床資料不全者。符合研究標準者中實施前獻血者為3 425名,其中男性1 652名,女性1 773名,年齡為20~51歲,平均年齡為(35.4±6.7)歲,體重為48~76 kg,平均體重為(55.8±5.1)kg;實施后獻血者達到6 235名,其中男性3 414名,女性2 821名,年齡為20~50歲,平均年齡為(35.1±6.3)歲,體重為48~77 kg,平均體重為(55.1±5.2)kg。對比實施前后獻血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數據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
實施前采用常規健康教育。在獻血前測量獻血者的血型,詢問是否攜帶病毒,是否發生流感;在獻血結束后及時給與獻血者糖水補給,告知其相關注意事項。
實施后采用無償獻血宣傳教育。①生活宣傳:發放免費的宣傳手冊使大眾熟知健康生活方式,避免不良生活習慣,保持和平的心態;不斷提高宣傳的科學性,使得大眾對無償獻血有一定的了解,體現人性化服務。②獻血氛圍:創建關于獻血的知識專欄,主題需要以奉獻為主旨,懸掛相關條幅;使得大眾熟知相關采血檢查,采血器材與安全措施。通過知識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得無償獻血者能夠更加明確使命感。③通過各項媒體平臺,網絡、雜志對無償獻血相關內容進行科普,制作無償獻血的宣傳片,保證及時傳播,避免大眾出現的抵觸心理。④邀請公眾人員參與獻血,血站工作人員帶頭獻血,利用行動喚起群眾獻血的決定。
1.3 觀察指標
對比實施前后兩組獻血者的每日平均血量、人均獻血次數、獻血400 mL人數,及對獻血的滿意度[3]。通過自制問卷調查,讓獻血者再對獻血期間的滿意情況進行打分。護理服務滿意度評價方法:總分100,分為滿意≥80;一般≥60;不滿意<60。滿意度=(滿意+一般)/例數×100.00%。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數據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實施前后的獻血情況比較
對比實施前后的獻血情況,實施后顯著優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實施前后獻血者的滿意度情況對比
比較實施前后獻血者的滿意度情況,實施后94.21%明顯優于實施前60.0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血站是一個城市血液采集運輸的中轉站,對于一個城市而言具有重大意義。無償獻血工作能否順利開展,與臨床血液的供給之間有密切聯系,因此良好的獻血宣傳能夠有效消除大眾的抵觸心理,對無償獻血工作機制有一定影響。
獻血的采血量在臨床血液供應中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積極做好相關宣傳教育工作能夠有效增加采血量,保證臨床供血充足[4]。有研究顯示,多數大眾無償獻血者對獻血存在一定的誤解,甚至造成一種抵觸心理,因此該文通過將宣傳教育納入其中,結果顯示實施后各項獻血情況顯著優于實施前,實施后獻血滿意度94.21%明顯優于實施前60.09%。一般獻血年齡段在18~30歲,該階段的人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能夠理解無償獻血的意義,成為獻血中的主要人群[5]。因此在宣傳中需要對該類人加大宣傳力度,有效激發大眾的獻血熱情。結果顯示在宣傳教育后,每日的平均獻血量出現了大幅提高,有效緩解了臨床供血壓力,促進無償獻血的發展。通過在生活中進行良好宣傳,通過各項媒體平臺,網絡、雜志對無償獻血相關內容進行科普。保證大眾對無償獻血知識的普及,消除一定顧慮,在此基礎上確定良好的宣傳氛圍,發揮一定的榜樣作用,使得大眾無償獻血的熱情能夠得到激發。
綜上所述,通過在血站中實施無償獻血宣傳教育,能夠有效激發大眾獻血熱情,保證臨床供血充足,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玉萍,沈子琳,陳悅,等.南京市大學生無償獻血現狀及宣傳干預手段調查研究[J].中國輸血雜志,2016,29(5):515-517.
[2] 李桐,朱燕波,李彥妮,等.無償獻血認知在獻血行為與健康間的中介作用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7,20(14):1723-1729.
[3] 陳敏,劉晉洪,張健,等.深圳市大寶安地區2008-2014年無償獻血人群特征分析[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5,25(34):82-85.
[4] 李蓓,李繼明,王明民,等.無償獻血志愿隊宣傳招募工作新模式的建立與運營[J].中國輸血雜志,2015,28(4):354-356.
[5] 林振平,崔康康,胡文靜,等.中外探討無償獻血意愿影響因素的比較[J].醫學與哲學,2015,36(19):52-55.
(收稿日期:2018-07-20)